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這口飯,得餵給心餓的人喫 (1/2)
春寒未褪的晨霧裏,蘇晏清望着小黃門手中明黃聖旨上宗室女學膳食司監膳使幾個墨字,指節在袖中微微收緊。
阿阮攥着她的衣角,聲音發顫:小姐,這官兒...比之前的食政參知低了兩級,趙侍郎前日還在朝上說女官掌廚是失體統,這分明是...
阿阮。蘇晏清打斷她,指尖拂過腰間祖父留下的銅鍋墜子,去取我那套掐絲銀勺。她抬頭時,眉梢已揚起清淺笑意,黃公公辛苦,且喝盞茶再回。
小黃門受寵若驚,捧着茶盞的手都在抖。
蘇晏清垂眸替他續水,餘光瞥見院外牆角閃過半片玄色衣角——是蕭決派來的暗衛。
她放下茶壺,聲音輕得像落在雪上:勞煩公公回稟陛下,臣明日便去女學當差。
次日卯時三刻,蘇晏清提着食盒跨進宗室女學。
青磚牆內飄來若有若無的酸餿氣,她循着味道拐過月洞門,眼前景象讓她呼吸一滯:百來個少女或蹲或坐,圍着一口缺了沿的陶甕,用木片舀着清粥。
粥裏漂着幾片發黃的菜葉,連米粒都數得清。
都別搶!粗布裙的執事嬤嬤掄着藤條抽向最前排的少女,每人兩勺,多一口都不行!
那少女被抽得蜷成蝦米,卻仍死死護着陶碗:嬤嬤,我...我前日來了癸水,頭暈得站不住...
胡扯!嬤嬤揚起藤條要再打,忽覺眼前一亮。
蘇晏清立在廊下,月白錦袍上繡着纏枝蓮,腕間銀勺叮噹作響。我是新任監膳使蘇晏清。她聲音不大,卻像根細針戳破了混沌的晨霧,這位姑娘,把碗給我。
少女哆哆嗦嗦遞上碗。
蘇晏清舀起一勺粥,舌尖輕觸——米粒未完全煮透,帶着生澀的土腥氣。
她抬頭看向嬤嬤:《宗室女學膳食例》載,貴女每日米二升、肉四兩、時蔬半筐,這粥...
蘇大人有所不知。嬤嬤扯了扯嘴角,趙侍郎上月批了新規,說要崇儉抑奢,食材費裁了八成。她指了指牆角發黴的賬本,您要看賬冊?
在那呢。
蘇晏清蹲下身翻開賬冊,墨跡未乾的批註刺得她眼疼——食少則心靜,體瘦則德彰,末尾蓋着趙王氏的朱印。
她合上冊子,指甲深深掐進掌心。
這時,後廚傳來細碎的響動,她繞過去,正撞見個穿青布衫的少女蜷在竈後,手裏攥着半塊冷餅。
沈小娘!嬤嬤追過來,藤條劈頭蓋臉砸下,誰準你偷食的?
少女用手臂護着頭,冷餅碎成幾瓣。
蘇晏清彎腰撿起半塊,湊近聞了聞——山藥、茯苓的藥香混着淡淡黴味,果然沒有油鹽。
她捏起碎屑放進嘴裏,舌尖泛起苦澀的鹼味。
嬤嬤。她按住嬤嬤揚起的手,我初來乍到,想跟着學兩日。
當夜,女學後廚的燈盞亮到三更。
蘇晏清守着陶爐,看阿阮將春野菜、嫩筍、薺麥分門別類碼好。小姐,這是要...
春芽宴。蘇晏清用銀勺攪着砂鍋裏的薺菜豆腐羹,白霧漫過她的眉眼,每季一宴,用費不超舊例三成。
陛下念着我前日在軍中的事,準了。
阿阮忽然吸了吸鼻子:好香...像我小時候在老家,奶奶春天煮的湯。
人心都是念舊的。蘇晏清舀起一勺湯,看翠綠的薺菜葉在琥珀色的湯裏舒展,她們餓久了,一口熟悉的味道,比十車道理管用。
宴前三日,她在女學東廊支起小竈。
第一鍋薺菜豆腐羹剛熬好,就有膽大的貴女湊過來。這是...能嘗嗎?梳雙螺髻的少女望着湯勺,喉結動了動。
蘇晏清盛了小半碗遞過去:小心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