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火紅大明 > 第19章 第十九章 新營地建設

第19章 第十九章 新營地建設 (1/2)

目錄

一路小跑,百葉帶着自己手下孟子石到了碼頭,這時候自己派人安排的苦力已經到了,一共18人。

“哎吆!百爺?又來麻煩你了啊。”福祿商行的管事孫掌櫃作揖行禮。

“哎!孫掌櫃這話說的見外了。兄弟們還指着孫掌櫃給大夥兒賞口飯呢。”百葉客套着。

“那就煩百爺和兄弟們了,這批貨可是萊州府知府李大人定的。”孫掌櫃解釋。

“哎!兄弟們辦事,孫掌櫃還不知道?”百葉擺擺手表示放心。

“那就麻煩兄弟們了。”孫掌櫃扭過頭對夥計招招手,那夥計拿着一份禮盒過來,百葉打開一看一臉笑容直呼孫掌櫃太客氣了,一邊扭過身來遞給孟子石。

“兄弟們!幹活吧,小心着點,要是給給孫掌櫃磕了碰了。你們這些腌臢粕材可賠不起。”孟子石扭過頭來對身後的苦力吆喝到。

“這是你的,這些是那些苦力的這些是給虎爺的。”百葉一邊交代一邊給孟子石分配紅包。

“嘶……嘖嘖嘖,怪不得這些苦哈哈一聽要給百爺幹活了爭着要來,這工錢……嘖嘖嘖嘖嘖嘖。”孟子石顛了顛手中的銀子感慨着。

“你小子廢話真多,對了,把這個也給虎爺帶過去。”百葉說着把孫掌櫃給的東西推給孟子石。“快去早點辦完咱們下館子。”

“好唻!”孟子石開心的屁顛屁顛出去了。

“不得不說還得是項東你啊,門窗規格,房屋結構統一,十天就可以修建三間一套的土培房,五個施工隊一起開工,32套居民房大框架七月底就完成了,規格都一個樣子施工起來就是快。”八月十四日一個多月沒來的楊項東終於回到山裏了,漫步在工地裏,老宋正接着給他介紹。“山的夾角那裏地皮全部只夠做32套的民居,現在有15套的門窗已經安排就緒了,可惜不是玻璃窗,要不又大又亮。另外19套的房屋內部牆體已經用石灰刮大白,剩下的最多這個月底就可以完成。32套整體分成東西兩部分,16戶一個生產隊,中間主街道有五米寬,道路地基已經安排好了。排水溝和污水溝已經準備就緒,等青石板一到我們就可以安排鋪設,要不是咱們沒有水泵自來水早安排上了。”

楊項東看來精神不錯,一邊走着一邊聽老宋解釋,“夾角外面是學校和操場,這裏就比較大了,一共是 4間教室,現在有36個孩子,我們沒有分開男女班,只有大班小班。現在小班孩子最多了平均年齡九歲半,等秋收結束後安排他們進學校,計劃是安排秋娘教識字,王小哥教算數。上午小班學習,下午自習,大班人就很少了,只有12個,上午自習下午學習,每天兩節勞動課。學的最快的還是秋娘和王小哥,他們現在正在學習3000以內得加減乘除。估計下個月就可以教簡單的幾何了。要是出幾個幾何人才,我就可以帶他們做一些簡單設備。晚上楊小了組織夜校,那些成年人也要學習。”老宋對未來充滿了期望。

“學校這個月就可以竣工了。剩下的河對岸了,那裏畜廠和蚯蚓土廠可以緩一緩,不過他們的上游那裏的工坊不能緩,三個施工隊最快也得在九月中旬完工,九月雨水就多了。”老宋還是有些着急。

“難民的住所分配下來沒有?”走過路上的小橋,楊項東詢問。

“住所沒有進行分配製度,以工作效率優先分配住所,現在一共住進去10戶。不過他們的熱情都很高,畢竟這裏有喫有喝還給分配住所。不要說大明瞭,就是咱們那會誰給你這麼安排。”老宋介紹着情況。“就是人一多,喫飯的嘴也多了。”

“這裏有沒有一些專業人才?”楊項東詢問。

“有兩戶會點泥瓦匠的活兒,一戶會點木匠,不過這幾天一直給匠人們打下手,一些簡單的事情他們都做的了,這一批工程做下來。我估計下次蓋房就不用僱傭這麼多泥匠石匠木匠了。咱們自己就可以了。”老宋回答。

“荒地開墾怎麼樣了?”楊項東又是一問。

“搶種的事情你也知道的,現在十九戶人我分配成了兩個生產大隊。開荒,目前山林地開墾32畝,荒地135畝,現在夏季還是以開墾荒地爲主,等到了冬季,主要開墾山林地,我準備明年在山上種植一些桑樹果樹啥的。”老宋也是如實回答。

“不給他們分地麼?他們有自己的土地耕種熱情會更高。”楊項東行走在居民區,左右看着。楊小了和王小哥正在牆上刷標語。

“目前不行,按照現在的土地產量,一人得耕種4畝土地才能不餓死,我們的開荒土地有效,我還是建議先搞大農場生產隊模式。將土地開墾出來成了熟地,把灌溉水渠全部修建完成,產量穩定了以後安排分地。而且我覺得工業人口和從事農業人口分開了比較好,對我們的土地壓力小。老宋說着自己的安排。

“我也有這個想法,現在吳啓榮在衛所內還可以遷移過來8戶人,人只會越來越多,土地是有限的。工農業人口分開是必然。”楊項東表示同意。

“這前提是必須保證糧食穩定供應。”老宋說出關鍵。

“這個我和吳啓榮已經敲定好了,他們家糧食供應足夠我們了。”

楊項東也有安排。

“小宋先生好!”一個農婦對迎面而來的老宋打招呼。

“李家嫂子,今天中午食堂做啥了?”老宋停下來詢問。看了看籃子裏的菜。

“三天一葷,昨兒個饅頭大鍋菜,今天吃麪條子。”農婦李家嫂子開心的回答。

“多做點,大夥兒忙活一上午了都。”老宋囑咐着。

“那一定多做,這忙活一上午肯定給大家喫的飽飽的啊。”李家嫂子開心的保證,“小宋先生你還是早點來喫,麪條放久了坨坨了,不好喫。”

“肯定!肯定!”老宋樂呵呵回答。

“小宋先生,每次說的好聽,那次都是數你最晚。”聽着雖是埋怨可是滿滿的關心。

“今天一定!”老宋保證着。

“那我可等着小宋先生。”李家嫂子提了提籃子說:“我去忙了!”老宋點點頭。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