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都市 > 1979:孩子她媽是天仙媽 > 第3章 要賺奶粉錢了

第3章 要賺奶粉錢了 (2/4)

目錄

既然當不了文抄公,那就當個影抄公吧。

但陳浮生沒有選擇直接抄劇本。

因爲他太知道劇本這東西,在你沒有名氣沒有背景的時候,保管一投一個不吱聲。

如果你覺得1979年和後世不一樣?

呵呵,那就太天真了。

這個年代拍片指標都是國家規定的,一年就那麼幾十上百部,分配到全國的各家電影製片廠,可能多的十幾部,少的也就幾部。

毫不誇張的說,這點‘豬肉’,他們自己都不夠分的,憑甚麼輪到你一個外人呢?

但小說不一樣。

小說只要你寫得好,就不愁沒有雜誌社幫你發行。

關鍵現在作家的地位很高,走到哪都受人尊敬。

陳浮生倒是不在乎那些虛名,他主要是想給自己未出生的寶寶掙點奶粉錢。

畢竟,光靠他和他老婆每個月加起來不超過60塊錢的工資,也就勉強能夠維持他們夫妻兩人的生活。

是的,他的工資也不高,也就三十來塊,因爲在他的大學助教前面,還有一個見習。

要是再加一個人,還是一個小吞金獸,要麼開源,要麼節流,否則他們的生活質量會直線下降。

問題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再說陳浮生這次‘創作’的小說《鬥牛》,它是根據09年管唬導演、黃博主演的同名電影改編的,據說,電影參考了趙冬令在02年發佈的小說《八路牛》,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還沒有就行了。

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戰時期,農民牛二爲了看管共產黨留下的奶牛過程中,與日本兵、難民、土匪之間展開的滑稽可笑又驚險緊張的生死較量的故事。

陳浮生創作的小說會保留它的主線不動,然後對一些細節進行二次加工乃至填充一些支線。

與此同時,劉筱莉看了下他寫出來的一個開頭——

破廟的土牆被歲月啃噬得啃啃哇哇,篩下幾縷稀薄的光纖,勉強照亮角落裏浮動的塵埃。

牛二蜷在乾草堆上,粗糲的手指一遍遍,一遍遍地梳理着身邊那頭荷蘭奶牛濃密的毛髮。  

  動作遲緩,帶着一種近乎虔誠的專注。牛背寬闊溫厚,毛色已不復當年油亮,夾雜着灰白,像蒙了一層洗不淨的塵土。

它喉嚨裏發出低沉的咕嚕聲,巨大的頭顱溫順的擱在牛二腿上,溫熱的鼻息噴在他開裂的褲管上。

牛二渾濁的眼睛盯着虛空中的某一點,十年了,已經十年了。

手指下的毛髮觸感,總能精準地鉤出那一天——空氣裏甜的發膩的桂花香,突然被淒厲的哭喊和爆豆般的槍響撕得粉碎。

“跑!牛二!跑啊——!”

……

雖然這個開頭不長,但是劉筱莉只一眼就看進去了。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後面的呢?”她問。

“還沒寫啊。”

“那你快寫。”

劉筱莉趕緊把筆記本還給陳浮生,自己也站在旁邊,打算他寫一個字,自己就看一個字。

陳浮生沒動筆,而是回頭看向妻子,道:“老婆你站在旁邊我有壓力,要不你先去休息,待會兒睡前我拿給你看,或者等你明天再看也行。”

“之前你翻譯文稿的時候,我站在旁邊你也沒說有壓力啊。”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