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都市 > 火紅年代:隱居四合院當大佬 > 第147章 熱熱鬧鬧地場面

第147章 熱熱鬧鬧地場面 (1/3)

目錄

第147章 熱熱鬧鬧地場面

“東方紅太陽昇!”

“東方出了個……”

下午時分,一陣廣播聲突然打破了村裏寧靜的午後。原來是村裏的喇叭開始播報,那洪亮的聲音猶如一把利劍,直刺人心,讓原本安靜的山村瞬間變得喧鬧起來。

“喂!”

“喂!”

“社員們請注意了啊!”

“社員們請注意了啊!”

“下面播報一條好消息!”

“下面播報一條好消息!”

“今天晚上6點半,將在村北頭的訓練營內放映電影。請大家做好準備,屆時注意會場紀律,管好自家的孩子們不得亂跑……”

……

到了下午5點鐘左右,一些心急的鄉親們都已經聚集在營地的門口着急的等待起來。

隨着時間的推移,人是越聚越多,孩子哭、大人叫,人山人海看熱鬧。

農村裏的人一年到頭的看不上一回電影,有的人這輩子還沒看過電影呢。

這個年月裏,如果聽到那個村子有放映電影的,臨近的村莊都在躁動。

要是能隔斷時間就演場電影,那這個村子裏的大人小孩好像都倍有面子。

附近的小自然村一年到頭撈不着這樣的待遇,只能眼巴巴地盼着甚麼時候也能在自己的家門口看上一場電影。

就這還是新華夏成立後,爲了讓更多的人們羣衆看上電影。於一九五零年,電影局在南都舉辦了第一期放映員培訓班。

全國各地選派了兩千多人來參訓,由於人實在是太多,連桌椅板凳都不夠,學員們只好坐在院子裏聽課。

後來這批人被分配到全國各地去,他們就成了“放電影的人”。至此,農村人也有機會在家門口看場電影了。

最開始的時候,農村裏放映電影是新事物,很多人還不會看電影,換個場景或出現個新人物就跟不上情節了。

放映員還要當解說員。

還有時候,放映員要在電影開始前先用幻燈片“預告”一遍人物和場景,“劇透”完再放映。

當然在這個年代放電影的機會真不多,一般村莊有重大節日或者辦喜事纔會放,放電影就算是村裏的一件盛事了,大家都會像過年般高興。

最高興的就要數小孩子們了,通常前幾天就談論看電影的事。到了放映那天心情最爲激動,放學鈴一響就趕緊飛奔到家,扛着凳子去電影場佔位置。

大家都想佔一箇中間點的位置,所以要拼時間節點、要拼速度,當然這些都是小孩子們乾的活,大人要幹農活可沒時間理會這些。

眼瞅着門口的人羣的數量不斷地增加,把營門口圍得水泄不通,場面越來越擁擠。

劉之野擔心會發生踩踏事件,於是下令打開營門,讓鄉親們進入訓練場。並且派了一個班的隊員,協助村幹部們維持現場秩序。

幸虧小雨不大,經過下午的陽光照曬,場地只是有些溼潤,沒有踩踏出泥濘不堪的痕跡。

在六點鐘時,許大茂帶着兩個人,滿臉得意地開始操作起攝影機。他們懸掛起影幕,仔細調整位置,準備放映電影的事宜。

由於營地裏已經通電了,就不需要發電機,否則他們還嘚擺弄一陣兒發電機纔行。

過了一會兒,喫完飯後,集訓隊員們列成一個個方陣,喊着口號整齊劃一地走來。

人羣頓時被吸引住了,喧鬧聲逐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安靜和期待。

幾百號人身着統一的白色制服,步伐鏗鏘有力,彷彿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