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其它小說 > 名義:讓你整改,你氣瘋達康書記 > 第46章 塵埃落定,意外加冕

第46章 塵埃落定,意外加冕 (1/3)

目錄

手機死死網住了孫連城呆滯的目光。

那條來自張伯兒子的短信,敲碎了他堅不可摧的鹹魚哲學。

他一直堅信,自己所有的摸魚、甩鍋、作死,都指向一個純粹自私的終點——退休。

可現在,他爲了逃避而掀起的滔天巨浪,竟陰差陽錯地,爲一個卑微的生命送去了最後的慰藉與尊嚴。

孫連城第一次,對自己的“鹹魚之道”產生了動搖。

他還沒來得及理清這團亂麻,輿論便已呼嘯而至。

不知是張伯的兒子過於激動,還是哪個嗅覺靈敏的媒體人聞到了血腥味,那條短信,連同那張老人臨終的微笑,一夜之間,如病毒般席捲了漢東省內所有社交媒體。

標題一個比一個驚悚,一個比一個誅心。

《一個將死環衛工的最後微笑,竟是因爲他——光明區長孫連城!》

《“我們不該歌頌苦難”:一句話,如何讓一個體制內的官員原地封神?》

先前所有對他“譁衆取寵”、“攻擊勞模”的口誅筆伐,在這張飽含人間辛酸卻又帶着解脫的照片面前,被徹底碾碎,灰飛煙滅。

民意的天平,發生了山崩海嘯般的反轉。

孫連城,從一個人人喊打的官場異類,被狂熱的民衆直接抬上了神壇,成了敢爲底層鳴不平的“孫青天”。

緊接着,漢東大學幾位德高望重的政法系與社會學老教授,聯名在省內最權威的理論刊物上發表長文,標題是《從“孫連城現象”談新時代幹羣關係的破局與重塑》。

文章旁徵博引,竟將孫連城在勞模大會上的“誅心之論”,拔高到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理論高度,稱其爲“以非常規手段打破信息壁壘、實現與底層民衆情感共振的治理模式創新”。

......

省委宿舍,別墅樓。

高育良放下電話,端起紫砂壺,慢條斯理地吹開漂浮的茶葉,嘴角那抹幾乎無法抑制的笑意,透露出棋手落定勝局的從容。

那幾位老教授,可都是他的老朋友、老部下。

這一篇文章,是點睛之筆,徹底將孫連城這塊“頑石”的理論價值錘鍊成金。

這一下,神佛難動。

京州市委書記辦公室。

李達康死死盯着電視屏幕,一個戴金絲眼鏡的專家正侃侃而談,將所謂的“孫連城模式”的人文關懷,與“李達康模式”的冰冷數據,放在天平兩端,進行着一場公開處刑般的對比分析。

畫面上,一邊是張伯臨終的微笑,另一邊,是他李達康引以爲傲的京州市GDP增長曲線,兩相對比,後者顯得冰冷而殘酷。

他,李達康,堂堂的GDP戰神,一夜之間,竟成了一個僵化守舊、不恤民情的酷吏,一個徹頭徹尾的反面教材!

他想反擊,卻發現孫連城已經被民意和學界聯手鑄成了一尊金身,堅不可摧,無懈可擊。

“啪!”

遙控器在他掌心發出一聲不堪重負的哀鳴,四分五裂。

......

公示期最後一天,省委常委會如期召開。

會議室裏,氣氛與上次截然不同。

再沒人提孫連城“擾亂秩序”的錯誤,所有人的發言都圍繞着一個核心:如何“用好”孫連城這把鋒利而獨特的“手術刀”。

沙瑞金坐在主位,沉默地聽着。

直到討論尾聲,他才示意工作人員,將一張照片投到會議室中央的大屏幕上。

正是張伯臨終前那張帶着微笑的照片。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