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幻小說 > 異界降臨:末世之重建文明新秩序 > 第52章 第51章 最終倒計時與鑰境抉擇

第52章 第51章 最終倒計時與鑰境抉擇 (1/2)

目錄

母巢核心區能量讀數的異常飆升和全球範圍內高優先級能量流的匯聚,如同最終審判的鐘聲,在幽光城死寂的空氣中敲響代表着“淨化引擎”的建造進入了最後的、瘋狂的衝刺階段。敵人顯然察覺到了威脅,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搶先完成這足以吞噬星辰的終極兵器。

時間,這個最殘酷的敵人,終於露出了它最後的獠牙。

指揮中心內,空氣彷彿凝固了。屏幕上那根代表母巢進度的、近乎垂直上升的能量曲線,像一條毒蛇,纏繞在每個人的心臟上,令人窒息。

“根據能量流模型逆向推演……最快……七十二小時!最多不超過九十六小時!”技術主管的聲音乾澀而絕望,“‘淨化引擎’將完成最終組裝並進入預啓動狀態!我們……沒有時間了!”

七十二小時!

這個數字如同重錘,砸碎了所有僥倖心理。荊無棣那緩慢而精細的“鑰境”滋養計劃,在如此緊迫的倒計時面前,顯得遠水難救近火。

“必須提前喚醒他!立刻進行‘漸進式神經-能量共振喚醒’!”秦戩守備官斬釘截鐵,眼中佈滿血絲,“這是唯一的辦法!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成功率!”

“不行!”首席醫療官激烈反對,“他的‘接口’狀態剛剛趨於穩定,但極其脆弱!強行高強度共振,成功率可能不到5%,更大概率是徹底摧毀他殘存的意識結構,甚至可能引發不可控的能量反噬,我們所有人都會陪葬!”

“不喚醒他,七十二小時後,我們一樣會死!所有人!整個星球!”秦戩低吼道,拳頭狠狠砸在控制檯上。

絕望的爭執在壓抑的空間內爆發。激進與保守,賭上一切的瘋狂與力求穩妥的謹慎,激烈碰撞。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於穆婉茹。她是技術核心,是荊無棣的妻子,她的決定,將關乎所有人的命運。

穆婉茹站在醫療艙外,一動不動。她的目光穿透厚厚的玻璃,落在丈夫蒼白而寧靜的臉上。她的指尖無意識地劃過冰冷的艙壁,彷彿能感受到他體內那微弱卻浩瀚的共鳴潛流。

一邊是丈夫渺茫的生機和可能存在的、拯救一切的鑰匙;另一邊是幾乎確定的、毀滅一切的倒計時。

她沒有看爭吵的衆人,只是緩緩地、極其艱難地開口,聲音輕得像一陣風,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停止‘鑰境’滋養協議。”

爭吵聲戛然而止。

她轉過身,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種近乎燃燒殆盡的平靜,但眼底深處,卻跳動着最後一絲瘋狂的、屬於科學家的火焰。

“我們不能賭那5%。”她看着首席醫療官,“我們也不能坐等毀滅。”她的目光掃過秦戩和蘇瑾長老。

“有一個方案……介於兩者之間。更危險,但……或許成功率更高。”她深吸一口氣,“我需要‘幽光之心’的完全權限,最高能量輸出,以及……‘星火同盟’的全力配合。”

“甚麼方案?”蘇瑾長老沉聲問。

“‘意識上傳’與‘全球共鳴’協議。”穆婉茹吐出一個石破天驚的名詞,“他不是鑰匙孔嗎?不是接口嗎?我們不強喚醒他的自主意識,那太慢太危險。我們……將他的‘接口’狀態,他的共鳴頻率,他的所有數據……‘複製’下來,通過‘幽光之心’和‘共鳴之網’,‘上傳’並‘廣播’到全球所有殘存的、具有能量感應能力的據點!”

這個想法太過瘋狂,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讓整個星火同盟,成千上萬的倖存者,在特定時間,同時利用當地的地脈能量或設備,模擬他的共鳴頻率,向母巢核心區發動一次……超大規模的、同步的‘虛假鑰匙’共鳴衝擊!”

“母巢的‘淨化引擎’與‘天階’殘骸深度連接,對特定共鳴極度敏感。如此規模的、來自四面八方的同步衝擊,足以在短時間內製造出……數以千計的‘假鑰匙’信號!”

“這會產生兩種可能:”穆婉茹語速極快,眼中閃爍着計算的光芒,“一,最佳情況,巨大的、混亂的共鳴洪流,可能直接干擾甚至超載‘引擎’與‘天階’的連接,引發能量反噬,重創甚至摧毀它!”

“二,即便不能直接摧毀,也必然迫使母巢的防禦系統和‘引擎’的調控系統陷入極致的混亂!它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和算力去分辨和壓制這些假信號!這將爲我們……爭取到寶貴的、最後的時間!”

“而在這個過程中,”她看向醫療艙,“由於我們並非直接刺激他,而是複製和廣播他的‘狀態’,對他的本體影響會降到最低。他甚至可能……在全局共鳴的反饋中,無意識地加速適應和甦醒!”

寂靜。

死一般的寂靜。

這個計劃,瘋狂、大膽,幾乎異想天開!它將所有希望寄託在一個未經測試的理論上,需要全球據點近乎完美的同步執行,其能量消耗和對“幽光之心”的負擔將是毀滅性的,一旦失敗,暴露的據點將迎來母巢最殘酷的報復。

但是……它也確實繞開了喚醒荊無棣的風險,並提供了唯一一個可能全球協同、直接影響戰局的機會!

“成功率……估算?”蘇瑾長老的聲音有些發顫。

“基於現有數據模型……樂觀估計,不超過15%。”穆婉茹坦誠得殘酷,“但比強行喚醒他,高了十倍。而且,無論成功與否,它都能……最大程度地擾亂敵人。”

15%……

這是一個令人絕望的數字,但在絕對的黑暗面前,卻已是唯一的光。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