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穿越重生 > 四合院,開局掘了養老團的根! > 第21章 淘換蕎麥種子,河邊上摸魚

第21章 淘換蕎麥種子,河邊上摸魚 (1/3)

目錄

“吆,志勇,這是又出去釣魚去,這帶着飯盒呢。看來就是天黑回來了。”

“三大爺,大禮拜天的你也不說多睡會。這一大早晨的。”

“嗨,一日之計在於晨嗎。起來收拾收拾我這幾棵花。正是長得快的時候,可得侍弄好嘍。要不然就,,,,嗨,鼓搗鼓搗。”

“那您忙着吧,三大爺。”

“志勇等等,你這每次出去都能釣回來魚,你在哪釣的?我也去試試去。”

“每次不一樣,進打算去潮白河。”

“豁,那可夠遠的。你就這麼腿着去?”

“那怎麼成,腿到地方天兒都黑了。我同學有自行車,帶着我。”

“那感情好。”

“不過莫不是三大爺說你,那些小的別扔回去,拿回來燉湯,也是一道菜不是。”

“三大爺,小魚刺太多,還腥,不夠費那點油呢。”

“走了啊三大爺,我同學還等我呢。回見了您呢!”

“這孩子,一點不會過日子,喫不窮喝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也是個窮命。”

書包,小竹簍子,魚竿。都拿着,往城外走。哪有同學,坐公交車。

走到離衚衕遠的地兒,找個背陰角落,把傢伙式都收進空間,輕裝前行。

現在還沒成立公社。郊區村裏頭老百姓手裏還是能淘換點東西的。今天出來主要是想着看看能不能淘換點蕎麥種子。那玩意比高粱面和棒子麪好喫,即使是那幾年也不扎眼。

不要小看這個時代的人,你過得日子跟你的收入不符,在21世紀可能還差點,在這個年代,分分鐘被人舉報。

這個年代,蕎麥屬於粗糧。但是咱獲得的記憶裏有廚藝呀,咱能細作。保證賈家聞不到味。

坐着郊區線一路往東北方,晃盪一個多點,到了後沙峪吉祥莊。就後來機場那片。

現在全是耕地和村莊。

國道101線還沒有呢,這走的路還是當年爲了老佛爺去避暑山莊修的呢。純純的砂石路。那公交車裏那味道。你想去吧。汗腳三天沒洗腳然後脫了黃膠鞋懟你臉上。

就是那個味。仔細想,嗯,你就有畫面感了。

也不知道這是幾隊幾組。到村口,還有兒童團和民兵呢。這時候治安相對還不錯。

不要說沒有介紹信,那也去不了。你住在城裏,坐着公交車能到的地方,能說清楚來歷,要個毛線介紹信。

介紹信是公對公辦事,或者你需要跨區域出行需要坐車,住店,求人協助,才需要介紹信。你到村裏淘換點糧食,郊區農民進城賣點土產,坐公交直接能去,不用介紹信。

那亂的那些年除外,那是特殊時期。

的確有那麼幾個特殊時期,但是不包括1957年。

進村,跟村口地裏幹農活的老大爺,打聽了一下。

“大爺,我是四九城來的,在軋鋼廠工作,這是我的工作證。”

“來咱們這是想着淘換點蕎麥種子。”

“你這娃子,淘換種子幹啥?城裏也沒地種呀。”

“嗨這不是院外頭前牆根有那個點地方,打算種點蕎麥。攢兩年蕎麥皮裝枕頭用。不用票不是。”

小時候見過一張蕎麥皮票。5市斤。後來不知道哪去了。

“嗯,看你這娃子是到了該尋媳婦的年紀了。你直接換蕎麥皮多省事?”

“大爺,您看我這還需要幾年呢,種點,除了皮得點蕎麥米還能喫幾頓餄餎不是”。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