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都市 > 1979:孩子她媽是天仙媽 > 第4章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第4章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2/2)

目錄

“我忙着回去補覺呢,下午看有沒有時間,有時間我就自己過來看看,沒時間那就還是老規矩,麻煩一下你們的郵遞員將結果送到我的小區門口。”

“也行!”

肖興海點點頭,將陳浮生送出了編輯部,並叮囑他騎車注意安全。

隨後轉身回到工位上,因爲這會兒他的工作不是太忙,便拿起陳浮生送來的《鬥牛》看了起來。

從這篇手稿的潦草程度,肖興海可以判斷出陳浮生在創作時確實思路沒有斷過,符合他說的思如泉湧。

但像陳浮生這種第一次創作的新手小說家,肖興海根據自己多年當編輯的經驗來說,一開始沒有對《鬥牛》抱有太高的期待。

結果毫無疑問被打臉了。

第一遍他甚至都沒有看完,只看了三分之一不到,就又翻開第一頁,從頭開始閱讀起來。

原因是他第一遍看的太快,錯過了很多‘細節’。

坐在肖興海對面的同事注意到了他的動作,好奇問道:“老肖,那位陳老師寫的小說怎麼樣?達沒達到過審標準?”

肖興海頭也不抬道:“你先別打擾我,等我看完再回答你。”

“喲,看來讓你撿到寶了啊。”

同事聽了肖興海的回答,驚訝的說道。

而他們這段對話,也將辦公室裏其他編輯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

很快,肖興海收到了一篇好稿子的消息就在整個《江城文藝》傳開,就連主編都驚動了,親自跑來看了看。

四萬字說長也不長,而且作爲編輯,閱文的速度毫無疑問要比普通人快上一截,所以也沒多久,肖興海就將陳浮生的這篇《鬥牛》給看完了。

他剛抬起頭來,就發現一堆人圍着自己,還被嚇了一跳。

“你們都圍着我做甚麼?”

“聽說你撿了一篇好稿子,是不是真的?”

“嗯,確實是篇好稿子,但我都纔剛看完,你們怎麼就知道了呢?”

“剛纔主編來找你,你都像是拍打蚊子一樣說了句‘別打擾我’,所以你說我們怎麼知道的?”

“……”肖興海:這些人連起夥來騙我的!

大家卻沒空管肖興海的懵逼,因爲對他剛看完的《鬥牛》更加感興趣。

這也是編輯部的一個傳統——發現一篇優秀的、驚豔的稿子過後,衆編輯之間,會相互傳閱、分享!

不久之後,隨着看過《鬥牛》的編輯越來越多,他們終於開始討論了起來。

“自從去年劉鑫武的《班主任》發表之後,文壇就掀起了一股叫做傷痕文學的風,包括這一年來,我們收到的稿子,也大多都是傷痕小說,當然我不是說傷痕文學不好,我只是覺得我們的文壇,不應該只有這一種題材的作品,而是應該百花齊放。幸運的是,這篇《鬥牛》,讓我看到了嚴肅文學和戰爭文學的重新崛起,我希望這只是開始,而不是偶然。”

“老徐你這個命題太大了,我來拋一個和小說有關的,大家有看懂《鬥牛》的結尾嗎?整篇文章都在告訴讀者,牛二是爲了幫助八路軍保管奶牛,以期在將來某一天將牛還給八路軍,但是最後八路軍來了,爲甚麼牛二反而沒有把牛交給八路軍呢?”

“李組長這是個好問題,但在我看來,小說的最後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但是是有暗示的,最後八路軍問牛二‘這牛叫甚麼名字?’,牛二經過一番掙扎後回答‘九兒’。我個人對這段對話的理解是,直到真正要把牛交出去的那一刻,牛二才意識到,這頭奶牛,早已經不是八路軍的牛,而是他的九兒,更是他活下去的信念和意義。”

“唉,確實是這樣,在殘酷的戰爭背景下,個人的命運真的很渺小,同時也很偉大!更令我意外的是,作者將一個人和一頭牛的故事,也能刻畫得這麼傳神,這真的只是那位陳老師的處女作嗎?我怎麼感覺這應該是一位大作家的手筆呢。”

“對了,老肖呢?”

“他好像找作者去了。”

(本章完)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