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都市 > 火紅年代:隱居四合院當大佬 > 第116章 人生百態

第116章 人生百態 (1/3)

目錄

第116章 人生百態

年三十,今年和往年有些不同,似乎顯得尤爲冷清。

不管生活再艱難,人們也要努力過好這個年關。

今天大街小巷都被打掃得乾乾淨淨,家家戶戶貼上新春聯,掛起老人家的畫像,大街上吊掛着五顏六色的標語。

雖然,大街小巷上也少了往日的熱鬧,行人稀少,店鋪也大多關門歇業。

但是,這並不能阻擋人們過年的熱情。

千家萬戶的,家人們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聊着過去一年的經歷和收穫,充滿了溫馨和歡樂。

雖然,今年地大多數人家過年質量,要比起往年來差了老大一截,這個年肯定要過的有些不如意。

但是這也阻擋不了,人們心中對幸福生活地嚮往和憧憬。

從臘月二十三祭竈開始,家家戶戶就要開始忙年了。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九蒸饅頭,大年三十喫餃子。

包餃子要有肉有菜,取“有財”之意。所以能買到肉纔是關鍵,這到了年根兒了,甚麼東西都會遭到瘋搶,可是不好買。

當然有想買也嘚有票,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幾乎所有商品都是嚴格憑證、憑票、定量供應。

買米買油要排隊、買肉買魚要排隊、買過年“特供”的花生瓜子水果糖塊更要排隊。

進了臘月二十八,小孩子們就開始幫家裏大人去不斷排隊、佔地兒。

一大早起就往副食店趕,問清每個隊賣甚麼,然後打隊尾開始排。每當家裏買回一樣東西,就覺得離年又進了一步。

排隊辛苦,“攥票拿證,縮肩攏袖,立的工夫大了,家裏人又沒來得及替換,只好連搖帶晃,跺腳蹬腿”。

但排隊下來,卻不一定能買到東西,最令人們焦躁不安的,是在黑壓壓的隊伍裏挪動,沒法知道櫃檯裏的情形,就怕眼瞅着排完二里半長隊,售貨員呼啦解下圍裙,斷喝一聲:“今兒的東西賣完了!”

票是寶貴的。

爲了攢夠過年的用度,家家提前緊着手,把肉票、糧油票等省下來待用。

到了年根兒,每戶的本上會多給幾斤富強粉、小站稻,若突然通知今年春節要增加供應甚麼,譬如一小包黃花、二兩芝麻醬,消息肯定第一時間傳遍街道。

昨兒個,接到通知街道臨供銷社時有肉供應。三大爺閆埠貴就帶頭組織着大院的街坊們,凌晨四點多鐘就開始奮戰到賣肉攤的隊伍最前列。

他們齊心協力,只爲了那一份渴望已久的肉食。買回家,好給家人過年包上一頓肉餡餃子。

在這個災難肆虐的年代,過年能喫上一頓肉餡餃子,無疑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古人言“民以食爲天”,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是古往今來當政者最爲看重的。

自建國以來,我國不斷地向小康生活奔進。然而建國之初,受多年戰亂影響,民生凋敝,人民生活水平也普遍低下,對於肉都是謎一樣的執着。

五十年代末物資供應緊張的時候,城市居民每人每月僅供應豬肉3-5兩。

在這個困難時期,京城每年人均才供應豬肉8兩半,在全國其他地方連這丁點肉也供應不上。

對於尋常老百姓而言,喫飽穿暖是最大的事,其他的都要靠後站。

在這年月,桌面上每天都見肉,那就是頂富貴的人家,爲了買肉,常常要天不亮就起來排隊,而且大家都一致地喜歡買肥肉,越肥越好的那種。

就這豬肉的供應,還時有時無地。一旦有肉上市,您要是去晚了豬毛都不給你剩一根兒。

劉家因劉之野的關係,家境雖不缺喫喝,但爲了防備他人的覬覦,他們也不得不小心翼翼。

在這種大環境下,他們必須小心謹慎,不能在明目張膽地大喫大喝。有時候,他們還需要裝裝樣子,喫上幾頓簡樸的窩窩頭和清湯寡水的飯菜給街坊們瞧瞧。

劉之野深知犯紅眼病之危害,人要是餓急眼了,甚麼事兒都能做的出來。他可不敢賭人性,爲家人安危着想,只能如此隱祕行事。

前院。

閆解成帶着幾位兄弟,歡聲笑語地在門口貼春聯,一副副紅彤彤的春聯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顯得格外喜慶。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