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書院擴建 (1/2)
剛忙完抗震預警的事兒,楚知夏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被楚墨拽到書院門口。
好傢伙,原本寬敞的青石板路,被擠得水泄不通,報名的隊伍,足足排到了城門外的包子鋪!
有頭戴小圓帽、揹着羊皮卷的西域少年,有梳着雙髻、抱着《幾何原本》的扶桑姑娘,甚至還有幾個大食國商人,推着裝滿天文儀器的駱駝來給孩子報名。
楚墨皺着小眉頭,活像個小大人:“媽!再這麼下去,咱們得在房頂上建教室了!
上次波斯來的學生,差點把藏書閣的地板踩塌!”
楚知夏踮腳往人羣裏張望,就看見幾個扶桑武士蹲在地上,用樹枝給孩子演示算術題;
大楚本地的老先生們搖頭晃腦,正和西域學者爭論《九章算術》的解法。
這陣仗,比現代大學搞擴招還誇張!
看着這麼多報名的人,楚知夏犯了愁,書院地方有限,該如何安置呀?
楚知夏拉着威廉,還有書院的老師們,開起了緊急會議。
油燈下,威廉推了推眼鏡:“現在的校舍連基礎課,都不夠用,更別說工坊、實驗室了。”
教機關術的李師傅一拍桌子:“要是有個大點的工坊,我能教學生造蒸汽飛艇!”
楚知夏翻出在現代學的,建築規劃知識,在紙上畫起草圖:“咱們不能只擴建教室!得搞個綜合性大學城!”
說着在圖紙上圈圈畫畫,“這邊建會自動調光的玻璃穹頂教室,那邊弄個萬國文化區,再蓋個能容納千人的大禮堂!”
楚墨眼睛發亮,搶過筆在角落畫了個懸浮圖書館:“還要有能飛的書架!”
方案定下來,第一件事就是廣發英雄帖。
楚墨做了個蒸汽印刷機,連夜印了幾百張招聘告示,用飛艇送到各國。
告示上的文案,可是下了血本:“不論國籍,不限出身!只要有絕活,就是我們要找的老師!”
消息傳開,各國人才像候鳥遷徙似的,往大楚湧。
扶桑國派來了,最頂尖的茶道大師,還帶來整套抹茶製作工藝。
西域來了位,能徒手繪製星空圖的老學者,據說他的觀星術,比天文臺的儀器還準。
大食國甚至送來了,整個數學研究團隊,領頭的學者,抱着一摞寫滿阿拉伯數字的羊皮卷,激動得直掉眼淚:“終於能和東方智者切磋代數了!”
施工的鑼鼓一敲響,楚知夏就感覺自己像個古代版的“項目經理”,不過手裏沒電腦沒PPT,全靠一張嘴,和一肚子從現代帶來的奇思妙想。
爲了確保工程順利推進,楚知夏把從現代管理學中,學到的“分工協作”理念搬了出來。
她給每個團隊,都安排了明確的任務:楚墨的“天才少年團”負責監督工程質量。
這羣小機靈鬼,拿着水平儀、捲尺,像小大人一樣在工地裏穿梭,一旦發現哪裏不對勁,立刻扯着嗓子喊停。
威廉則憑藉着出色的溝通能力,化身“國際翻譯官兼總工程師”。
一會兒用西域話,和工匠討論建築結構,一會兒又用大食語,解釋施工圖紙,忙得腳不沾地。
而最讓人頭疼的還是材料問題。
現代建築常用的鋼筋水泥,這裏根本沒有,楚知夏只能帶着工匠們,就地取材,改良傳統材料。
她想起在現代學過的,複合材料知識,琢磨着把大楚的夯土技術,和西域的黏土工藝結合起來。
於是,工地上天天能看到她,和工匠們圍在一起,像做化學實驗似的,調配各種材料。
有時候調配出來的東西,奇奇怪怪,楚墨還會開玩笑說:“媽,你們這是在煉長生不老藥嗎?”
經過無數次試驗,他們終於做出了一種,既堅固又輕便的新型建材,連見多識廣的老工匠,都豎起大拇指,直誇這是“神仙方子”。
施工過程中,各種意外狀況不斷。
- 從洪荒開闢低武世界連載
- 骨王:恭迎王的誕生連載
- 男配想要搶救一下完本
- 我是年代文對照組的貌美作精完本
- 貌美阿姨的男護理,爽翻了連載
- 同時穿越:從符咒之力開始連載
- 師兄啊師兄完本
- 在下坂本,降谷同學有何貴幹?連載
- 大國院士連載
- 遮天:從聖崖金烏開始連載
- 綜武:從甯中則開始的反派之旅連載
- 重生後成爲劉天仙男朋友連載
- 聽說我死後成了反派白月光連載
- 四合院:開局六級車工,頓頓喫肉連載
- 天真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