首頁 > 女生頻道 > 滬上煙雨 > 第11章

第11章 (1/3)

目錄

 (十一)

 三個人走出房門後,言炳仁說:“這幢大樓是1931年開始建造的年竣工使用,它在設計上極有講究。因爲土地的面積有限,而且是一把手槍的形狀,故而設計師動足了腦筋後,想到了用一種S型的佈局方式,在總體呈現長條帶狀時,在‘槍把’這個位置弄出了一個彎勢。”

 言炳仁用手指着前面,然後接着說:“這種做法的妙處在於,既解決了通風采光,又用S 形貼合了擁有地皮和出資的沙遜洋行英文名稱的首字母,從而沙遜洋行極贊同這個設計。”

 孫輔遠與言炳仁兄妹緩慢地行走在大樓通道內,他問道:“大哥,河濱大樓是誰設計的?”

 言炳仁說:“英商公和洋行設計的,由新申營造廠建造。這幢樓的整體風格爲美國近代公寓式樣,外表簡潔。”

 “大哥,河濱大樓這塊地方有多少大?”言嘯霞問道。

 “小妹的這個問題,我要想想。對了,佔地是7000平方,大樓的總面積有5.4萬平方米。沙遜洋行自然名氣極大,而設計這個大樓的‘公和洋行’在建築界也赫赫有名,是英國建築師威廉薩爾維於1868年在香港創辦的,後來又和別的建築師一起合夥,再後來1912年開始在上海辦了分所,同時正式用了‘公和洋行’這個名稱。最後這個‘公和洋行’的總部,從香港遷到了上海。”

 孫輔遠饒有興趣地問道:“大哥,公和洋行在上海設計了多少有名的建築?”

 言炳仁說:“1916年建的外灘4號(現爲外灘3號)‘有利大樓’,是上海第一座鋼框架結構的建築,外觀上仿文藝復興風格,就是公和洋行設計的。有利大樓建成後廣受好評,從此公和洋行就在上海立牢腳了,並且將自己也搬進了有利大樓。”

 言嘯霞問:“大哥,公和洋行還設計了哪些別的建築?”

 言炳仁便站停在了大樓的通道中,伸手指着外灘方向說:“到1937年爲止,公和洋行在上海設計了一批有名氣的建築。外灘那裏有10幢建築是他們的手筆,差不多佔到了總數的一半,匯豐銀行大樓,江海關大樓,沙遜大樓,中國銀行大樓等都是公和洋行的傑作。”

 孫輔遠和言嘯霞舉目眺望着左前方的外灘建築羣,神情頗敬佩。

 片刻後,言嘯霞收回了眼光說道:“大哥,你看中這個河濱大樓,是不是因爲它是‘水景住宅’的緣故?剛纔我在下面看了,這裏的英文名稱叫Embankment Building。”

 言炳仁笑道:“當然有這方面的原因,但也不僅僅如此。這幢大樓一落成就吸引了衆多的外僑,入住的基本上以英國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居多,都是些在東北虹口一帶經商的老闆或者高級職員。另外,這幢大樓管理好,只有外國人、中國做老闆的人,高級職員纔可以乘電梯,而僕役、傭人,還有穿拖鞋,赤膊或者抽着煙的人,即便是住在這裏的,都是不可以乘電梯的。現在的上海比較亂,住的地方能安全點蠻重要的,啥叫思前想後?就是各個方面都要顧及到,不然‘針大的窟窿,斗大的風’,世界上是沒有後悔藥買的,大意就會失荊州。”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