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都市 > 從水泥廠崛起:我能看見忠誠度 > 第46章 包船王與怡和之間的正式宣戰

第46章 包船王與怡和之間的正式宣戰 (1/2)

目錄

第46章

包船王與怡和之間的正式宣戰

辦公室內,僅林浩然與蘇志學二人。

此時,蘇志學已畢恭畢敬地將精心統計的數據報告遞交給了林浩然。

“從明天起,我們需要持續關注九龍倉股票的動向。”林浩然接過報告,並未急於翻閱,而是對蘇志學說道,“若其股價保持上升趨勢,我們則保持現狀,不必過多幹預;但若股價再次下滑,我將有新的部署和安排。”

稍作停頓後,林浩然繼續說道:“此外,對於靑洲英坭股票,我們的監控不能有任何鬆懈,我有着將靑洲英坭公司納入我們控制之下的目標,這一點至關重要。”

蘇志學聞言,立即點頭回應:“明白了,林總,我會立即安排,確保對九龍倉和靑洲英坭股票的所有信息收集都做到萬無一失,那麼,我先去處理其他事務了。”

“嗯。”

看着蘇志學關上辦公室門,林浩然這纔將目光放在數據報告上。

九龍倉的股票,他早已經知道了,今天一整天時間裏一共吸納了52.1萬股,因爲後面並沒有繼續吸納了,要不然還能更多。

而它今天的吸納均價,受到後面高價股票的影響,一整天的均價,也突破30港元,達到了港元每股,支出共計1577萬港元。

而此刻林浩然一共掌握的九龍倉股票,直接達到了147.8萬股,整體均價,受前期低價的影響,整體均價拖到27.7港元每股。

也就是說,在九龍倉這支股票上,他前前後後一共花了4094萬港元。

原計劃,他打算在九龍倉上花三千多萬港元便滿足了,現在突破四千萬港元,已經超出預期了。

而按照今天股市最終成交價40.8港元來算,那他現在的這147.8萬股,就達到了6030萬港元,直接純賺兩千萬。

當然了,這個價格他自然還不滿足。

區區兩千萬港元,能幹啥? 在當前九龍倉的形勢下,翻倍增長似乎並非難事。

何不放手一搏,讓九龍倉這匹駿馬馳騁得更遠些呢? 九龍倉的下一步動向已顯而易見,林浩然的目光已悄然轉向了靑洲英坭。

由於近期他對靑洲英坭的積極吸納,市場上的流通股明顯減少,掛單量顯著下降。

今日,在戴石精準的操作下,林浩然成功斬獲38.2萬股靑洲英坭股票,平均成交價鎖定在港元每股,總計耗資約198萬港元。

至此,林浩然擁有的靑洲英坭股票,已經達到了903.6萬股,不出意外的話,再過兩三天,他所掌握的靑洲英坭股票,就能達到一千萬股,也就是佔股20%左右。

反觀今日的市場表現,整支靑洲英坭的股市總成交量僅爲92.9萬股,而自上週李加誠介入以來,日均交易量曾穩定超過120萬股的,也就是說,成交量開始減少了。

這一現象恰好合了林浩然的策略意圖——他不希望李加誠團隊在短時間內通過二級市場迅速積累大量靑洲英坭的股票。

如此佈局,既保持了市場的微妙平衡,也爲林浩然自己爭取了更多的操作空間與戰略優勢。

最後,林浩然盤算了一下自己的可用資金。

原本,通過再次貸款,他的可用資金已經擴充至3100多萬港元。

然而,今日在兩支股票上的操作,他耗資1775萬港元,這使得他的剩餘可用資金縮減至大約1400萬港元。

這筆資金,目前九龍倉這邊應該不會再繼續進了,也就是說,大概率會都花在靑洲英坭之上。

這倒是可以繼續與李加誠團隊抗衡。

按照目前的股價,這筆資金還能爲林浩然增持兩百多萬股的靑洲英坭股票。

正當林浩然緊鑼密鼓地規劃下一步戰略之時,九龍倉今日那驚人的交易量以及當日價格漲幅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席捲了整個香江商界,引發了廣泛震動。

嗅覺敏銳的記者與媒體迅速集結,他們的鏡頭與話筒不約而同地對準了兩位業界巨頭——環球航運集團的掌舵人包裕剛與怡和集團的領軍人物扭壁堅。

畢竟,誰都知道,目前九龍倉的大股東是包裕剛,而實際控制人則是怡和旗下的置地集團。

顯然,誰能能看得出來,股市上的動靜,必定是這兩方大佬弄出來的。

林浩然的行動,徹底誤導了兩方大佬,也誤導了所有人。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