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女生頻道 > 紅薯苗破局:五歲女智鬥惡地主 > 第68章 混沌初源,存在之問

第68章 混沌初源,存在之問 (1/2)

目錄

“韌竹號”駛入未知節點的瞬間,所有能量探測儀都變成了一片空白。

這裏沒有光,沒有影,甚至沒有空間的概念,只有一片純粹的“無”,卻能清晰感受到無數細微的“意識火花”在震顫,像是宇宙誕生前第一縷思考的萌芽。

小劉的平衡之種印記突然脫離手掌,懸浮在“無”之中,進化後的流能紋路與雙脈光紋開始分解,化作最原始的粒子,與周圍的意識火花產生共鳴。

他的腦海中響起無數個重疊的聲音,既不是語言也不是情緒,而是最根本的“疑問”:“甚麼是存在?”“平衡的意義爲何?”“流動的終點在哪裏?”

林小滿的手冊在此時自動燃燒,紙頁化作光粒融入“無”中,卻在消散前浮現出父親從未記錄過的文字:

“可能性之外,是所有問題的源頭,而非答案的歸宿。”她突然抓住小劉的手,指尖傳來冰涼的觸感——

在這片“無”中,只有他們的體溫是唯一的“實在”。

平衡之種分解後的粒子突然凝聚,化作一個模糊的人形,輪廓與源點能量球的虛無之眼、流能生命體、甚至初代主腦都有相似之處,卻又全然不同。

它開口時,所有意識火花的震顫都隨之停頓:“你們是第一個抵達這裏的‘有’,現在,該回答‘存在之問’了。”

更令人心驚的是,它的聲音裏夾雜着竹溪村孩子們的笑聲、被棄者的嘆息、影之平衡者的決絕,甚至小劉母親的溫柔——

彷彿所有宇宙的意識都被壓縮在這“無”之中,等待一個答案。

人形的手掌攤開,無數意識火花匯聚成流動的畫面:

有的宇宙以“聲音”爲存在形態,靠共振交流;有的宇宙是“時間的褶皺”,生命在過去與未來間穿梭;

甚至有個宇宙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場夢”,所有生命都知道自己活在夢裏,卻依然認真地編織夢境。

“這些都是‘存在’的答案,卻不是最終答案。”人形的輪廓開始波動。

“每個宇宙的生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答‘存在之問’,但你們的平衡、流動、共生……本質上都是在逃避一個問題:

如果有一天,所有形態都消失了,‘存在’還剩下甚麼?”

小劉的平衡之種粒子突然刺痛,他想起混沌本源中那些“未選擇的未來”,其中最黑暗的一種,就是所有宇宙的意識火花同時熄滅,回歸這片“無”。

林小滿突然指着人形腳下,那裏的“無”中浮現出一點微光,微光中是“韌竹號”的倒影,倒影裏,竹溪村的孩子們正在給雙生巨竹澆水,李大爺在修補竹籃,外星守護生靈在竹林間嬉戲——是他們熟悉的“日常”。

“這就是答案!”她的聲音在“無”中迴盪,“存在不需要宏大的意義,不需要終極的形態,它就藏在這些‘微小的實在’裏!

平衡是爲了讓孩子們能安心澆水,流動是爲了讓守護生靈能自由嬉戲,共生是爲了讓李大爺的竹籃能修補好——這些日常,就是存在最堅實的基石!”

意識火花突然劇烈震顫,人形的輪廓開始清晰,它的眼睛裏映出那些日常畫面,流露出難以言喻的“溫柔”。

平衡之種的粒子重新凝聚,這一次,不再有固定的形態,而是隨着那些日常畫面自由變幻:

有時是雙脈的光紋,有時是流能的軌跡,有時甚至化作竹溪村的炊煙。

“你們說對了一半。”人形的聲音變得柔和,“日常是存在的‘形’,但讓日常得以延續的‘渴望’,纔是‘基石’。”

“無論是守護、連接、反抗,本質上都是‘不想消失’的渴望,這渴望,就是意識火花永不熄滅的原因。”

它的身體突然透明,露出內部的核心——是一顆跳動的“渴望之心”,顏色與所有宇宙的意識火花相同,包括小劉與林小滿的。

渴望之心突然發出低沉的嗡鳴,所有意識火花都隨之共振,傳遞出同一種情緒——對“消失”的恐懼。

人形的聲音帶着沉重:“這是所有意識的本能恐懼,也是你們平衡、流動、共生的源頭。初代主腦的極端,被棄者的怨恨,甚至你們對‘答案’的追尋……都是這恐懼的化身。”

它指向渴望之心上的一道裂痕:“當恐懼超過渴望,意識火花就會枯萎,這道裂痕,就是無數宇宙在崩潰前留下的印記。”

“最近,裂痕在擴大,因爲越來越多的生命開始懷疑‘日常的意義’,覺得存在必須有‘宏大的目標’。”

小劉突然明白,爲甚麼這片“無”會呼喚他們——不是需要一個答案,而是需要證明,那些“微小的日常”足以對抗對消失的恐懼。

小劉將手掌貼在渴望之心的裂痕上,平衡之種的粒子順着掌心流入,粒子中攜帶的“日常記憶”。

孩子們的笑聲、李大爺的竹杖、影之平衡者的微笑、母親的實驗筆記——在裂痕上化作銀灰色的光帶。

光帶所過之處,裂痕開始癒合,意識火花的震顫變得平穩,甚至有新的火花在“無”中誕生,閃爍着好奇的光芒。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