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帶雨水去拜年三 (1/2)
何雨柱再次感受到那種來自長輩的真切關懷和憤怒。他微微低頭:“趙叔…我爸他…”
“別提他!”趙金川一揮手,語氣斬釘截鐵,帶着不容置疑的怒意,“我沒他那樣的兄弟!” 他深吸一口氣,似乎強壓下怒火,目光重新變得柔和,尤其看向雨水時,帶着一種近乎笨拙的憐愛:“孩子,委屈你們了!走,跟趙叔去後面說話!這兒亂糟糟的!”
他不由分說,一手輕輕搭在何雨柱肩上,另一手想去拉雨水,又怕嚇着她似的,最終只是做了個“請”的手勢。
他領着兄妹倆穿過忙碌的大堂,走過瀰漫着油煙和食物濃香的甬道,直接進了後廚旁邊一間相對安靜的小賬房。一進來,那股熱浪和喧囂頓時被隔絕了大半。
“坐!快坐!”趙金川指着兩張椅子,又朝外面喊:“順子!沏壺好茶!再弄碗熱乎的雞蛋羹來!要嫩的!給孩子喫!”
他拉過一張凳子坐在兄妹倆對面,目光再次落在雨水身上,那眼神裏的痛惜幾乎要溢出來:“丫頭,這是生病了?看這小臉瘦的…早知道,趙叔該去看看你們!”
雨水被趙金川這直白而熾熱的關懷弄得有些手足無措,只能小聲說:“謝謝趙叔…我…我快好了。”
何雨柱拿出準備好的那盒京式點心*,雙手奉上:“趙叔,一點心意,給您拜年。祝您生意興隆,身體安康。”
趙金川看都沒看那包裝精美的點心盒子,他的注意力全在何雨柱和雨水身上。
他接過點心,隨手放在旁邊的桌上,重重嘆了口氣:“柱子!你…唉!你們兄妹倆能想着來看趙叔,趙叔這心裏…又暖又疼!”
他大手一揮,“以後,這‘聚仙居’,就是你們兄妹的半個家!想喫甚麼,跟趙叔說!想學點甚麼竈上的真本事,也來找趙叔!你爹那個糊塗蛋,不配當爹!他丟下的擔子,趙叔幫你挑!”
夥計端來了熱茶和一碗嫩滑金黃的雞蛋羹。
趙金川親自把雞蛋羹推到雨水面前,語氣不容拒絕:“丫頭,趁熱喫!補補身子!” 又對何雨柱道:“柱子,你也喝茶!別拘束!”
他看着雨水小口喫着雞蛋羹,臉上終於有了點滿足的神色,這才轉向何雨柱,語氣嚴肅了些:“柱子,你爹…他後來寄錢了?”
得到肯定答覆後,他冷哼一聲:“算他還有點良心沒被狗喫乾淨!不過,光有錢頂屁用!這四九城,沒個長輩照應,你們倆孩子…唉!”
他話鋒一轉,“在鴻賓樓好好學!李存義是有真本事的人!但記住,手藝是死的,人是活的!別光學他川菜的架子,底子要紮實!刀工、火候、吊湯,這些根本的東西,在哪家館子都通用!以後有啥不明白的,隨時來找趙叔!魯菜這塊,趙叔還說得上話!”
趙金川的話語直白、粗糙,甚至帶着點江湖氣,卻字字句句透着滾燙的真心和實實在在的承諾。沒有王廣福那種商人的圓融,卻有着飯館東家的豪爽和廚行前輩的務實。
臨走時,趙金川也硬塞給雨水一個厚厚的紅包(裏面是嶄新的幾萬舊幣),又讓夥計包了一大包剛出鍋的、軟爛入味的醬牛肉和幾個白麪大饅頭,塞到何雨柱手裏:“拿着!帶回去給雨水慢慢喫!好好養着!過兩天趙叔得空去看你們!”
走出“聚仙居”,陽光正好。何雨柱揹着雨水,手裏提着沉甸甸的喫食。
雨水趴在他背上,小臉貼着他,手裏緊緊攥着兩個紅包,小聲說:“哥,趙叔…嗓門好大,但…人真好。”
何雨柱笑了,揹着她穩穩地走着:“嗯,王叔好,趙叔也好。他們都是咱爸真正的兄弟。”
同和居的後巷比鴻賓樓那邊更顯幽靜些。
何雨柱打聽清楚,帶着雨水找到了孫師伯的家。這是一個獨門獨戶的小院,青磚灰瓦,收拾得乾淨利落。
開門的是個穿着樸素但整潔的中年婦人,得知是來找“孫大勺”拜年的晚輩,何大清的兒子,婦人臉上露出驚訝和恍然,連忙熱情地把他們讓進屋裏。
孫師伯正在屋裏看書,戴着老花鏡。他看起來五十多歲,身形清瘦,穿着洗得發白的藍色中山裝,面容嚴肅,眼神卻透着溫和的睿智。見到何雨柱兄妹,他放下書,摘下眼鏡,仔細端詳。
“你是…大清家的柱子?”孫師伯的聲音平和,帶着一絲書卷氣,“這位是雨水丫頭吧?快坐。” 他的態度不像王廣福那樣熱烈,也不似趙金川那般豪邁,更像一位溫和持重的長輩。
何雨柱恭敬地行禮,說明了來意,也簡單提了父親的離開和雨水剛病癒的情況,表達了作爲晚輩來拜望師伯的心意,並奉上了特意準備的一小罐上好的茉莉香片(空間裏翻找出的精品)。
孫師伯安靜地聽着,目光在何雨柱沉穩的臉上和雨水略顯蒼白的小臉上掃過,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惋惜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痛心。
他輕輕嘆了口氣:“大清他…唉,糊塗啊!…苦了你們兄妹。”
他沒有過多地指責何大清,而是把話題轉向了何雨柱:“柱子,聽你師傅(指李存義)說,你在鴻賓樓學得不錯?還展露了些家傳的底子?”
何雨柱謙虛地應道:“是師傅和各位師兄教導得好。…以前在家時,我爹也偶爾指點過幾句。”
孫師伯點點頭,語重心長:“譚家菜,講究的是個‘精’字,功夫都在細微處。清湯吊制、火候掌控、食材發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你現在打基礎,切墩、燒火、刮鱗這些苦功夫,一樣都不能偷懶。把這些根基打牢了,將來才能摸到譚家菜的精髓。”
他頓了頓,看着何雨柱,眼神帶着期許,“咱們這一脈的傳承,不容易。你爹雖然去了外地…但手藝不能丟。柱子,好好學,用心悟。師伯在同和居,離得也不遠,若是在譚家菜的理論上、古譜的解讀上有甚麼疑難,可以來找師伯聊聊。”
這番話,沒有王廣福的“糧棧是家”的豪邁,也沒有趙金川“隨時來學”的直爽,卻字字珠璣,點在了廚藝傳承的根本上,充滿了師門長輩對後輩技藝的關切和引領之意。
何雨柱聽得心服口服,鄭重應下:“謝謝師伯教誨!柱子一定牢記在心,勤學苦練!”
- 我在民國寫連載
- 四合院:我許大茂,堂堂正正做人連載
- 遮天:我爲荒古第一帝連載
- 1955重生回到從前連載
- 念你在璀璨之巔連載
- 校花女友天賦全點情調?我爽炸了連載
- 武俠召喚,開局創建逍遙閣連載
- 華娛之學院派大導演連載
- 港綜:我靠曹賊系統攻略洪興連載
- 蘇信天炎皇朝連載
- 重生當導演:開場橫掃戛納電影節連載
- 鬥破:重生蕭炎,多子多福連載
- 混沌聖體,開局被仙子強迫雙修連載
- 遮天小仙凰連載
- 我在木葉修長生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