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其它小說 > 三國無雙:開局召喚霍去病 > 第130章 動向

第130章 動向 (1/3)

目錄

司空府議事廳的衆人陸續退去,厚重的木門在最後一人離開時緩緩合上,將廳外的腳步聲與晨光一同隔絕。原本滿是肅殺之氣的大廳瞬間安靜下來,只剩下曹操與郭嘉兩人,燭火在案頭跳動,映在冰冷的青磚地面上。曹操依舊坐在首位的楠木椅上,指尖輕輕摩挲着輿圖邊緣,目光卻沒有落在紙面,而是望向廳外庭院的方向,眼神裏帶着幾分不易察覺的凝重。郭嘉收起羽扇,緩步走到桌案旁,看着曹操沉思的模樣,心中已然明瞭大半,輕聲開口道:“主公,衆人皆已退去,您此刻憂心的,可是江東的孫策?”

曹操聞言,緩緩收回目光,看向郭嘉,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隨即點了點頭,語氣沉重:“奉孝果然懂我。孫策這小子,年紀輕輕卻有勇有謀,當年憑着父親留下的舊部,短短几年便平定江東,這份能耐,連袁紹都要忌憚三分。如今他雖未出兵,卻將兵馬屯在江陵,隔着長江虎視徐州,顯然是在等,等獻帝這邊有傳信,等中原諸侯有動作,只要許昌稍有不穩,他定會趁機北上,直攻徐州,到時候我軍腹背受敵,麻煩就大了。”

他手指在輿圖上 “江陵” 與 “徐州” 之間劃了一道線,語氣裏滿是顧慮:“現在陛下和許都百官雖被某暫時壓住,可河北四州的大軍至少還要十日才能進駐徐州。徐州是中原門戶,若孫策趁虛而入,徐州一旦失守,中原腹地便暴露在他的兵鋒之下,到時候別說取荊州、伐新野,能不能守住現有地盤都是問題。所以眼下,孫策纔是我最擔心的人。”

郭嘉微微頷首,臉上也收起了往日的從容,語氣變得鄭重:“主公所言極是。孫策不僅勇猛,更懂得審時度勢,他屯兵江陵,看似按兵不動,實則是在觀望局勢,等着坐收漁利。而更棘手的是,我們如今最大的短板,並沒有能與江東抗衡的水軍。”

他俯身指向輿圖上的長江流域,指尖停在江陵至柴桑的水域:“江東水師素來強悍,孫策麾下戰船數千艘,兵士皆擅長水戰,常年在長江操練,熟悉水文地勢。可我軍將士多是北方人,擅長陸戰、騎戰,對水戰一竅不通,連像樣的戰船都沒幾艘。若孫策從江陵順江而下,或從江東渡江北上,我軍根本無力阻攔,只能眼睜睜看着他突破防線。”

曹操的眉頭皺得更緊,手指重重按在輿圖上的長江,指節泛白:“某何嘗不知!這些年我軍重心一直在北方,忙着平定袁紹、從未重視過水軍建設。如今才明白,想要一統天下,光有強大的陸軍遠遠不夠,長江天塹若不能跨越,江東便永遠是心頭大患。可現在臨時打造戰船、訓練水軍,根本來不及,十日之內,河北大軍還未到徐州,孫策若真要動手,我們該如何應對?”

“主公莫急。” 郭嘉見狀,連忙安撫道,“雖然我軍沒有水軍,但並非毫無應對之策。孫策雖勇猛,卻也有弱點,他性子急躁,剛愎自用,聽不進旁人勸諫,且江東內部並非鐵板一塊,那些被他平定的江東士族,表面歸順,實則心懷不滿。我們或許可以從江東內部入手,派人暗中聯絡那些對孫策不滿的勢力,挑撥他們與孫策的矛盾,讓孫策後院起火,無暇北上。”

曹操靜靜聽着,眼中的凝重漸漸消散,他看着郭嘉,點了點頭:“奉孝這計策,倒是可行。挑撥江東內部、或許真能牽制住孫策。只是派去江東的人,必須是心腹,且要能言善辯、懂得隨機應變,才能完成任務。你覺得,派誰去最合適?” 郭嘉思索片刻,說道:“去江東,可派陳羣。陳羣出身潁川陳氏,與江東士族有舊交,且爲人沉穩,善於言辭,能暗中聯絡那些不滿孫策的勢力。”

曹操點了點頭,語氣變得堅定:“好!就按奉孝說的辦。你即刻去安排,讓陳羣儘快出發,務必儘快抵達江東,完成任務。另外,再傳令給荀彧,讓他加快調遣河北大軍的速度,務必在七日內進駐徐州,守住中原門戶。只要能牽制住孫策,等河北大軍到了徐州,我們便無後顧之憂,屆時再全力攻取新野、謀劃荊州,便可萬無一失!”

“屬下遵令!” 郭嘉拱手應下。

與此同時,涼州鎮撫司的暗衛也帶着劉伯溫回覆獻帝的書信準備交給獻帝,可是剛纔許都城門,就發現許都城籠罩着一股壓抑,城門樓上懸掛的十幾顆人頭在風裏微微晃動,花白的鬚髮與凝固的血痂黏在一起,其中一顆頭顱的面容依稀能辨出是趙彥。城門下的士兵身着玄色鎧甲,腰間懸掛的 “曹” 字令牌在陽光下泛着冷光,目光銳利地掃過每一個進出城門的人,連一隻飛鳥都難以輕易掠過。

涼州鎮撫司的暗衛裹緊了身上的粗布長衫,將藏着劉伯溫回覆獻帝書信塞進腰帶,他本是趁着黎明時分混入許都,原以爲能借着早市的人流找到接應人,卻沒料到短短兩日,許都竟已變成這般模樣 ,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曹操的旗幟,巡邏的兵士比往日多了數倍,連茶館酒肆裏都聽不到半句議論朝政的聲音,每個人臉上都帶着小心翼翼的惶恐,彷彿稍有不慎便會招來殺身之禍。

暗衛按約定繞到城南的雜貨鋪,敲了三下門板,門內傳來熟悉的應答聲,卻帶着幾分慌亂。開門的是許都的老接應人王伯,他見了暗衛,連忙將人拉進內屋,反手閂上門,壓低聲音道:“你怎麼來了?現在許都到處都是曹操的人,你不該這時候來!”

“我有要事,需將伯溫先生給陛下的回信親手交到陛下手中。” 暗衛急聲道,伸手便要去摸腰帶,卻被王伯一把按住。

“交不得!根本交不到!” 王伯的聲音帶着哭腔,“曹操兩天前回了許都,當天就帶兵闖了皇宮,殺了十幾位漢室老臣,連御史大夫楊彪都沒逃過!現在許都裏的漢籍官員全被關進了大理寺,連陛下身邊的太監宮女都換了曹氏的人,皇宮周圍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別說靠近,就算是隻蒼蠅都飛不進去!”

暗衛渾身一震,如遭雷擊。他想起城門樓上的人頭,想起滿城飄揚的曹旗,一股寒意從腳底直衝頭頂,這封信,怕是送不出去了。

“不行,我得趕緊把消息傳回涼州,告訴主公許都的變故!” 暗衛反應過來,猛地起身,“王伯,你多保重,我這就走!”

王伯點了點頭,從櫃底摸出一套兵士的服飾:“你穿着這個走,混在換崗的兵士裏,或許能避開檢查。記住,出了城就往西北走,千萬別回頭!”

暗衛接過服飾,匆匆換上,對着王伯深深一揖,轉身消失在晨光未散的巷弄裏。城門樓上的人頭依舊在風裏晃動,而他手中的書信,終究成了無法送達的牽掛。

而涼州天水的太守府內,陳宇正站在窗前,手中捏着蒯義從祁連山脈送來的書信,指尖輕輕劃過信上關於 “空流谷” 的描述,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不多時,紀綱與劉伯溫便快步走進書房,兩人見陳宇神色輕鬆,心中已然猜到幾分。

“主公,可是空流谷那邊有好消息?” 劉伯溫率先開口,語氣帶着幾分期待。陳宇將書信遞給兩人,笑着點頭:“蒯義在信裏把空流谷誇得天花亂墜,你們看看便知。”

紀綱與劉伯溫接過書信,快速瀏覽起來,越看越是興奮。紀綱忍不住道:“三面斷崖環抱,入口僅容兩人並行,谷內卻能容數十間工坊,還有硫磺礦脈和溪流 ,這簡直是爲軍工坊量身定做的地方!”

“不僅如此,谷頂的松林能遮擋煙柱,外人根本看不出谷內動靜,保密性絕佳。” 劉伯溫補充道,眼中滿是讚許,“有了這個地方,震天雷的製作便能徹底避開各路探子的眼線。”

陳宇點了點頭,語氣變得鄭重:“既然如此,軍工坊的選址就定在空流谷。不過,要想讓工坊運轉起來,首先得修路。紀綱,你讓人傳信給鬱保四,讓他帶一隊擅長開山修路的人手過來,把入口到谷內的路拓寬整平,至少要能讓兩輛馬車並行,方便運輸原材料和成品。另外,沿途多設幾個驛站,安排人手值守,確保運輸途中不出差錯。”

“屬下這就去安排!” 紀綱立刻拱手應下,轉身便要讓人去傳信,卻被陳宇叫住。

“先不急。” 陳宇問道,“現在咱們手裏的震天雷,儲量有多少?夠不夠應對突發情況?”

紀綱停下腳步,掰着手指仔細盤算:“天水城軍備庫屯了三百二十顆,隴西邊境的哨所分了兩百一十顆,酒泉邊境嶽帥那邊最多,足足有五百六十顆,算下來總共一千零九十顆。前段時間天水工坊還在趕製,不過您說要遷新址,便暫時停了。”

“一千顆,夠用一陣子了。” 陳宇點了點頭,語氣輕鬆了些,“讓天水工坊的工匠和酒泉工坊的工匠先去空流谷,把工坊和倉庫搭起來,震天雷暫時不用急着造。蒯義對硫磺礦的利用頗有研究,等工坊建好,說不定能讓震天雷的威力再提一提。”

他頓了頓,眼神變得銳利:“另外,搭建工坊的人員就按咱們之前定好的名單調派,務必做到保密,不能走漏一點風聲。還有,讓劉牢之領一千精銳駐紮在谷口和周邊崖壁,全天候巡邏,任何無關人等都不許靠近,以後軍工坊就是咱們涼州的底牌,絕不能出任何差錯!”

“屬下明白!” 紀綱與劉伯溫齊聲應下,剛要轉身退去,卻被陳宇叫住。 陳宇走到輿圖前,指尖從空流谷移向中原方向,眉頭微蹙:“對了,現在中原諸侯那邊有甚麼消息?劉備、劉表,孫策等人可有新動作?”

紀綱上前一步,躬身回道:“暫時還未收到各諸侯異動的消息。不過探子回報,曹操前兩天率軍返回許都時,留下了曹洪和張合兩位將軍,領五萬大軍駐守長安,顯然是想守住關中門戶,防止我軍趁機東進。”

劉伯溫輕撫鬍鬚,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主公莫急,我們給獻帝的回信,算算時間今日便能道許都,等獻帝收到我們的回信或許中原諸侯就會開始動了。” 陳宇點了點頭,指尖在輿圖上 “漢中” 二字上重重一點,語氣變得果決:“如此一來,我們對漢中的行動也要提上日程。就讓項帥和薛將軍領三萬項家軍,帶上兩百顆震天雷前往漢中邊境駐紮,先摸清張魯的兵力部署,若有機會,便趁機拿下漢中!”

“主公英明!” 紀綱與劉伯溫齊聲贊同,漢中的戰略意義他們自然清楚,有項羽的勇武、薛仁貴的善戰,再加上震天雷的助力,拿下漢中絕非難事。

就在這時,一位身着輕甲的親兵快步走進書房,雙手捧着一封封漆信件,躬身稟報道:“主公,隆中傳來信件,是姜公子身邊的隨隊暗衛所寫!”

陳宇眼中瞬間閃過一絲喜色,連忙伸手接過:“快拿給我看!前兩天還在擔心伯約在隆中能否順利拜師,今日就收到了信,真是及時!” 他拆開信封,快速瀏覽起來,臉上的擔憂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欣慰的笑容。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