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妥協的藝術與“績效”初顯
第34章:妥協的藝術與“績效”初顯
太后那句“需權衡各方,穩妥爲上”的諭旨,如同一道精準的閘門,瞬間抬高了推動“以工代賑”和啓用富弼的門檻。趙禎明白,這是呂夷簡展示其影響力的方式,也是在提醒他,在這朝堂之上,任何人事和政策的變動,都繞不開他這位首席宰相的認可。
硬頂是不行的,那隻會讓太后覺得他年輕氣盛,不堪大用。必須妥協,必須展現出政治上的成熟。但妥協不等於放棄,而是爲了以退爲進,換取更大的空間。
趙禎再次展現了他超乎年齡的政治智慧。他沒有再去慈元殿爭取,也沒有在政事堂與呂夷簡爭執,而是主動找到了呂夷簡。
“呂相公,”趙禎的態度十分謙和,“母后諭旨,老成謀國,朕深以爲然。流民安置,確需穩妥。關於範卿所提‘以工代賑’之策,朕覺得甚好,可解燃眉之急,亦於國有益。至於總理此事之人選,富弼之才,範卿力薦,朕亦覺或可一試。然則,茲事體大,富弼畢竟年輕,或恐經驗不足。不知呂相公以爲,若以一位老成持重之大臣總領其事,而以富弼爲副,協理具體事務,如此既可用其才,又可保穩妥,兩全其美,是否可行?”
他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由一位呂夷簡信得過的、地位更高的官員掛名總領,實際事務則由富弼負責。這既尊重了呂夷簡的權威和“穩妥”原則,又保證了范仲淹推薦的人才能夠參與到核心事務中,得到了歷練和展示能力的機會。
呂夷簡看着眼前這個言辭懇切、處處以“穩妥”爲重的少年皇帝,目光深邃。他不得不承認,這位官家比他想象的要聰明和靈活得多。這個提議,他很難拒絕。如果拒絕,反倒顯得他心胸狹窄,刻意打壓後進。
沉吟片刻後,呂夷簡緩緩點頭:“陛下思慮周詳,老臣亦覺此法可行。不若便由參知政事宋綬總領此事,富弼協理,具體招募流民、調配錢糧工役等細務,可由富弼先行擬定章程,報宋綬與政事堂覈准後施行。”
宋綬性格相對溫和,不屬於呂夷簡的核心圈子,但地位足夠高,由他掛名,各方都能接受。而將擬定章程的權力交給富弼,則是呂夷簡在趙禎的讓步下,做出的一個 reciprocal 的讓步,也算給了皇帝和范仲淹一個面子。
“如此甚好!便依相公之意。”趙禎立刻同意。這個結果,雖然未能讓富弼獨當一面,但已經是他目前能爭取到的最好局面。富弼得到了施展才華的平臺,而他,則成功地將一顆重要的“星火”塞進了實際事務的運作中。
“以工代賑”的方案和人事安排,很快在政事堂通過,並得到了太后的批准。命令下達,富弼立刻展現出了他卓越的實務能力。他迅速組織人手,勘察待修繕的河段與官道,制定了詳細的流民招募、分工、錢米發放以及安全管理章程。
趙禎雖然沒有直接插手,但他通過雙喜等人,密切關注着工程的進展。他讓雙喜重點留意幾個方面:工程進度、流民勞作狀態與情緒、錢米發放是否足額及時、以及……有無出現新的舞弊現象。
數日下來,反饋的信息讓趙禎頗爲滿意。富弼管理下的工地,秩序井然,流民們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情緒安定,對朝廷感恩戴德。更讓趙禎注意的是,富弼在管理中使用了一種類似“工分制”的方法,根據流民完成的工作量記錄“功績”,據此發放錢米,多勞多得,極大地調動了流民的積極性。
這不就是最原始的“績效管理”嗎?趙禎心中暗贊,這富弼果然是個人才,無師自通地運用了激勵原則。
而更讓趙禎感到驚喜的是,他之前埋下的另一顆“星火”——關於官員考覈標準的“案例研究”,在周、吳兩位老翰林“孜孜不倦”的整理下,竟然也初見成果。他們整理出了一份厚厚的、羅列了歷代關於官員考課法令和典型案例的初稿。
趙禎翻閱着這份充斥着之乎者也、但內容詳實的文稿,一個想法湧上心頭。他提筆在這份文稿的末尾,以“學習心得”的口吻,加了一段簡短的“編後絮語”,其中提到了富弼此次在流民安置中採用的“計功授值”之法,認爲此法雖古已有之,但用於管理流民,激發其自力更生之志,效果顯着,或可視爲“撫字”(安撫百姓)考課之一端,爲“循吏”標準提供一鮮活註腳云云。
他將這份結合了歷史研究與現實案例的“成果”,通過正常渠道,呈送給了太后和政事堂“審閱”。
他這番舉動,看似只是在做學問總結,實則一箭雙鵰:既爲他日後可能推行的更系統的“績效考覈”理念埋下了伏筆,營造了輿論基礎;更重要的是,他這是在用一種極其隱蔽且高雅的方式,爲富弼的政策和能力“背書”和“請功”!這份來自皇帝“學術研究”的肯定,其分量,遠比幾句口頭讚揚要重得多。而這一切,都發生在他嚴格遵守太后“穩妥”諭旨的框架之內,讓人抓不到任何把柄。
- 洪荒:開局盤古大腦,我鎮壓天道連載
- 漫威:雙穿門對面是吞噬星空連載
- 1979黃金時代連載
- 世界修改器連載
- 萬界從港片開始連載
- 我以內世界成道連載
- 男主的弟弟不正常連載
- 我的避難所通萬界連載
- 同時穿越:我在國產區橫行霸道連載
- 四合院:重生六零,我打獵致富連載
- 無職轉生:魅魔劍神?我不認!連載
- 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連載
- 請欺負我吧,惡役小姐!連載
- 人在遮天,橫推萬界連載
- 詭祕:最後一個牧羊人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