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都市 > 火紅年代:隱居四合院當大佬 > 第200章 探訪劉家

第200章 探訪劉家 (1/2)

目錄

第200章 探訪劉家

“營長,您儘管放心!我老葛向您保證,在您的英明指揮下,絕對是毫不含糊,指哪打哪。”葛叔平目光如炬,神情堅定地向他回答道。他那嚴肅的眼神中透露出對將來保衛工作的決心和對劉之野的忠誠信任。

劉之野嘴角微揚,輕拍對方的肩膀,爽快地說:“時間不早了,走,跟我回家,帶你認認門去。”

“得嘞!”葛叔平爽快地應了聲,隨即轉身,“不過您稍等片刻,我去招待所取個東西就來。”

劉之野擺擺手,豪爽道:“哎呀,來就來嘛,帶甚麼禮物啊?到我家不用這麼客氣,空手就挺好。”

“那不成啊!”葛叔平堅決地說道,“我第一次拜訪你家,怎麼能空手去呢?那太失禮了。”他可不是四六不懂的人,何況這京城人的規矩大,他也是知道的。

京城人走親訪友不能空手兒去,好歹拎點水果,這是個禮節。京城人特別講究,禮多人不怪嘛!

這無論逢年過節、還是平日裏走親訪友,都要裝點兒點心盒子或者果籃兒,其種類要爲雙數,四樣兒、六樣兒或八樣兒。如果送酒,就要兩瓶爲一提溜兒或四瓶爲一提溜兒。

兩人,伴着嘴進了東跨院。

兩人駕車,一路歡聲笑語,很快就抵達了位於南鑼鼓巷95號的四合院。

鄧茹正擱屋裏收拾準備做飯,聞言好奇了出來,這大晚上的還怎麼來客了。

劉之野向母親介紹道:“媽,這位是我的老戰友葛叔平,他今天特意來看我。”

“媽!”甘凝的聲音清脆而親切,她向着鄧茹打了聲招呼。

“這座院子,可非同一般。它曾是滿清時期一位身居高位、享有爵位的武將的府邸。規格之高,自然不言而喻。”劉之野回應道。

兩人想相視而笑。

到了主家,如果受人斟酒倒茶,懂禮兒的人就會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輕叩三下,以示謝意。

快請進,屋裏坐。我這就去給你們泡壺好茶,咱們邊喝邊聊。”

“也是,拿少了,門都不讓伱進,哈哈哈……”劉之野回應道。

不大一會兒,老葛便提溜着鼓鼓囊囊地兩大網兜東西走出了招待所。

傍晚時分,天邊餘暉灑落。

然而,如今這個時代的婦女們,卻展現出了不一樣的堅韌。有的婦女在生孩子前一天還在田地裏辛勤勞作,甚至有的就在幹農活的過程中,順其自然地將孩子生了下來。

她一踏出家門,便把目光瞧向了葛叔平。

劉之野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語氣中帶着幾分讚歎地說道:“媽,您懂得真多!不過,我姥爺家不是在門頭溝嗎?怎麼突然又變成石市的人了?”

葛叔平沒想到,鄧茹都認識這些東西的來歷,還如數家珍地說了出來。

“哎!嬸兒,您別這麼客氣。”葛叔平急忙擺手,誠懇地說道,“咱們都是自家人,有甚麼喫甚麼就好,千萬別麻煩。”

甘凝沉吟了一下,最近街道辦確實不是很忙。再說,她這情況確實工作起來有些費勁,上個廁所都得有人陪着。

老葛耳朵一動,捕捉到了聲響,隨即迅速地站起了身。

甘凝一聽到要在醫院住下,心中頓時有些不悅,她皺着眉頭說道:“哎呀,之野,我這麼早就去醫院住着,未免也太過分了吧?誰家生孩子像我這麼離譜啊?”話語間流露出幾分不滿和抱怨。

……

“再說,這個【金鳳扒雞】,清末那會兒就有了,採用獨特的製作工藝,用蜂蜜對雞進行上色炸制,利用陳年老湯佐以十八味名貴中草藥燜煮十幾個小時以上而成,不僅外觀誘人,而且皮脆肉嫩,非常好喫。”

更不能去隨便翻主人家的東西。隨便翻動人家東西,就是毫無教養,惹人厭煩的表現。

鄧茹笑着嗔怪道:“瞎說甚麼呢!你第一次來嬸子家,哪能讓你跟着喫窩窩頭大白菜?你就安心坐着吧,等着嚐嚐嬸兒的好菜。今兒個啊,保證讓你喫得滿意,喝得痛快!”

劉之野匆匆出發,去接即將臨盆的甘凝。她已懷孕十月,此刻走路都顯得有些笨拙和費勁。

這京城人送禮也有忌諱,要注意禮物的諧音。比如說送水果就不能送梨、桑葚等,梨與離同音,意爲分離,不吉利;也不送鐘錶,“送鍾”與“送終”諧音。

鄧茹卻驚喜地道:“小葛,你以爲我們京城的人不懂這個啊!不瞞你說,我的孃家祖上也是石市的。這些可不是一般的東西啊,這可都是當地的著名特產。”    “比如說這個【趙縣雪花梨】,就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歷朝歷代可都是貢品。【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