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市裏的專項調查組 (1/3)
第682章 市裏的專項調查組
源城區沿江中路19號,市政府所在地。
常務副黎義湧喫完早餐來到辦公室,他上午日程排的很滿。
九點半聽取財政局的工作彙報,十點半要參加一個招商引資專題會,屆時他需要親自闡述河源的發展優勢與政策機遇。
趁着彙報開始前尚有片刻閒暇,黎義湧端起祕書泡好的英德紅茶,品着苦澀的醇香,習慣性翻起了報紙。
這種級別的領導,從來不會看本地報紙,一般都是省級的《羊城晚報》和《南方都市報》。
不過翻着翻着,黎常務突然皺起了眉頭。
因爲《羊城晚報》上面有這樣一個加粗的標題:《營商環境之殤:省城企業家爲何在家鄉投資寸步難行?》
文章內容裏,好像不時閃爍着“河源”與“東源”這兩個字眼。
黎常務臉上的閒適瞬間消失不見,他放下茶杯,將報紙在寬大的辦公桌上攤平,逐字逐句讀了起來,臉色也愈發嚴肅。
這篇文章不知道是誰寫的,水平相當高,既給了河源一顆大棗,但又轉瞬扇了東源一巴掌。
前面幾段話是這樣:
“地處粵北山區的河源,素有青山綠湖之美譽。”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這座生態名城正在煥發新的生機。萬綠湖碧波盪漾,迎接四方遊客;高新區廠房林立,見證產業升級的堅實步伐。”
“從生態河源到現代河源,交通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人民幸福指數節節攀高,我們不難看到,一個地級市謀求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正是市領導班子執政能力的最佳證明。”
……
說真的,看到這裏黎常務都想給《羊城晚報》打個感謝電話,謝謝表揚我們的工作成績。
但是很快,下面筆鋒一轉。
“然而,當目光下移至東源縣,一幅截然不同的圖景卻令人心驚。”
“據本報調查,溯回科技創始人、省政協委員陳着打算爲家鄉的發展添磚加瓦,已初步選定項目、看好地塊,卻因地方勢力的介入與威脅,最終導致投資計劃被迫夭折。”
“期間爲化解僵局,陳委員甚至親自前往對方家裏洽談,結果無功而返。此後事態迅速升級,對方不僅派人祕密監視陳委員在東源的一舉一動,更對其家人發出死亡威脅,甚至出現半夜上門騷擾的惡性行爲,嚴重危及陳委員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
“據悉,當地民衆此前曾多次舉報該團伙勢力,均被有關部門以證據不足或經濟糾紛等理由敷衍了事。”
“面對家鄉如此營商環境,陳委員痛心疾首地表示,如果正當投資都寸步難行,企業不得不爲員工和家人的安全考慮,撤離這裏了。”
……
黎常務看了這後面的報道,心都涼了半截。
但也有一絲慶幸,前面的那些褒獎,好像是特意把“市裏”摘出來,然後集中火力對付東源縣。
這手法,既像是提醒,又像是警告。
黎常務這個級別自然知道溯回和陳着,柚米手機發布以後,他應酬時就聽過溯回和“易家”的關係。
甚至還有小道消息,溯回和“燕家”同樣關係匪淺。
“所以,陳總還是我們河源人?”
黎常務其實也有點奇怪。
對於這種年輕企業家,既然有心返鄉投資,完全可以直接來市裏。
市政府必定奉爲上賓,全力保障,東源那邊除了萬綠湖一汪清水,相關配套設置都沒有齊全。
黎常務也不是懷疑陳着的投資動機,只是在整件事裏有點奇怪,正暗自思忖的時候,桌上的電話驟然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