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穿越重生 > 四合院:守護何雨水,何雨柱逆襲 > 第123章 甜酸肉香引外宴

第123章 甜酸肉香引外宴 (1/2)

目錄

辦喜事的孫家住在東城一條還算齊整的衚衕裏,是個獨門小院。

臨時搭建的露天竈臺就支在院門口,幾口大鐵鍋燒得熱氣騰騰。

何雨柱一到,立刻成了焦點。

主家殷勤地引着他看備好的雞鴨魚肉、各色調料,幫忙打下手的人也都好奇地打量着這位被傳得神乎其神的“何師傅”。

何雨柱沒多寒暄,繫上自帶的乾淨圍裙,挽起袖子就開始忙活。

雨水和小鳳被安排在相對清靜的院角小桌旁,任務是擇菜洗菜。

兩個小姑娘幹得認真,耳朵卻豎得老高,眼睛時不時瞟向哥哥那口翻騰着香氣的大鍋。

婚宴的重頭戲,自然是何雨柱精心準備的“新式”菜。

除了幾道拿手的傳統席面硬菜,他特意亮出了琢磨給蘇聯專家、又結合本地口味改良的兩道“新發明”。

第一道是“甜酸肉”。

選的是上好的豬裏脊,切得薄厚均勻。掛糊炸透,撈出來是金燦燦的一大盤。

關鍵在那碗淋上去的汁——不是尋常的糖醋,何雨柱用了番茄膏打底,調入冰糖熬化的糖稀,點上幾滴提鮮解膩的鎮江香醋,最後撒上一小把炒熟的白芝麻。

那汁水紅亮濃稠,裹在酥脆的肉塊上,甜中帶酸,酸裏透鮮,果香隱隱,既新奇又開胃。

剛一上桌,那鮮豔的色澤和撲鼻的複合果香酸味,就引得賓客紛紛側目,尤其是那幾個戴着眼鏡、氣質斯文的“留蘇”客人,更是眼睛一亮。

另一道是“俄式炒麪”。

煮得筋道的手擀麪過涼水瀝乾。鍋裏化開一大塊黃油,煸香洋蔥絲、火腿丁和焯過水的青豆、胡蘿蔔丁,再倒入麪條猛火快炒。

離火前,何雨柱變戲法似的拿出一個小碗,裏面是外交人員服務局特供點纔有的、凝脂般的酸奶油,挖了一大勺扣進鍋裏,快速拌勻。

乳白的酸奶油遇熱融化,均勻地裹住每一根麪條和配料,奶香混合着黃油的醇厚、蔬菜的清甜和煙燻火腿的鹹鮮,瞬間霸道地瀰漫開來,帶着一種迥異於中式炒麪的濃郁風情。這

道菜一上桌,連旁邊桌的小孩都吸着鼻子望過來。

“喲!柱子,這…這叫甚麼名堂?味兒可真竄!”幫廚的大嬸忍不住問。

何雨柱手上不停,給另一鍋燉魚貼着餅子,隨口道:“瞎琢磨的,圖個新鮮,叫‘奶油拌炒麪’也成。”

宴席的氣氛被這兩道新奇又美味的菜徹底點燃。

讚不絕口的聲音此起彼伏,尤其是“留蘇”那桌,更是頻頻點頭,低聲交流着,臉上滿是喫到熟悉又驚喜味道的滿足。

主家孫同志更是紅光滿面,穿梭在各桌敬酒,腰桿挺得筆直,感覺倍兒有面子。

雨水和小鳳在小桌旁也分到了一小碗甜酸肉和一碟奶油拌炒麪。

何雨水夾起一塊亮晶晶的甜酸肉咬下去,外酥裏嫩,那奇妙的酸甜果香在嘴裏炸開,幸福得眯起了眼。

許小鳳則小心翼翼地挑着裹滿奶油汁的麪條,小口喫着,濃郁的奶香讓她驚訝地睜大了眼睛,小聲對雨水說:“真香!跟我媽熬的豬油拌麪一點都不一樣!”

何雨柱忙完最後一道湯。

趁着撤席前的空檔,手腳麻利地用乾淨荷葉包了兩大塊沒怎麼動過的“四喜丸子”和幾塊油亮誘人的“甜酸肉”,又盛了滿滿一飯盒還溫熱的“奶油拌炒麪”,悄悄塞進了自己帶來的帆布提包裏。

辦席的東家講究,菜量備得足,這剩下的好菜,正好帶回去。

夕陽西沉,喧鬧了一天的孫家小院漸漸安靜。

何雨柱謝絕了主家再三挽留喫晚飯的好意,結算了工錢,帶着兩個喫飽喝足、臉蛋紅撲撲的小姑娘踏上歸程。

雨水和小鳳興奮地嘰嘰喳喳,回味着白天的熱鬧和那從沒喫過的甜酸肉、奶油麪。

剛拐進四合院所在的衚衕口,就見許大茂蔫頭耷腦地靠在他家門框上。

他今天約了同學出去玩,誰知道回來聽說妹妹和雨水都跟何雨柱出去喫席了。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