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 > 第42章 第22章 密室定策驅虎狼,毒計連環鎖大同

第42章 第22章 密室定策驅虎狼,毒計連環鎖大同 (1/2)

目錄

宣大總督府,地下密室。

燭火將孫傳庭和其心腹幕僚、宣府副總兵張鴻功(已祕密趕回大同)的身影投在冰冷的石壁上,搖曳不定。空氣凝重得如同灌了鉛。

“鴻功,宣府情況如何?”孫傳庭的聲音帶着一絲疲憊,但依舊沉穩。

張鴻功一身戎裝,風塵僕僕,臉色凝重:“回稟部堂(對總督的尊稱),末將已按您的密令,暗中控制了鎮城四門及武庫、糧倉等要害,王承胤的親信大部已被監視或調離要害崗位。柴國柱被困府中,其麾下幾個核心將領也已被末將以議事爲名,軟禁在副將衙門。”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沉重:“但王承胤畢竟經營宣府多年,樹大根深,其嫡系兵馬仍控制着大部分營堡。末將動作雖隱祕,恐怕也已引起他的警覺。據報,王承胤今日頻繁調動其家丁親兵,似有狗急跳牆之勢。而且…京營那邊,似乎也有些異動。”

孫傳庭眉頭緊鎖。京營參將郭友輝是王承胤的把兄弟,其部駐紮在宣府附近,若此時生亂,後果不堪設想。

“林如海那邊呢?”孫傳庭問向幕僚。

幕僚連忙答道:“林御史昨日強行搜查柴府,雖未找到那本關鍵賬冊,但也搜出了一些柴國柱貪墨糧餉、結黨營私的信件證據。他已擬好彈劾奏章,準備以‘貪酷’、‘跋扈’之罪名,先行參劾柴國柱,試探朝堂反應。奏章今日便會以六百里加急發出。”

“杯水車薪,但聊勝於無。”孫傳庭搖搖頭,“王承胤和范家根基太深,僅憑貪墨之罪,難以動搖其根本。唯有那本賬冊,纔是真正的殺手鐧。”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一旁書案上的那本藍色賬冊上,眼神複雜。

“部堂,”張鴻功忍不住問道,“那賬冊…內容果真…”後面的話他沒敢說下去,但意思很明顯。

“比你我能想象的最壞情況,還要嚴重十倍。”孫傳庭的聲音沙啞,“通敵賣國,資助建虜,任何一條,都夠他們凌遲抄家!但…牽扯也太廣了。”

密室陷入沉默。三人都明白“牽扯太廣”意味着甚麼。

“部堂,”幕僚小心翼翼地道,“溫閣老那邊…是否可以先祕奏陛下,陳明利害?或許陛下…”

“不可!”孫傳庭斷然否定,“陛下性子急,若此時得知,必然震怒,下令嚴查。但溫體仁在朝中黨羽衆多,消息必然泄露。屆時打草驚蛇,王承胤、範永鬥等人必定鋌而走險,甚至可能勾結蒙古或建虜,釀成邊患大禍!我們證據尚不充分,尤其是關於溫閣老的部分,僅憑一個印鑑代號,絕無可能撼動其分毫,反而會打草驚蛇,引來瘋狂反撲。”

他站起身,在密室內踱步:“當前首要之務,是穩住宣府大局,絕不能引發兵變。其次,必須拿到更多、更紮實的證據,尤其是能直接指向溫體仁的鐵證!最後,要確保這本賬冊,能在最關鍵時刻,萬無一失地直達天聽!”

“那…我們該如何做?”張鴻功問道。

孫傳庭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決絕:“驅虎吞狼,亂中取勝!”

他看向張鴻功:“鴻功,你立刻祕密返回宣府,對外宣稱感染風寒,閉門謝客。暗中則加緊控制軍隊,尤其是京營郭友輝部,要想辦法分化瓦解,或至少穩住他們。一旦王承胤有異動,立刻以雷霆手段鎮壓!必要時…可先斬後奏!”

“末將明白!”張鴻功抱拳領命,眼中閃過厲色。

孫傳庭又看向幕僚:“你立刻安排絕對可靠的心腹,將這本賬冊祕密謄抄三份!原本我要親自保管。一份副本,由你安排不同的路線和信使,伺機送往京城,但不要直接送入宮中,先送到…送到左都御史曹於汴大人府上。”曹於汴是朝中有名的清流領袖,與溫體仁素來不和,且剛正不阿。

“另外兩份副本,一份藏於府內絕密之處,另一份…”孫傳庭略一沉吟,“交給那個王小偉。”

“交給王小偉?”幕僚和張鴻功都吃了一驚。

“此子能從那龍潭虎穴中殺出,奪得賬冊,絕非尋常戍卒。其身手、膽識、心智,皆屬上乘。如今他已成范家、王承胤乃至飛鷂堂的眼中釘,肉中刺,留在總督府,反而目標太大,容易被人暗算。不如將他放出去,作爲一支奇兵。他帶着一份副本,既能分散敵人注意力,或許…還能創造出我們意想不到的機會。”孫傳庭眼中閃爍着老謀深算的光芒。

“可…若是他懷揣副本叛逃或被擒…”幕僚擔憂道。

“那也無妨。”孫傳庭冷冷道,“只是副本而已。況且,本督觀此人,雖手段狠辣,但心性似有底線,並非奸惡之徒。此事風險雖大,但值得一試。你去找他談,告訴他,若他能將這份副本,安全送到一個人手中,本督便算他將功折罪,並可許他一個前程。”

“送到何人手中?”

“原宣府鎮監軍太監,現任南京鎮守太監,高起潛。”孫傳庭吐出一個名字。

張鴻功和幕僚再次愕然。高起潛是皇帝身邊的老人,雖已調任南京,但在宮內仍有影響力,且與溫體仁關係微妙。孫傳庭此舉,顯然是想將水攪得更渾,通過內廷向皇帝施壓。

“記住,”孫傳庭叮囑道,“與王小偉接觸,一定要隱祕。給他準備好傷藥、盤纏和一匹好馬。告訴他,出了總督府,他的死活,本督概不負責。能否活下去,能否完成任務,全靠他自己。”

“是!”幕僚躬身領命。

“還有,”孫傳庭最後補充道,語氣森然,“立刻行文大同府,以清查流寇細作爲名,封鎖四門,許進不許出!沒有我的命令,一隻蒼蠅也不準飛出去!”

他要鎖死大同,一方面防止范家狗急跳牆轉移財產和核心人員,另一方面,也是給外界一個信號——他孫傳庭,要動手了!

一道道命令從這間陰暗的密室發出,如同無形的絞索,緩緩套向了宣府、大同的各方勢力。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