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女生頻道 > 天幕直播:帶着老祖宗們玩遍諸天 > 第101章 憤怒的趙匡胤

第101章 憤怒的趙匡胤 (1/2)

目錄

“唉···兩宋丟了三百多年的骨氣,最後卻被一個小娃娃撿了起來,除去宋太祖趙匡胤,少帝趙昺無疑是大宋最有骨氣的皇帝。”

“那些說漢武帝爲了打匈奴搞得民生凋敝的都來看看,漢武帝如果不打匈奴,漢朝後面很有可能就跟大慫一樣,受盡屈辱,亡於異族之手,我華夏文明也不可能持續至今。”

“我們現在有句話說得很對,有錢不發展軍事,武裝自己,難道留着割地賠款嗎?宋朝就是血淋淋的例子,不斷給外族上貢,繳納歲幣換取和平,養肥了外族,也斷送了自己的國運。”

“一個國家不重視軍事,簡直荒謬得可笑,最特麼搞笑的是,打輸了給錢,打贏了也給錢,美其名曰歲幣,跟誰不知道皇帝有多窩囊似的,就這,宋真宗趙恆還有臉去泰山封禪,導致後面的皇帝功績再大都不願意去泰山封禪了。”

“泰山:你你你···別過來啊···嗚嗚···我髒了···”

“哈哈哈···宋真宗是真的不要逼臉,拉低了泰山封禪的檔次,連最愛巡遊炫耀的乾隆都不屑去湊這個熱鬧。”

“宋朝開國即巔峯,趙匡胤還是很厲害的,可惜,他還沒來得及收回燕雲十六州就突然暴斃了,皇位也被弟弟趙光義奪了,兩個兒子無一善終。”

“趙宋從來不缺能征善戰的武將,缺的是一個敢打仗的皇帝,不得不說,‘高粱河車神’趙二的血脈是真的不行。”

“宋高宗趙構原本是可以收服故土,甚至消滅異族,完成統一大業的,可他卻因爲畏懼金人,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岳飛,那可是兵家四聖之一啊,他都已經打到朱仙鎮了,眼看着就能收服故土了。”

“可惜了我的嶽元帥,他若是不回朝,誰能傷他分毫?依我說,還不如反了趙宋,自己當皇帝。”

“別說了,趙宋的皇帝就是一窩子慫貨,特別是趙構那個狗東西,拴條狗在皇位上都比他強。”

“重文抑武的國策的確解決了武將專權的問題,卻也讓文官集團趁勢坐大了,文人治國,可不就只能任人欺辱嘛?”

“宋朝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重文抑武的開始,就註定了結局。”

“前面的不懂就別亂說,趙大上位後的所有政策在他當時那個時代都是最合適且正確的,是後代君主沒有與時俱進,及時變革。”

“其實仁宗、英宗、神宗和哲宗都是想改革的,可惜,不是立場不堅定,就是太短命,沒一個成功的,古往今來,最成功的變革只有商鞅變法,而他成功的關鍵,就是秦孝公堅定不移的支持!”

“知道爲何唐朝‘國都六陷,天子九遷’,卻沒有人唾棄,而南宋只是遷到南方,就被罵了千年嗎?因爲‘國都六陷,天子九遷’,說明人家打回去五次,而南宋一遷就遷到了亡國,即便有打回去的機會,也被他們自己放棄了,只想偏安一隅。”

“靖康之恥不止是趙宋的恥辱,也是我漢人的奇恥大辱,徽欽二宗但凡是個男人,就該親臨汴梁城頭,誓死抵抗外敵,哪怕國破家亡,後世也會尊他們英勇殉國,而不是相信一個神棍可以撒豆成兵,大開城門引狼入室,簡直就是兩個廢物。”

“前面說錯了,應該是三個廢物,趙構也不是甚麼好東西,他要不是皇帝,岳飛廟前跪着的就不止是秦檜等人了。”

“趙二是真的不行,沒有他哥的魄力和能力,還非要逞強,認爲自己比哥哥厲害,結果就是喜提‘高粱河車神’的封號,貽笑大方!”

“宋太宗簡直拉低了歷代太宗的水準,漢太宗、唐太宗,再加上後面的明太宗,哪個不是威名赫赫的人物?就趙二最特麼拉胯。”

秦鳶話音方落,後世彈幕爭先恐後的閃爍,數量多得堪比講述秦皇唐宗的時候,可內容卻截然不同,不過,仔細想想,若後世真那麼嫌棄趙宋,又怎麼可能有這麼多人留下評論?與其說他們是嫌棄,不如說是怒其不爭!

“趙光義!”

宋太祖時空,趙匡胤猛地怒吼,眼底的怒火近乎燃燒成實質:“你來跟朕說說,朕駕崩後,爲何會傳位給你?”

如果,他能治理好大宋,他也認了,可他和他的後代是怎麼做的?以歲幣求取和平?虧他們想得出來,他趙匡胤這輩子都沒如此屈辱過。

“碰!”

趙光義臉色慘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磕磕巴巴的辯解道:“兄,兄長,肯定是誤會,也,也許真的是你傳位給···”

“碰!”

不等他說完,趙匡胤猛地起身,一腳將他踹飛出去:“朕傳位於你?你他孃的想甚麼美事兒呢?”

怒火上頭,趙匡胤忍不住爆了粗口,雖然他並不清楚具體經過,但從後世彈幕的隻言片語中,足以讓他猜到很多事情,說不定,他的突然暴斃也跟這個‘好弟弟’脫不了干係。

“唔唔···兄,兄長···”

趙光義蜷縮在地上痛苦的呻吟,還想繼續求饒,卻是半天都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趙匡胤可是武將出身,憤怒之下的一腳,力道可想而知,他沒有當場昏死過去就已經是奇蹟了。

“原來,我一直以來都是在代二叔受過啊。”

趙德芳故作恍然,眼底渲染着赤裸裸的嘲諷,完事兒立馬拉着弟弟跪在父親面前:“父皇,你要爲兒臣和弟弟做主啊。”

趁他病要他命,趙德芳可不是甚麼仁慈之人,只要一想到父親死後,他們不但沒有得到皇位,還被活活逼死,他就恨不得活剮了趙光義。

“不···”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