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其它小說 > 大明:開局撿個永樂大帝 > 第33章

第33章 (1/3)

目錄

何秋沒接他的誇獎,繼續問:“我再問殿下,如果這吮指原味雞我賣三兩銀子一份,您願意買嗎?”

朱棣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願意!這麼好喫的東西,值這個價!”

何秋笑着說:“一斤雞肉我能做出五份吮指原味雞。一份三兩,五份就是十五兩!”

朱棣停下喫飯的動作,轉頭看向何秋,有些不敢相信:“差價這麼大?”

何秋點頭:“就是這麼大。我已經讓金忠用比市價高一倍的價格去收雞,打算把這些雞都做成小喫賣出去。”

朱棣撓了撓頭:“所以……何先生你到底想說甚麼?”

他感覺何秋話裏有話,但一時沒完全明白。

何秋意味深長地說:“殿下,對百姓來說,養雞不難,花點時間和精力就能養不少。他們可以把雞賣給商人,商人再賣給我,賺中間的差價。我提高了收購價,商人跟農戶交易時也會相應提價,這樣農戶就能多賺點錢!”

第68章 重視商賈

朱棣似乎有點明白何秋的意思了,但又像隔了一層霧。

“何先生,你能說得再明白點嗎?”朱棣謙虛地問。

何秋笑道:“殿下,這麼說吧,如果我的肯打雞生意做起來,農戶多養一隻雞,年底就能多幾兩銀子收入,而且幾乎不用花甚麼錢。有了這筆額外收入,他們可以買鹽、買米、扯幾尺布,日子會比以前好過些!”

朱棣點頭:“確實如此,何先生這樣做也是利民之舉,本王代百姓感謝你!”

何秋擺手道:“你該謝的不是我,而是那些四處收雞的商賈,是他們把銀子送到了百姓手裏!”

如果沒有這些商人,普通百姓不會爲了賣掉幾隻雞而走上幾十裏山路來到順天府城中——農事繁忙,他們實在抽不開身!

而商人們則能用馬匹拉車,收購整村的**,再轉售到我這裏,靠批量買賣獲利。他們追逐利潤的同時,也切實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朱棣微微眯眼問道:“那麼……何先生是想告訴我,若要改善民生,必須先重視商人?”

“正是!”

何秋打了個響指,說道:“正因爲有商人的存在,貨物才能流通起來,變成實實在在的銀錢,送到百姓手中!

我不否認商人裏也有奸猾之徒,可如果商人數量夠多,百姓就有了選擇。他們能選品行更好的商人交易,也能做更多事來賺錢,逐漸變得富足。”

朱棣陷入沉默。

他的認知深受撼動。

“士農工商”的思想,最初由管仲提出。

千百年來,歷代朝廷都遵循這個觀念。

士人治理天下,農民供養天下。

至於工與商,向來不被看重。

可今天,何秋用幾樣肯打雞的小食,讓朱棣看到了商人的分量。

只讓百姓喫飽並不夠。

還得讓百姓富起來。

只有富足,百姓的日子纔能有滋味,纔會感到滿足。

天下,也由此安定。

靜默許久後,朱棣忽然起身,向何秋拱手道:“何先生,多謝你這一課,本王今後定會更加重視商人。”

何秋含笑回應:“看來殿下是真的明白我的意思了。眼下我這肯打雞的生意還在尋合作之人,金忠已經加入,不知殿下是否也有興趣參與?”

“甚麼?”

何秋話題轉得太快,朱棣一時沒反應過來。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