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現代言情 > 家居廠那些人 > 第13章 第12章 無辜出氣筒

第13章 第12章 無辜出氣筒 (1/2)

目錄

打印機吞吐紙張的嗡鳴聲裏,奧奧第三次覈對出庫單上的型號編碼。A302 橡木色五斗櫃,數量十二,經銷商地址是城南的居然之家。這些數據她昨天就和倉儲部確認過三遍,可當她把單據遞過去時,採購部的張部長還是從眼鏡片上方剜了她一眼。

“這個批號章蓋歪了半厘米。” 張部長用指甲在紙面劃出道白痕,聲音像生鏽的合頁在摩擦,“按《物料管理細則》第三章第七條,必須重新蓋章。”

奧奧握着筆的手指蜷了蜷。車間剛趕完一批急單,倉儲部的同事連軸轉了三十六個小時,她跑上跑下協調才把這批貨趕上物流車。現在因爲一個章的位置,就要把封裝好的紙箱重新拆開覈對。

“張部,這批貨客戶催得緊,章雖然歪了但編號清晰 ——”

“制度就是制度。” 張部長把單據拍在桌上,咖啡漬在 “緊急” 二字上暈開,“你們銷售部總覺得特事特辦有理,出了問題誰擔責?”

周圍同事假裝整理文件的動作頓了半秒,又很快恢復常態。奧奧深吸口氣,轉身去拿新的出庫單。走廊裏的消毒水味鑽進鼻腔,她想起三個月前,張部長還笑着拍她肩膀說 “小奧辦事機靈”。

那天她抱着剛籤的合同衝進辦公室,正撞見張部長和自己的直屬領導李姐在爭吵。百葉窗沒拉嚴,她看見張部長把一份供應商名單摔在桌上,李姐紅着眼眶說 “這事我會向總部彙報”。後來她才知道,李姐發現採購部進的一批板材環保等級不達標,堅持要調換,讓張部長損失了一筆回扣。

自那以後,張部長看她的眼神就變了。

第一次找茬是在週會上。她彙報完銷售數據,張部長突然說:“小奧,你這報表裏的字體不統一啊。按規定要用宋體五號,你這部分用了楷體。” 整個會議室的人都愣住了,那份報表是李姐讓她連夜趕出來的,當時大家都誇數據清晰。

她開始小心翼翼。報銷單貼得整整齊齊,連回形針的方向都一致;提交的文件先打印出來逐頁檢查,再請同事幫忙複覈。可張部長總能找到新的茬。

“這個文件夾標籤沒對齊邊緣線。”

“郵件主題沒加部門後綴。”

“領用的簽字筆超過了月度標準。”

最過分的是上週。她跟進的一個大客戶來考察工廠,張部長全程陪着笑臉,卻在參觀車間時突然指着樣品區說:“小奧,這裏的標價籤怎麼沒更新?上週調價通知發了的吧?” 其實那些標籤是早上剛換的,她看着張部長偷偷把其中一張翻過來,露出舊的價格。客戶皺起了眉頭,雖然最後合同還是簽了,但李姐在辦公室嘆氣說 “差點功虧一簣”。

奧奧坐在工位上,看着重新蓋好章的出庫單發呆。打印機又開始工作,吐出的是張部長剛審批的採購申請,其中一款拉手的價格比市場價高出三成。她想起李姐昨天悄悄對她說:“別往心裏去,他是衝我來的。”

手機震動了一下,是李姐發來的消息:“晚上一起喫飯?我請你。”

奧奧望着窗外,夕陽把德德家居廠的招牌染成暖金色。車間裏傳來機器運轉的嗡鳴,那是工人們在趕製新一批傢俱。她突然覺得很累,不是身體上的累,是心裏像塞了團浸了水的棉花,又沉又悶。

她回覆李姐:“好啊,想喫那家水煮魚。”

也許喫完飯,她該問問李姐,有沒有甚麼辦法能讓大家都能好好做事。畢竟那些即將出廠的傢俱,最終會擺進一個個溫暖的家裏,而製造它們的地方,不該這麼冷。

水煮魚的紅油在砂鍋裏咕嘟冒泡,李姐把一片嫩白的魚肉夾進奧奧碗裏,忽然沒頭沒腦地問:“你覺不覺得王副總最近很奇怪?”

奧奧握着筷子的手頓了頓。王副總是廠裏的二把手,分管銷售和採購。上個月部門聚餐,他還拍着張部長的肩膀說 “老張辦事我放心”,轉頭又對李姐誇 “小李有衝勁”。

“上週我去交季度報表,” 李姐舀了勺魚湯,“聽見他在辦公室跟張部長說,‘有些年輕人太冒進,該敲打就得敲打’。”

紅油濺在桌布上,像朵詭異的花。奧奧想起上週三,王副總突然召集所有組長開緊急會議,偏偏讓李姐去倉庫盤點。等李姐氣喘吁吁地趕回辦公室,張部長已經拿着 “優化採購流程” 的新方案回來了 —— 方案裏明確規定,銷售部提交的物料申請必須經過採購部三重審覈。

“你以爲張部長敢這麼明目張膽?” 李姐的聲音壓得很低,酸菜魚的熱氣模糊了她的表情,“上個月張部長兒子升學宴,王副總親自去了,隨禮五千。”

奧奧的喉嚨突然發緊。她想起剛入職時,老同事偷偷告訴她,廠裏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銷售部和採購部向來井水不犯河水。李姐剛接手銷售部時,王副總特意找她談話,說 “團結最重要”。現在想來,那哪是勸團結,分明是劃地界。

這時候鄰桌傳來爭執聲,兩個穿工裝的男人正爲誰該去搬新到的板材吵得面紅耳赤。穿藍色工裝的說 “按規定該倉儲部來”,穿灰色工裝的罵 “上週你們借叉車怎麼不說規定”。奧奧認出那是倉儲部的老周和物流組的小馬,昨天還一起在茶水間抽菸說笑。

“看見了嗎?” 李姐朝那邊抬了抬下巴,“上週王副總把倉儲和物流的績效考覈標準改了,現在他們搶着幹活也吵架,不幹活也吵架。” 她夾起塊魚頭,狠狠咬了一口,“老闆總說要‘擰成一股繩’,可繩子太緊容易斷,太鬆又不結實。王副總最擅長的,就是把繩子放得不緊不松,他拿着剪刀站在旁邊,誰不聽話就剪誰的線。”

奧奧忽然明白爲甚麼每次部門衝突,王副總都要等鬧得不可開交纔出面調解。上次張部長扣了銷售部的樣品,李姐氣得要去找總部投訴,王副總輕描淡寫一句 “都是爲了工作” 就打發了,轉頭卻給銷售部加了兩個點的提成。當時大家還誇王副總公正,現在才懂,他是故意讓兩邊都覺得佔了便宜,又都憋着口氣。

“那我們怎麼辦?” 奧奧的聲音有點發顫。她想起自己大學畢業時,抱着 “認真工作就能被看見” 的信念來到這裏,可現在每天要花一半精力應付張部長的刁難。

李姐沒說話,從包裏掏出個 U 盤推過來。奧奧點開,裏面是張部長近半年的採購清單,好幾筆款項的收款方都是同一個陌生公司。她抬頭時,正對上李姐堅定的眼神。

“下週三總部會派人來審計。” 李姐把最後一片魚夾給她,“王副總以爲我們鬥得越兇,他越安全。可他忘了,繩子要是纏成死結,拿剪刀的人也解不開。”

窗外的霓虹映在油汪汪的湯麪上,奧奧突然覺得那片紅油裏,藏着比職場爭鬥更復雜的東西。或許是每個打工人心裏那點不甘心 —— 明明是來造傢俱的,卻被困在別人搭的框架裏動彈不得。

她把 U 盤收好,給自己盛了碗米飯。至少現在她知道,自己不是在和張部長鬥,也不是在和李姐站一隊,她只是不想讓那些即將擺進千家萬戶的傢俱,染上太多辦公室的灰塵。

第二天上班,奧奧路過公告欄時,看見王副總新貼的通知:爲提高效率,各部門每週需提交《跨部門協作互評表》。她盯着 “互評” 兩個字看了很久,忽然想起李姐昨晚說的話 —— 繩子要自己攥在手裏,纔不會被別人剪斷。

她轉身走向打印機,這次要打的不是出庫單,是她整理了三個月的供應商比價表。張部長的刁難或許還會繼續,但她已經找到比應付更重要的事要做。畢竟,造傢俱和做人一樣,得先把骨架搭正了,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敲打。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