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玄幻異能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1822章 第1762章 洪都拉斯

第1822章 第1762章 洪都拉斯 (1/3)

目錄

第1762章 洪都拉斯

其實後世歐洲的生育率也很捉急,至少歐洲原住民的數量一直是呈下降趨勢,之所以還能總體維持平衡是由於黑人和穆斯林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

這對於現代歐洲的政客來說還是一個勉強可以接受的局面,不過卻並不符合一個宗教傳統厚重的普世帝國的底層邏輯。

歐洲人口出現負增長不該簡單地歸結於福利制度和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經濟轉型和育兒成本增加纔是關鍵。

從農業社會轉型爲工業社會之後,兒童在工農業中的勞動價值逐漸降低,而同一時期養育成本卻是在飛速增加。

再加上社會階級固化嚴重和傳統觀念的轉變最終導致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人口大蕭條。

二十年之後的事情,弗蘭茨有必要現在就開始着急嗎?

答案是很有必要,生育率和生育觀念一旦改變,幾代人都改不回來。

從二戰結束之後,歐洲各國都不約而同地採取了鼓勵生育的政策,意大利南部和英國都曾出現過以孩兒養家的奇葩現象。

就是靠生孩子帶來的政府補貼來維持家庭開支,等到十八歲就將孩子趕出家門,以此循環往復。

不過即便是補貼到了如此程度,他們依然沒能挽救生育率,反而是成全了黑哥們兒和穆斯林。

但奧地利帝國的情況明顯不可能用黑人和穆斯林來補充勞動力,弗蘭茨對此也沒有興趣。

所以他決定乾脆一條路走到黑,直接將宗教的大旗豎起來。誰不生孩子,誰就不虔誠,讓教會去折騰他們。

其實這種事情也只能引導,沒法強制,至少政府不能直接說出來,但讓教會的神父們去說卻沒有絲毫問題。

雖說沒法強制,但有些人偏偏要公開唱反調卻是萬萬不能忍的。

說回到奧地利帝國本身,奧地利帝國無論是本土,還是殖民地每年勞動力都在增加,但人們卻始終感覺不到工資水平下降,甚至待遇還逐年有明顯的提升。

主要此時奧地利帝國的經濟還在高速發展期,而且弗蘭茨也將蛋糕做的夠大,很難有人喫不到。

另一方面奧地利帝國也有足夠的實力保證政策的執行,違法的成本太高沒人敢於輕易嘗試。

此外奧地利帝國在技術、市場等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明顯的優勢,所以才能維持這種勢頭。

不過一些隱患也已經開始顯現,奧地利帝國政府中的官員們和一些心繫國家的精英正在竭力阻止弗蘭茨一意孤行。

在洪都拉斯的第二步則是重新對整個區域進行探索,爲的就是尋找礦脈,畢竟這個時代還是採礦業的回本速度更快一些。

弗蘭茨很清楚英國人開採的那幾座金礦不過是最表層的礦脈而已,而且那些礦脈很快就會枯竭,所以弗蘭茨對其沒有太多興趣。

洪都拉斯最富有的貴金屬礦脈是白銀,雖然已經被殖民者開採了數百年,但依然有大型礦脈留存直到今天還在開採。

歷史上直到20世紀初,美國人才在洪都拉斯的特古西加爾巴發現了羅薩里奧礦脈。

羅薩里奧礦脈是罕見的金銀混合礦脈,不僅產量極大,礦石品味也非常高,十分容易提煉。

哪怕是技術落後也能獲得相當豐厚的利潤,當時法國人收購美國人提煉的廢渣經過提純都賺得盆滿鉢滿。

奧地利帝國此時的勘探技術和爆破技術都遠勝英國,最主要是與此時其他勘探隊的走馬觀花不同,弗蘭茨堅信可以在洪都拉斯地區找到新礦脈,雙方的決心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此外奧地利帝國之所以要驅逐原住民也和勘探礦脈有關,因爲有些礦脈就在一些原住民所謂的神山上。

如果不提前清除這些阻礙,那麼後續工作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事實上爲了強化統治,修路是一個必然選擇,同時也是爲了運輸珍貴的木材和礦產資源。

此時的洪都拉斯其實有比採掘黃金更賺錢的生意,那就是木材生意。

洪都拉斯地區盛產桃花心木,這種木材在十九世紀的歐洲非常受到追捧。

桃花心木本身硬度非常高、耐腐蝕、不易變形、顏色多樣、紋路均勻,拋光後光澤感極強,自帶一種奢華氣質,所以被大量用於高檔傢俱和樂器的製作。

最主要都是一些傳聞將其與愛情、幸福等名詞綁定在了一起,所以需求異常火爆,又被稱爲“綠色黃金”。

洪都拉斯地區盛產的紅木,也同樣是貴重材料,不過與桃花心木的商業價值相比似乎就有些不值一提了。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