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都市 > 年代:悠閒的日子 > 第2章 有慶,慶有的緣分

第2章 有慶,慶有的緣分 (2/2)

目錄

傳說楊家莊所習棍法爲瘋魔棍法,正不正宗楊慶有不知道,只知道棍法招招要命,甭管長棍還是短棍,總有一套爲之可行的套路,從小沒少喫苦。

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在農村爭地、搶水打架時,楊家莊還真沒喫過虧。

那些練拳、練腿的,剛擺開架勢就被悶棍給敲倒了。

練刀的?別鬧,你敢用刀,楊家莊的各位就敢給棍子上,裝槍頭,一捅一個窟窿。

可惜,棍法再強也抵不過大旱之年,誰餓誰知道,自58年起,楊家莊就再也沒搶過水,河都幹了,還爭搶個屁。

再加上,成立了公社,有了生產隊,有了民兵,武藝也就成了擺設。

楊老漢這輩子就倆兒子,楊大強,楊二郎。

楊二郎就是楊慶有他爹,可惜英年早逝,年輕時仗着長棍耍的好,逞強好勝,替朋友出頭,被人家給陰了,早早的去見了太爺爺。

楊慶有的大伯楊大強,倒是能生,仨兒子一個女兒,可惜大兒子和大女兒早早的去鬧了革命,大兒子從此了無音訊,大女兒剛解放時,還給家裏寄過信,然後就沒然後了。

沒爹,娘又跑了的楊慶有,過得沒想象中的慘,在大伯家他就是小兒子。

兩位堂哥陸續結婚,家裏添丁進口,又恰逢大旱,日子過不下去。

年輕的楊慶有不樂意給家裏增加負擔,擰着性子,逼大伯寫了一封信,去大隊開了證明,記好十年前大姐寫信的地址,揣着短棍和幾個窩頭,就出了家門。

十八歲的小夥子,龍精虎猛的年紀,一身武藝,路上還真沒受欺負。

身上這身沒補丁的棉衣,還是從搶劫的小混混身上硬扒下來的。

倒黴的是,進京之前淋了一場冬雨,高燒不停,進城後,迷迷糊糊的被民兵送進了救助站,要不然也不會便宜劉有慶,白得一副年輕力壯的身子。

楊慶有摸了摸懷裏的信和證明,東西都在,這下才把心放到肚子裏,在這個武德充沛,遍地朝陽羣衆的年代,來歷不明是最要命的。

抓特務可不是開玩笑,搞不好會真的進去,一旦解釋不清,最輕的也是勞改農場或者礦場走一槽,那就真完犢子了。

還好有懷裏的東西在,至少可以保障楊慶有安穩的活下去。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