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夢醒進入四合院 (1/2)
1951年5月 北京城南鑼鼓巷95號院前院西廂房
“嗡....嗡....”楊勁竹不耐煩的揮揮手試圖打死吵醒他做夢的幾隻蚊子。
哎,起來吧。雖然離開了二十一世紀的九九六但是穿越到了建國初期也是想要爲國家做出一份貢獻。
“咕咕咕”肚子裏傳來一陣的不對勁。
楊勁竹已經習慣了早上肚子裏的不舒服感覺因爲他每次頭一天晚上自己給自己改善生活第二天就會向廁所肆無忌憚的轟炸一番
(要是燒烤攤的李師傅能有他肚子裏的火力估計等不到小日子投降東京就梅了吧)。
楊勁竹推開門就向院子門衝去,閆埠貴正蹲在東廂房門口打理他的花花草草。
“閆老師,今天不上課啊。又在打理你的花花草草了,又準備拿到哪家飯店去賣啊?”
閆埠貴頓時氣急敗壞地道:“讀書人的事你懂嗎?這叫陶冶情操。
爲人民建設精神文明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要不是我在門口養的這些花你們能看見文人墨客的精神養料嗎?”
楊勁竹則是一臉壞笑地說“那我們還得感謝閆老師對我們精神世界的建設了。哈哈哈哈,閆老師,不打趣你哪,我去茅坑轟炸小鬼子啦”。
楊勁竹只是嘴上調侃一下閆埠貴而已,從他進這個院子裏就和閆埠貴成了對門不得拜的街坊。
現在的閆埠貴還不是後世的“算盤精”他有副業也是學校的老師養育兩個兒子生活也能過的很滋潤。
他於1950年在北京市第二中學初中畢業因爲原主能力有限沒能考上高中和中專就在他爸爸的戰友聶雲的安排下進入了婁氏軋鋼廠。
在宣傳員的崗位主要負責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爲兩年後的公私合營做前期準備,軍管會的代表已經在軋鋼廠工作了兩年了。
他在軋鋼廠才工作就被婁振華得知在四九城裏沒有房子在他的安排下也住進南鑼鼓巷95號院的前院的西廂房和閆埠貴當起了對門的鄰居。(西廂房是前院裏比較大的一間有28平米,還有一間耳房13平米)。
至於閆埠貴,對楊勁竹來說感官相當複雜。好的是從進入這個院子閆埠貴和他老婆楊瑞華沒有算計他的三瓜兩棗,壞的是閆埠貴雖然不算計外面的人可他算計自己的兒子。
導致閆解成在院裏年輕人中間沒人搭理都不願意帶他玩。
閆埠貴抬了抬眼鏡地說到:“快去吧你,少拿你閆老師打嚓”。
楊瑞華聽見門口傳來的動靜,停下了正在拿抹布擦桌子的手,走到門口問道:“老閆,你和誰說話呢,可別氣壞了身子”。
“還能有誰,就對面的小兔崽子唄,不當人子,天天拿我打嚓。今天一早急急忙忙地衝向廁所肯定是昨晚上喫肉又喫多了”。
楊瑞華一臉不可置信地道“不會吧,老閆。我昨晚上可沒聞見肉香,他怎麼會喫肉啊”。
院子裏的大媽們閒來無事就會在前院門口聊天各家各戶誰買了肉,誰買了米糧她們都門清兒。所以當閆埠貴給楊瑞華說楊勁竹昨晚吃了肉纔會這麼詫異。
“對面的楊勁竹昨晚肯定喫肉而且還不少,你忘了他昨晚背的挎包鼓鼓囊囊的”。閆埠貴一臉自信的對着楊瑞華說道。
“對啊,老閆。他昨晚上回來時背的挎包是鼓鼓囊囊的,我還在想他背的甚麼。可是昨晚上軋鋼廠也沒有招待啊。
何大清回來時也只帶了兩個飯盒,平時軋鋼廠有招待他都是拿的兩個飯盒。要是他能像院子裏其他人那樣就好了”。
“你別管了,別算計他。現在可還是軍管會管着呢,你想想,普通人能初中畢業就進軍管會嗎?
可不能像我們院子裏沒頭腦的一樣算計。他啊,只能小火慢燉,慢慢處着吧,早晚我閆埠貴會佔上他的大便宜”。
楊瑞華聞言也沒有多說甚麼,轉身又回去做家務了。
閆埠貴現在不敢算計楊勁竹也是因爲楊勁竹的工作崗位的特殊性,楊勁竹可是初中畢業的高材生。
不是像後院許富貴雖然也在宣傳科工作,可是他的主要工作是下鄉放電影,而且他以前是婁振華的僕人。
就這個身份導致只要軍管會在軋鋼廠一天許富貴就不會成爲“自己人”。
許富貴的兒子許大茂初中成績也不理想,考不上高中,鄰居聾老太太........。對不起串臺了。今年也是13歲了還在中學裏廝混呢,中院何大清的兒子傻柱可是已經在峨嵋酒家當了4年學徒了。
想起傻柱,傻柱的外號來的也真是傻。1948年北京城正是權力交接的前夕普通百姓爲了生活都不得不冒險出來討個生活。作爲廚師世家的何氏家族中的長子何雨柱只能冒險出去賣包子。
結果遇上了國軍的潰兵上前買包子,年僅13歲的何雨柱害怕之下連金源券的真假都沒有看直接賣光了就回到了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