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都市 > 火紅年代:隱居四合院當大佬 > 第165章 劉之野上了《人民公安》

第165章 劉之野上了《人民公安》 (2/2)

目錄

“請進!”

“老徐您找我?”劉之野一進門便開門見山道。

徐世芳教導員聞言抬起頭來,笑着道:“大隊長快來,有好事兒……”

他從抽屜裏拿出了一本最新日期的《人民公安》雜誌,慎重地遞給了劉之野,示意他翻閱一下。

劉之野接過雜誌,翻開一看,不禁被其中的內容吸給引住了。

只見在雜誌的第二頁上,幾個大字醒目地寫着標題:《金色盾牌熱血鑄就》——記京城東城區分局治安大隊。

文章生動地描繪了京城東城區分局治安大隊的日常工作,他們以實際行動守護着這座城市的安寧。

大隊成員們不畏艱辛,他們勇往直前,用熱血和汗水鑄就了一道堅實的防線。他們不懼危險,堅定信念,不斷努力,最終將會取得了勝利。

在文章中,作者特別提到了劉之野這位大隊長,他擁有着優秀的履歷,備受稱讚。他帶領的隊伍在訓練之餘,不僅注重狠抓訓練,還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創作了諸如《少年壯志不言愁》、《駝鈴》等熱血革命歌曲。

……

嚯!這可真是大新聞啊!公安部的機關雜誌居然選他們爲典型,大張旗鼓地宣傳了一把。老徐可是激動得不行,這可是他們職業生涯中的一大資歷呢!

《人民公安》雜誌,這本與衆不同的報紙雜誌,始於1952年創辦的《公安手冊》。

它不僅僅是中央有關公安工作的指示和政策文件的簡單轉述,更是將其改寫成通俗易懂的社論、評論,以使廣大公安幹警和人民羣衆都能理解與執行。

在1956年的1月,公安部黨組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將《公安手冊》更名爲《人民公安》。

新雜誌將以半月刊的形式,每期包含三萬到四萬字的豐富內容,版式設計爲16開本,並以新媒體小說領域爲細分領域。

爲了提高雜誌的吸引力,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形式也更加多種多樣。

報道面不僅得到了擴大,還增添了許多具有創意的元素,使內容更加貼近實際,更加貼近人民羣衆的生活。

雜誌新增了政治教育內容,強調人民警察是人民勤務員的理念,並開闢了“紅旗飄揚”、“讀者來信”等專欄,同時聘請了一批特約通訊員,以便更廣泛地收集基層公安機關的新聞和稿件。

《人民公安》雜誌在1959年就創下了發行量高達20多萬份的記錄,這份數量龐大的雜誌不僅覆蓋了城市派出所,更延伸至農村公安特派員一級。

無數基層公安幹警對這本雜誌愛不釋手,它爲他們在處理各類公安事務時提供了詳盡的參考和指導。

也就是說,劉之野與治安大隊聯手在公安系統內狠狠地露了一回臉,全國的同行們從此都記住了劉之野這號人物。

徐世芳教導員開玩笑道:“怎麼着?大隊長,您獲得這麼大的榮譽,是不是該請客了,這可是一次不亞於立下二等功的榮譽啊!”

劉之野高興地回應道:“成啊!集訓結束後,我請全大隊喫海鮮大餐,呵呵。”他難得地感到興奮。

“大隊長,看來這位霍局長挺欣賞您,這纔來視察多久啊,就整出這麼一個大動作來……”徐世芳心裏跟明鏡似的,他們這次是跟着劉之野沾光了。

劉之野謙虛道:“說的哪裏話,這是我們全大隊的功勞,可不是我一個人能成就得……”

……

劉之野告別了情緒激昂的徐世芳教導員,他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步伐有力地往回走。

他,榮譽多次加身,卻在這一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體驗。

過去的榮譽,源自“前身“的付出,而這次的榮譽,卻是他憑藉自身努力所得,這其中的差異,猶如春雪般清新。

(本章完)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