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641章 第41章 高緯賦詩抒 “愁”,宇文邕賜死

第641章 第41章 高緯賦詩抒 “愁”,宇文邕賜死

目錄

高緯被囚禁在長安城外的別苑中,雖沒了往日的榮華富貴,卻依舊沒半點反思之意。別苑雖簡陋,卻也衣食無憂,可他每日茶飯不思,不是對着窗外發呆,便是拿起紙筆賦詩,美其名曰 “抒發憂愁”。可他筆下的 “愁緒”,滿是對往昔享樂生活的懷念 ——“昔日仙都苑,歌舞徹夜歡;今居寒舍裏,孤燈伴夜闌”“馮淑笑顏在,不見掌中憐;黃金鋪地日,何時再復還”,字裏行間全是對失去宮殿、寵妃、財寶的惋惜,竟沒有一個字提及北齊百姓因他昏庸而遭受的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之苦。

看守別苑的士兵時常能看到高緯對着詩作唉聲嘆氣,有時甚至會搖頭晃腦地吟誦,彷彿自己不是亡國之君,而是懷才不遇的文人墨客。有一次,一名曾是北齊百姓的士兵忍不住勸道:“陛下,您昔日若能多關心百姓,少些享樂,北齊也不會亡國啊!如今您身陷囹圄,更應反思己過纔是。” 高緯聽後,卻滿臉不悅,將詩作扔在桌上,怒斥道:“你一個小小士兵,懂甚麼詩詞雅興?朕的憂愁,豈容你妄加議論!” 士兵見狀,只能無奈退下,心中對這位昏君徹底失望。

日子一天天過去,高緯的荒唐行徑漸漸傳到了宇文邕耳中。宇文邕本就對高緯的昏庸有所耳聞,如今聽聞他被囚禁後仍不知悔改,心中便有了試探之意。一日,宇文邕在皇宮設宴招待文武百官,特意下旨將高緯召來。高緯接到旨意後,竟有些受寵若驚,以爲宇文邕要重新重用他,連忙整理衣衫,小心翼翼地跟着宦官前往皇宮。

來到宴會廳,高緯見滿殿文武百官皆是北周權貴,心中雖有些不安,卻還是強裝鎮定。宇文邕看着高緯拘謹的模樣,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容,開口說道:“高緯,朕聽聞你昔日在北齊時常譜寫樂曲,尤其擅長彈奏《無愁曲》,今日宴會上,你便爲衆卿彈唱一曲,助助酒興吧!”

高緯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心中大喜。他以爲這是宇文邕對他的認可,竟絲毫沒察覺其中的羞辱之意。高緯連忙點頭應道:“臣遵旨!能爲陛下與衆卿彈唱,是臣的榮幸!” 隨後,他毫不遲疑地從樂師手中接過琵琶,調整好琴絃,便彈奏起來。

熟悉的《無愁曲》旋律在宴會廳中響起,高緯一邊彈奏,一邊放聲歌唱,歌詞依舊是往日的靡靡之音,講述着昔日與馮小憐尋歡作樂的場景。他彈得投入,唱得盡興,臉上竟漸漸露出得意的神情,彷彿又回到了北齊皇宮中,正與馮小憐在 “仙都苑” 中飲酒作樂,全然忘了自己如今是階下囚,更忘了北齊已因他而亡。

在場的北周文武百官見高緯如此模樣,無不面露鄙夷。有的大臣悄悄議論:“此等昏君,亡國後竟還能如此得意,真是無恥至極!”“難怪北齊會亡,有這樣的君主,國不亡纔怪!”

宇文邕坐在主位上,看着高緯臉上的得意神情,聽着那靡靡之音,心中的厭惡愈發強烈。他本就對高緯毫無好感,如今見他毫無亡國之痛,更是斷定此人不可留。而就在宴會舉行前夕,宇文邕還收到密報,稱高緯在囚禁期間,暗中聯絡散落各地的北齊舊部,企圖集結力量謀反,恢復北齊統治。

宴會結束後,宇文邕立刻召集親信大臣商議。大臣們紛紛表示:“高緯昏庸無道,且有謀反之心,若不早日除之,必留後患!” 宇文邕點了點頭,下定決心說道:“此等亡國之君,留之無用,反而會引發禍亂。傳朕旨意,賜死高緯、高恆父子及參與謀反的北齊宗室餘人!”

公元 577 年十月,一道賜死的旨意送到了高緯所在的別苑。當宦官手持毒酒來到高緯面前時,高緯才終於意識到自己大限將至。他看着眼前的毒酒,嚇得渾身發抖,雙腿一軟跪倒在地,哭着哀求:“臣不想死!求陛下饒臣一命!臣再也不敢謀反了,只求能苟活於世啊!”

可宦官卻面無表情地說:“陛下旨意已下,不容更改!高緯,你還是安心受死吧!” 高緯見哀求無用,只能絕望地拿起毒酒。他看着毒酒,腦海中閃過的不是北齊百姓的苦難,也不是自己犯下的罪行,而是與馮小憐在 “仙都苑” 中游玩、在 “胡商街” 中叫賣的場景。最終,高緯閉上雙眼,將毒酒一飲而盡。

片刻後,毒性發作,高緯倒在地上,口吐鮮血,年僅二十二歲的他,終於結束了自己荒唐的一生。與他一同被賜死的,還有年僅八歲的太子高恆,以及其他參與謀反的北齊宗室。隨着高緯的死去,北齊皇室的最後一絲血脈也徹底斷絕,這個曾經盛極一時,卻因君主昏庸而迅速滅亡的王朝,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而高緯的故事,也成爲了千古笑談,時刻警示着後世君主:爲政者,若只顧自身享樂,不顧百姓死活,終將落得國破家亡、身敗名裂的下場。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