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玄幻異能 >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 第437章 讓晉王監國?這不是胡鬧嗎!

第437章 讓晉王監國?這不是胡鬧嗎! (1/4)

目錄

其實以朱慈烺如今掌控全局的權勢,以及崇禎在經歷了之前種種事情後那種近乎默認的依賴,他完全沒必要如此“正式”的前來商議。

只需時機一到,車駕備好,輕描淡寫地說一句:

“父皇,南方有些事務需親自處理,請您一同前往鎮撫”

到時候崇禎即便心中不願,大概也只會嘆口氣,然後跟着一起去。

這種近乎“挾天子以令不臣”的模式,在之前是最高效且無奈的選擇。

但今時不同往日,朱慈烺與崇禎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再是當初那種緊張微妙、近乎劍拔弩張的狀態。

經歷了諸多風雨,特別是他挽狂瀾於既倒,將大明從傾覆的邊緣拉回之後,他們父子之間其實已經算是和解了。

再者說了,強迫崇禎南巡,與讓崇禎心甘情願地一同前往其意義截然不同。

前者仍是權臣逼宮的延續,難免會被人發現,也容易在父子心中再次埋下芥蒂的種子。

而後者,則是君臣父子同心同德的佳話,對於安撫南方那些依舊觀望的舊臣勢力也更具說服力。

他朱慈烺要建立的,是一個穩定、有序、充滿希望的新格局,而不是一個依舊依靠強權壓制所有異議的軍政府。

因此讓崇禎皇帝以主動的姿態參與南巡,正是構建這種新格局的重要一環。

況且若有可能,誰又願意終日與自己的親生父親冷眼相對、算計提防呢?

能好好相處,自然是最好的。

朱慈烺的辦事效率向來很快,就在與崇禎敲定南巡事宜的次日,一份格式規範的聖旨草稿便由司禮監秉筆太監謄寫清楚,然後鄭重地送到了位於文淵閣的內閣值房。

這日的文淵閣,炭火盆燒得噼啪作響,幾位內閣大臣正圍坐在一張巨大的花梨木方案前,案上堆滿了各地送來的題本奏章。

窗外天色陰沉,似乎又有雪意,使得閣內更顯溫暖,卻也瀰漫着一種政務繁忙特有的凝重氣息。

當王承恩將那份關於南巡的聖旨草稿呈上時,幾位大臣的神色都變得有些微妙。

他們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並未立刻顯現出過多的驚訝。

原因無他,南巡之議本就是薛國觀前幾日與幾位核心閣臣私下通氣、商議過的策略。

在他們看來,由崇禎出面南巡,確實是安撫南方、穩定人心的上佳之策。

所以對於聖旨中“朕欲於來年春暖,南巡應天等處,以慰江南士民之望”之類的內容,大家早已心照不宣。

然而,當他們繼續往下看時,臉上的平靜漸漸被驚愕所取代。

因爲聖旨中明確寫道:

“皇太子慈烺,克謹持身,睿智英斷,着隨朕一同南巡,參贊機務,體察民情。”

“朕離京期間,着晉王慈炯,暫代監國事,一應尋常政務,會同爾內閣並六部堂官,妥爲處置,重大事宜,六百里加急奏報!”

“這這.”

範景文首先按捺不住,他抬起眼,目光銳利地看向坐在首位的薛國觀,聲音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問道:

“薛閣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薛國觀此刻也是眉頭緊鎖,他接過聖旨,又從頭至尾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尤其是關於晉王監國的那幾句,他幾乎是逐字默唸。

放下聖旨後,他臉上露出一抹無奈的苦笑,抬手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嘆了口氣道:

“前日本閣面見太子殿下時,殿下的確提及欲與陛下一同南巡,當時本閣也曾以‘國本不可輕動’爲由力諫,然殿下言道自有安排,可使京師無虞。”

“本閣只道殿下或會委任內閣權重,或令勳貴大將暫鎮,萬萬沒想到沒想到殿下竟會作此安排!讓晉王殿下監國!”

“這這實在是”

他搖了搖頭,後半句“太過胡鬧”終究礙於臣子身份沒有說出口,但那語氣中的不認同和擔憂,已是表露無遺。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