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都市 > 從水泥廠崛起:我能看見忠誠度 > 第24章 恆生銀行

第24章 恆生銀行 (1/2)

目錄

第24章

恆生銀行 儘管林浩然是林萬安的兒子,但林萬安在商業界的地位或許都還不足以直接引起像沈弼這樣的大佬級人物的特別關注,更不用說林浩然本人了。

所以,對林浩然來說,想與沈弼直接洽談,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主動找上門,說不準就得喫個閉門羹。

如果他直接拿出他擁有的靑洲英坭股份,必定能被沈弼接見。

但這也間接地會導致他靑洲英坭大股東的身份被其他人知道。

此刻,林浩然也充分地明白,在商場上,個人的影響力與地位同樣至關重要。

林浩然腦海中閃過包裕剛的名字。

他意識到,或許通過包裕剛這位人脈廣泛的船王,自己能夠有機會與沈弼會面。

畢竟,包裕剛之前對他印象頗佳,甚至還熱情地邀請他到自己家中做客,這顯示出他們之間良好的關係基礎。

然而,這個想法在林浩然的腦海中盤旋片刻後,便被他自己否定了。

原因無他,他現在正緊盯着九龍倉的動向,試圖從中獲利。

這樣的行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爲是在間接地從包船王的利益中“吸血”。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再通過包裕剛去尋求與沈弼的會面,無疑會增添一層複雜的人情糾葛。

林浩然非常清楚,商場上的人情往來往往伴隨着利益交換,而他目前所追求的,是更爲純粹和直接的商業合作。

因此,在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放棄通過包裕剛引見沈弼的想法,轉而尋找其他更爲合適的途徑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經過一陣深思,林浩然很快便釋然了。

他意識到,有靑洲英坭的股票作抵押,如今自己想要獲取貸款並非難事,並不是非得依賴於匯灃銀行這一途徑。

既然有其他的選擇同樣可以達到目的,那麼又何必在這件事情上過分糾結呢? 和匯灃銀行打好交道是能讓他在香江更好立足,甚至有利於他未來對某些英資企業的併購,可這事情也不需要那麼着急。

此刻林浩然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自信。

他相信,只要自己在香江繼續努力,不斷積累經驗和實力,終有一天能夠在這片商業沃土上打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建立起自己的影響力。

到那時,無論是與誰見面洽談合作,都將變得輕而易舉,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因此,林浩然決定放下心中的包袱,專注於眼前所面臨的事情。

既然英資銀行暫時不適合這筆貸款生意,林浩然把主意打到了華資銀行上。

很快,林浩然便有了想法。

他決定將主意打在恆生銀行身上,恆生銀行在華資銀行中屬於實力雄厚的佼佼者。

儘管恆生銀行在1965年的擠提浪潮中遭遇了嚴峻挑戰,最終被匯豐銀行收購,但其核心管理層尤其是董事長一職,始終由創始人何善恆先生穩坐。

沈弼先生或許暫時難以直接會面,但林浩然猜測,通過何善恆先生這條途徑,他或許能間接達到自己的目的。

原因在於,家父林萬安所創立的萬安集團,與恆生銀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關係。

萬安集團的資金運作,正是依託恆生銀行這一堅實的金融平臺得以順暢進行。

憑藉自己作爲萬安集團小公子的身份,林浩然相信,無論出於何種考量,何善恆先生都會顧及到與林家的深厚交情,以及萬安集團對恆生銀行的重要性,而給予他一次會面的機會。

畢竟,在商業世界中,人情與利益往往交織在一起,共同推動着合作與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

想清楚接下來的行動後,林浩然先是將靑洲英坭的股票單據帶上,然後果斷地離開了辦公室。

現在才下午的四點多鐘,時間還早,正好去一趟恆生銀行。

一上車,他坐到了副駕駛的位置,對主動坐到駕駛室的李衛國說道:“衛國,我們接下來去皇后大道中163至165號,我來指路,你來開車。”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