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其它小說 > 三國無雙:開局召喚霍去病 > 第39章 出兵西海郡

第39章 出兵西海郡 (1/2)

目錄

初平三年年初,西都城的積雪尚未完全消融,郡守府議事廳內卻已暖意融融。陳宇端坐主位,于謙、紀綱、岳飛、項羽、花木蘭、劉文等人圍坐案前,案几上攤開的涼州疆域圖,用不同顏色標註着各郡勢力 —— 金城郡的韓遂、隴西郡的馬騰、張掖郡的豪強、西海郡的羌人部落,邊界處還畫着細小的衝突符號,一目瞭然。

“西平郡五城安穩半載,糧草豐足,兵馬也練出了模樣,是時候商議下一步的計劃了。” 陳宇手指輕叩案几,目光掃過輿圖上密密麻麻的標註,“眼下涼州各郡各有盤算,咱們得先把局勢摸透,才能選對方向。諸位先說說,各郡如今是甚麼情況?”

于謙率先起身,手持木杆指向輿圖東側的金城郡,語氣沉穩:“主公,先看金城郡的韓遂。去年他與咱們在西都城外有過沖突,雖折損了一員八健將,卻也吸取了教訓。這一年多來,他四處招兵買馬,又吞併了金城周邊三個小豪強,如今麾下兵馬已達三萬有餘,其中騎兵佔了一萬五,多是常年在涼州征戰的老兵,戰力不弱。不過他根基仍在金城,短期內應不會輕易西進,畢竟要防備東邊馬騰的威脅。”

“再看隴西郡的馬騰。” 于謙的木杆移向西南,“馬騰本就是涼州老牌勢力,麾下西涼鐵騎素來兇悍,他擁兵三萬到五萬,如今看來,保守估計也有四萬兵馬。他的核心戰力是一萬西涼精騎,皆是自幼在馬背上長大的羌漢子弟,衝擊力極強,只是近期他在隴西逼迫羌人部落繳納糧草,不少部落如罕羌、開羌已心生不滿,暗中派人來西平郡聯絡,想借咱們的力量制衡馬騰。”

紀綱補充道:“除了韓遂與馬騰,張掖郡的局勢也需留意。張掖郡由幾個大豪強聯手掌控,雖沒有統一的首領,卻也湊出了兩萬多兵馬,主要靠河西商道謀生。他們近期與韓遂走得近,韓遂想借張掖的商道獲取西域良馬,張掖豪強則想靠韓遂的勢力抵禦北面的匈奴,雙方是互相利用的關係,根基並不穩固。”

“還有酒泉與敦煌兩郡。” 劉文也插話道,“這兩郡地處涼州西部,離咱們較遠,主要由當地士族與羌人部落共治,兵力各不足兩萬,且彼此之間常有摩擦,無力東進,短期內對咱們構不成威脅。”

花木蘭這時開口,目光落在輿圖最西側的西海郡:“那西海郡呢?咱們與燒當羌、先零羌結盟時,曾聽聞西海郡多是羌人部落,沒有統一勢力,不知如今具體情況如何?”

紀綱拿出一份竹簡,遞給衆人傳看:“鎮撫司暗線傳回的最新消息,西海郡如今主要有三股勢力:卑禾羌、西海本地先零羌分支,以及小月氏部落。卑禾羌最強,有八千兵馬,控制着青海湖西岸的牧場;本地先零羌分支實力次之,約五千人,因與咱們結盟的先零羌本部有親緣關係,對咱們態度友善;小月氏部落只有三千人,卻與卑禾羌結盟,想借卑禾羌的力量擴張。不過西海郡水草豐美,有大片可開墾的糧田,且與西域接壤,若能拿下,既能作爲養兵之地,又能打通更便捷的西域商道。”

岳飛聽完,起身抱拳道:“主公,如此看來,涼州各郡中,韓遂與馬騰實力最強,且彼此對峙,咱們不宜直接招惹;張掖郡豪強與韓遂勾結,也需謹慎;酒泉、敦煌太遠,暫不考慮;唯有西海郡,勢力分散,且有本地先零羌分支作爲內應,咱們若出兵,勝算最大!”

“嶽將軍說得在理。” 于謙點頭贊同,“西海郡不僅勢力弱,還能爲咱們提供養兵的根基,青海湖周邊的牧場能養馬,沿岸的土地能種糧,拿下後,咱們的騎兵既能擴充,糧草也有了新來源。更重要的是,拿下西海郡,咱們便能與酒泉、敦煌形成呼應,日後無論是西進西域、東拒韓馬,都有了緩衝之地。”

陳宇沉吟片刻,目光掃過衆人:“諸位的分析很透徹。韓遂與馬騰雖強,卻互相牽制;張掖豪強是烏合之衆;唯有西海郡,既是軟柿子,又是戰略要地。咱們若先取西海郡,既能避開與韓馬的直接衝突,又能爲日後打下根基,這個方向,選對了!”

“那兵力方面如何安排?” 岳飛追問,“咱們需確保後方安全,又要湊夠足夠的兵力出征。”

陳宇早已盤算清楚:“西都需留五千兵馬駐守,煌中、安夷有霍將軍的六千兵馬,臨羌、長寧有陳慶之的六千兵馬,三地互爲犄角,足以應對韓遂、馬騰的試探。咱們從西都抽調五千精銳,再從陳慶之麾下調兩千騎兵,湊齊七千西平精銳,其中包含三千精銳鐵騎;另請燒當羌派六千勇士、先零羌派四千騎兵,共一萬七千兵馬出征,既夠平定西海郡,又不影響各城防禦。”

“糧草方面,” 劉文補充道,“府庫現有糧食足夠兩萬兵馬消耗半年,再讓燒當羌、先零羌協助供應部分牛羊,支撐一年不成問題。周虎已做好準備,可隨時押運糧草隨軍出發。”

“好!” 陳宇拍板定案,目光落在岳飛身上,“命岳飛爲徵西主帥,總領七千西平精銳與一萬羌胡兵馬,出征西海郡!你即刻派人去煌中,讓霍將軍從駐守兵馬中抽兩千騎兵,由他親自率領,作爲先鋒,先行探路,掃清前路障礙!” 岳飛躬身應道:“末將領命!定不負主公信任,平定西海郡,爲西平郡開闢養兵之地!”

紀綱又道:“鎮撫司會派暗線隨大軍同行,聯絡西海本地先零羌分支,協助大軍招撫其他部落;同時加強對韓遂、馬騰的監視,若他們有異動,第一時間稟報主公。”

于謙最後叮囑:“嶽將軍,此次出征,除了作戰,還要注意安撫民心。西海郡多是羌人,可參照咱們在西平郡的做法,戰後給歸附部落分田分糧,挑選青壯編入軍中訓練,真正將西海郡變成咱們的根基之地。”

“末將記下了!”

三日後,西都城外的校場上,一萬七千兵馬整齊列隊。西側的西平精銳身着玄甲,長槍如林,三千精銳鐵騎的戰馬嘶鳴不止,透着一股肅殺之氣;東側的羌胡兵馬手持彎刀與長矛,雖裝備各異,卻也精神抖擻,眼神中滿是期待。

岳飛身着主帥鎧甲,手持瀝泉槍,騎在高頭大馬上,目光掃過大軍:“諸位將士!此次出征西海郡,是爲了西平郡的未來!拿下西海,咱們便有了養兵的牧場與糧田,願與諸位同心協力,凱旋歸來!”

“凱旋!!凱旋!!凱旋!!” 一萬七千將士齊聲吶喊,聲音震徹雲霄,連校場周邊的積雪都簌簌落下。

遠處,霍去病率領兩千精銳騎兵疾馳而來,玄甲在陽光下泛着冷光。他勒住戰馬,在岳飛面前翻身下馬,抱拳說道:“主帥!末將率先鋒部隊趕到,請主帥下令!”

岳飛點頭:“霍將軍,你率兩千騎兵爲先鋒,帶五百燒當羌嚮導,先行出發,探清西海郡各部落佈防,我率大軍隨後跟進!”

“末將領命!” 霍去病翻身上馬,一揮長槍,“先鋒部隊,出發!”

兩千騎兵如一道黑色洪流,捲起地上的積雪,朝着西海郡的方向疾馳而去。岳飛也率領大軍,緩緩跟上,隊伍綿延數里,朝着那片水草豐美的土地進發。

陳宇、于謙、花木蘭等人站在校場上,目送大軍遠去。陳宇望着那支逐漸消失在天際的隊伍,輕聲說道:“西海郡是咱們一統涼州的第一步,走好這一步,未來便有無限可能。”

于謙點頭,眼中滿是期待:“主公放心,嶽將軍沉穩,霍將軍勇猛,定能拿下西海郡,爲咱們開闢出一片新天地。”

陳宇望着大軍遠去的方向,玄甲洪流漸漸融入西方天際,他緩緩頷首,眼底藏着幾分瞭然與期許。以岳飛、霍去病二人的戰力,莫說一個西海郡,便是揮師西進、橫掃西域,也並非難事,前者是率岳家軍蕩平金寇、護境安民的千古名將,後者是奔襲千里、封狼居胥的少年戰神,對付西海郡那些分散的羌人部落,本就是手到擒來。他此次讓岳飛掛帥,實則另有深意:一來是讓岳飛在實戰中熟悉涼州地形與羌人戰法,二來也是讓他在軍中積攢聲望,畢竟日後一統涼州、乃至逐鹿天下,正需一位能壓得住陣的兵馬大元帥。

而此時,西都大軍西征的消息,已如乘風的馬蹄般,飛快傳遍涼州各郡。從隴西的武襄城到金城的郡守府,從張掖的豪強莊園到酒泉的士族宅邸,幾乎所有勢力都知曉:那位崛起於西平郡的陳宇,又要動手了。

隴西郡武襄城內,馬騰正與龐德在大廳議事,案几上攤着隴西郡的防務輿圖,旁邊還放着一份羌人部落的訴求文書。忽聞廳外腳步聲急促,馬超身披鎧甲,大步走了進來,神色帶着幾分凝重:“父親,探子來報!西平郡又有動作,今日早晨,西平郡新任兵馬總管岳飛,率一萬多大軍出城,浩浩蕩蕩往西而去!”

馬騰手中的筆頓了頓,墨汁在輿圖上暈開一小片痕跡。他拿起那份羌人訴求文書,指尖輕輕摩挲着紙面,語氣帶着幾分感慨:“這個陳宇,還真是不簡單。初來涼州時不過是個無名之輩,短短一年多,不僅平定了西平郡,還把郡內治理得有聲有色,麾下更是猛將如雲。這次他西進,是打算做甚麼?”

“探子說,他們的目標是西海郡。” 馬超答道,眼中閃過一絲戰意,“父親,這可是個好機會!陳宇大軍西進,西平郡必然空虛,咱們若出兵,定能一舉拿下西平郡,斷了他的根基!”

馬騰卻搖了搖頭,將羌人訴求文書推到馬超面前:“你先看看這個。近期咱們爲籌備糧草,向隴西的罕羌、開羌徵收了雙倍糧草,部落裏已是怨聲載道,昨日還派人來府衙請願,若此時咱們出兵西平,後方的羌人恐會趁機生亂,到時候腹背受敵,如何應對?”

一旁的龐德上前一步,拱手補充道:“主公所言極是。不過西海郡雖看似偏遠,卻有青海湖周邊大片牧場與良田,陳宇素來與羌胡交好,慣用懷柔政策收服部落,若讓他拿下西海郡,既能擴充地盤,又能吸納羌胡青壯,屆時他在涼州的勢力,恐怕就要真正做大了。但咱們若貿然出兵,最大的隱患並非陳宇,而是金城的韓遂。”

“韓遂?” 馬超皺眉。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