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言情 > 山間四食 > 第48章 番外:竹哥兒(2)

第48章 番外:竹哥兒(2) (1/2)

目錄

 今年地裏依舊是大豐收,夕陽西下,炊煙裊裊,村子上方的空氣裏都瀰漫着喜悅。

 天色已晚,吳家正在燒鍋做飯。

 吳家人多,房屋也蓋得寬敞,幾間磚瓦房連着前後兩個大院子很是氣派。

 堂屋裏點着油燈,屋子正中間擺着一張方木桌子,吳老大和兩個兒子坐在長凳上說着地裏的事。老大家的兒子昌小子今年五歲的年紀,正坐在堂屋門檻前拿着樹枝劃字玩。

 廚房裏,吳嬸、吳家大嫂和竹哥兒在竈臺前忙活着晚飯。溪姐兒搬着板凳坐在一旁,邊幫着端菜邊和她阿孃嫂嫂們說笑。

 “這幾日賣糧食都累着了,今晚上燒些好的,我們好好喫一頓。”吳嬸說。

 “我知道呢娘,煮了一鍋乾飯還蒸了花捲,很是夠吃了。”大嫂把蒸籠掀開,剛蒸好的花捲熱氣騰騰。

 竹哥兒卷着袖子在鍋竈前炒一鍋肉片。

 吳家自己養豬賣肉,父子三人還經常被周邊幾個村子請去家裏殺豬,家中從不缺肉喫。

 去皮的瘦五花切成薄片,鍋裏的油熱起來後放花椒、姜蒜和自家做的豆豉炒香,再放肉片進去爆炒。

 菜園裏的青紅辣椒切細後下鍋,又嗆又香,再倒一點鹽和料酒調味,炒出來的肉片口感細嫩,又帶着辣椒和豆豉的油香。

 麻辣鮮香還油潤,就着裏面的辣椒都能多喫下一碗飯。

 溪姐兒在一旁聞着味口水都要滴下來:“二嫂你這肉也太香了,我聞着都餓了。”

 竹哥兒邊往碗裏盛肉邊笑她:“今天燒鍋燒得晚,可不得餓了嗎,待會兒多喫些,今兒這肉可不少。”

 拿了兩條豬五花炒的,一個碗盛不下,還分了兩碗盛。

 竹哥兒把碗遞給溪姐兒:“端去桌上吧,我再炒兩個菜咱們就喫飯。”

 有了兩大碗葷腥肉菜,再炒兩個素菜打個湯就行。

 熱騰騰的飯菜端上桌,昌小子到底還是個孩子,扒着桌角眼睛都亮起來:“這麼多好喫的!”

 連吳老大都摸着孫子的頭道:“這麼多菜,今天倒像是過節了。”

 吳嬸笑道:“地裏大豐收,可不比過節還讓人高興嗎?”

 提到豐收,一家人都面帶喜色,今年可賣了不少糧食呢。

 方木桌上放着兩個盆,一個裝着蒸好的蔥油花捲,一個盛着菠菜雞蛋湯,雞蛋倒比菠菜還要多。又有幾個粗碗,一碗小炒肉,一碗酸辣藕片,還有一碗芹菜炒香乾。

 每人面前又都擺了一碗壓實了的乾飯。

 熱熱鬧鬧吃了頓飯,每個人都喫撐了肚子,涮洗好碗筷後,一家人坐在堂屋裏消食閒談。

 竹哥兒從自己屋裏拿了家裏的錢匣子出來:“今年糧食賣了不少錢,家裏也多抱了幾隻豬崽,我想着咱們也把昌小子唸書的事和溪姐兒的嫁妝先定下來。”

 要說吳家是個豐裕人家,家裏個個還都是不愛吭聲的老實人,唯一就是溪姐兒還有些脾性,但畢竟是個未出嫁的姑娘家,有些事情不好讓她出面。

 竹哥兒沒嫁進來前走動不多不知曉,等到嫁進來後幫着家裏賣肉才知道,原來村裏不少人家來買肉都是賒着賬買。

 說得好聽是等到年節時一起結,但村裏人都大字不識一個,記賬記起來又不方便,到最後都成了糊塗賬。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