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女生頻道 > 穿成團寵小公主我用哲學懟翻全朝 > 第16章 培育出耐旱麥種

第16章 培育出耐旱麥種 (1/3)

目錄

這一年,楚知夏已經是十二歲了。

在穿越過來的這些年裏,楚知夏想的最多的,最關心的就是老百姓的生存問題,如何讓老百姓能喫的飽飯。

然而,事情總是這麼不隨人願,近三年裏更是連年大旱,百姓過的苦不堪言。

“公主,又在看麥子?”

丫鬟阿桃抱着陶罐走來,罐裏渾濁的米湯,在烈日下蒸騰着熱氣。

“東村王老漢家的小孫子,今晨沒挺過去...”

楚知夏攥緊手中的麥穗,乾癟的麥殼簌簌掉落。

現代農學知識的記憶不斷在腦海翻湧,她想起實驗室裏培育的耐旱品種,想起導師說過的“基因編輯技術”。

深夜,楚知夏在油燈下攤開羊皮卷。

她將本地耐旱的野麥,和農戶種植的小麥按比例編號,用毛筆詳細記錄植株高度和麥穗重量。

阿桃舉着燭臺哈欠連天:“公主,這些草能變出糧食?”

“能。”

楚知夏用銀針將野麥花粉,授到栽培麥穗上,“就像把山雞和家雞配種,生下更健壯的小雞。”

她白天守在試驗田,觀察每株麥苗的生長狀況。

夜裏翻閱《齊民要術》,試圖從古人智慧中尋找靈感。

然而現實比想象殘酷。

第一批雜交麥苗在抽穗期集體枯萎,根系發黑腐爛。

楚知夏蹲在田邊,手指撫過焦枯的葉片,突然想起現代實驗室裏的抗病基因檢測。

她扯下裙襬撕成布條,將不同土壤樣本包好,又讓阿桃收集附近溪流的水樣。

“您要這些做甚麼?”阿桃不解。

“找病因。”

楚知夏將土壤和水分別澆在不同麥苗上。

“就像大夫給人看病,要先知道哪裏出了問題。”

七天後,用山澗水澆灌的麥苗奇蹟般恢復生機,原來當地井水鹽鹼化嚴重,普通小麥根本無法吸收水分。

轉機出現在一個暴雨夜。

楚知夏冒雨衝進試驗田,發現一株野麥在泥濘中傲然挺立。

她如獲至寶,連夜將這株野麥,與經過改良的栽培品種進行二次雜交。

這次她改變了授粉方式,用羽毛蘸取花粉,確保每個雌蕊都能充分受精。

培育過程充滿波折。

第三代雜交種遭遇蚜蟲災害,楚知夏帶着農戶用草木灰和石灰水噴灑。

第五代因光照不足穗粒稀疏,她索性將試驗田搬到向陽的山坡。

她的手掌磨出老繭,裙裾沾滿泥土,卻始終守着那片寄託希望的麥田。

就這樣又過了三年。

這年驚蟄,第一株改良後的耐旱小麥抽穗了。

沉甸甸的麥穗壓彎麥稈,金黃的麥粒飽滿圓潤。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