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朕,袁術,大漢忠良 > 第355章 第354章 本相尚不能自保,況爾等乎?

第355章 第354章 本相尚不能自保,況爾等乎? (1/5)

目錄

第354章 本相尚不能自保,況爾等乎?

獻出一封,藏下一封?

對誒!還有這種可能!袁賊,果真狡詐!

聞聽荀攸之言,曹操大驚失色,又恍然大悟!

“原來竟是這樣?袁公路詭計多端!

記名之事,倒是我一時情急,想差了。

幸有公達提醒,險中袁公路之計策也。”

見曹操聽進去了,荀攸稍鬆口氣,更進一步勸之。

“不止如此,便是曹安民臥薪嚐膽,將一切都告訴了丞相,但我們怎知袁術告訴曹安民的計劃,就一定都是真的呢?

倘使他提前料到曹安民倒戈出賣之事,所言九真一假,而故意在書信數量上有所欺瞞呢?

若書信本就一百二十六封,如何?

若書信不止一百三十二封,又如何?”

驚聞此語,曹操臉色驟變,駭然失色。

若書信只有一百二十六封的話,便是剩下的曹臣都是忠心之人,自己所做的一切調查都是在自尋煩惱,尋找六個根本不存在的藏信逆賊,哪怕將曹營翻個底朝天,又如何找的出來?

可麾下所有人都忠心?憑袁術如今的威勢,以他那套蠱惑人心的本事,這可能嗎?

縱使可能,自己又敢信嗎?

若書信不止一百三十二封,就更可怕了。

說明私藏書信的不止六人,縱使自己掘地三尺真找出了六個通袁賊,自以爲萬無一失,又能怎樣?

餘下那些一百三十二封書信以外的通袁賊,將徹底潛伏下去,而當那者隱藏之人爆發之時,只怕便是自己死期將至。

更別提還有荀攸方纔說的,有些人收到兩封書信,交出一封的可能。

這一切的前提條件都不知道,如此看來,這所謂記錄名單,簡直就是廢紙一張,根本對調查起不到任何作用,倒不如依荀攸所言,一把火燒了,也免得動搖人心,徒增事端。

可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燒了名單、書信,只是在安撫人心,將矛盾暫且壓下,可曹營之中的通袁賊,依舊深藏。

可就算想調查,曹操卻發現自己連袁術到底送來了幾封書信,對一百三十二封這個數字,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都不知道。

一百三十二封有一百三十二封的調查方式,多了有多了的調查方式,少了有少了的調查方式。

這是曹操對麾下做出不同行爲,三種截然不同的嫌疑度判斷,特別是還混雜有一人同時收到兩封書信的變量。

而最令人膽寒的是,那些交出書信的人也未必就是忠心?哪怕一次次試探,倘若有人大奸似忠,大僞似真,又該如何分辨?

這諸般不同可能性的碰撞,從而導致其間產生的種種莫測變化,令曹操光想想就覺着頭疼欲裂。

疑心如他,在明知麾下有通袁賊潛藏的情況下,竟茫然失措,一時不知該以何種方式調查,又從何查起。

如果可以的話,他甚至想直接把這三百名嫌疑之人,盡數斬殺,以絕後患,也省的頭疼。

但數量太多了,果真如此做,都不用袁術從外面打進來,轘轅關自己就破了。

“原來這纔是袁術之謀?”

曹操揉着額頭,心累的靠在塌上,那一十數載沙場浮沉,堅毅如刀的眼神裏,亦泛起一抹猶疑。

“自酸棗以來,多年不見,未曾想今日重逢,袁公路已是這般光景。”

他看向荀攸,喃喃自語。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