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清史錯位錄 > 第21章 被拉入儀仗隊的意外

第21章 被拉入儀仗隊的意外 (1/2)

目錄

糖葫蘆的竹籤在掌心硌出紅痕時,劉陽明聽見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他猛地拐進一條窄巷,青磚牆上的青苔蹭得袖口發潮,懷裏的玉佩隨着奔跑上下顛簸,鳳眼裏的點翠像只受驚的螢火蟲,在衣襟下忽明忽暗。

“往哪跑!”

粗啞的喝罵聲貼着耳根掠過,是那個旗人子弟的聲音。劉陽明瞥見巷口閃過三個黑影,手裏的短棍在晨光裏泛着冷光。他咬碎最後一顆山楂,把竹籤往後一甩,聽見 “哎喲” 一聲慘叫,腳步卻沒敢停。

巷子盡頭是道朱漆大門,銅環上的綠鏽沾了滿手。劉陽明拽了拽門環,紋絲不動,門楣上 “鑾儀衛” 三個金字刺得人眼睛發疼 —— 這是宮廷儀仗隊的駐地。

身後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帶着粗重的喘息。劉陽明的後背抵住門板,心臟撞得肋骨生疼,懷裏的玉佩突然發燙,像是在提醒他甚麼。他摸出玉佩往門縫裏塞,指尖剛觸到門閂,大門突然 “吱呀” 一聲開了道縫,一隻手猛地拽住他的胳膊,把他拉了進去。

“砰” 的一聲,門在身後關上,隔絕了外面的叫罵。劉陽明摔在青石板上,抬頭看見個穿石青緞袍的校尉,腰牌上 “鑾儀衛” 三個字晃得人眼花。

“你是誰?” 校尉的刀已經出鞘,寒光在劉陽明鼻尖三寸處凝固,“敢闖鑾儀衛駐地?”

“我……” 劉陽明的舌頭突然打結,懷裏的玉佩硌着胸口,讓他靈光一閃,“我是翰林院編修劉陽明,被八爺黨的人追殺,求校尉救命!”

校尉的刀頓了頓,目光掃過他的長衫,又落在門縫外晃動的黑影上:“八爺黨的人?” 他突然壓低聲音,“十三阿哥的人?”

劉陽明猛地抬頭,看見校尉袖口露出半塊玉佩,鳳紋與他懷裏的一模一樣,只是鳳嘴是張開的。血液瞬間衝上頭頂 —— 這是十三阿哥的人!

“是!” 他趕緊掏出懷裏的玉佩,雙手奉上,“有信物!”

校尉接過玉佩,與自己的拼在一起,嚴絲合縫。他突然拽起劉陽明,往院子深處跑:“來不及解釋了,換上這身衣裳!”

庫房裏堆滿了明黃色的儀仗服飾,金線繡的龍紋在陰影裏遊動。校尉扔給他件紅綢鑲邊的校尉服,布料硬得像鐵甲:“快穿!待會兒隨駕出巡,混在隊伍裏才能脫身!”

“隨駕出巡?” 劉陽明的手指卡在盤扣裏,差點扯斷絲線,“皇上要出宮?”

“剛接到的旨意,去天壇祭天。” 校尉已經換好了衣裳,正往他腰上系玉帶,冰涼的玉扣撞得他髖骨生疼,“八爺黨的人敢在雍和宮附近動手,說不定早就布好了天羅地網,只有儀仗隊是他們不敢碰的。”

劉陽明的牙齒突然打顫。混進皇家儀仗隊?這比被八爺黨抓住還危險 —— 一旦被發現是冒牌貨,就是株連九族的大罪。可門外的腳步聲越來越近,門板被撞得 “咚咚” 作響,像在敲催命鼓。

“快點!” 校尉把一頂紅纓帽扣在他頭上,帽檐壓得太低,遮住了大半視線,“記住,別說話,別抬頭,跟着前面的人走,踢正步,擺儀仗,錯一步就會被砍頭!”

劉陽明胡亂點頭,跟着校尉跑出庫房。院子裏已經站滿了儀仗隊員,紅的、黃的、藍的制服像一片花海,手裏的金瓜、鉞斧、朝天鐙在陽光下閃得人睜不開眼。他被塞進隊伍末尾,左邊是個滿臉絡腮鬍的大漢,右邊是個瘦得像竹竿的少年,兩人都目不斜視,下巴抬得老高。

“齊步 —— 走!”

一聲尖厲的口令劃破空氣,隊伍像條長蛇緩緩移動。劉陽明的靴子太大,踩一步掉一下,只能踮着腳尖踉踉蹌蹌地跟着,腰間的玉帶勒得他喘不過氣,懷裏的玉佩卻像塊暖爐,貼着心口慢慢發燙。

走出鑾儀衛大門的瞬間,他看見三個黑影蹲在對面的牆根下,正是追殺他的旗人子弟。其中一個正往這邊張望,劉陽明趕緊低下頭,帽檐遮住了臉,心臟卻跳得像要從嗓子眼裏蹦出來。

“咚 —— 咚 ——”

禮炮在街頭髮響,震得他耳膜生疼。百姓們跪在道路兩側,黑壓壓的一片,頭埋在地上,沒人敢抬頭。劉陽明的目光落在自己的靴子上,繡着的龍紋被踩在腳下,像條受辱的蛇。

隊伍突然停下,前面傳來太監的唱喏聲:“皇上駕到 ——”

劉陽明的膝蓋一軟,差點跪下去。他想起陳筆帖式說的 “三步一叩”,可身旁的儀仗隊員都站得筆直,手裏的儀仗紋絲不動。他趕緊繃緊雙腿,帽檐下的視線裏,明黃色的龍靴從面前經過,繡着的珍珠在塵土裏滾出細碎的光。

“那是誰?”

康熙的聲音突然響起,離得那麼近,劉陽明甚至能聞到龍袍上的薰香,混着淡淡的藥味。他的後背瞬間被冷汗浸透,帽檐下的眼睛死死盯着地面,看見自己的影子正在發抖。

“回萬歲爺,是新來的替補校尉。” 旁邊的絡腮鬍大漢突然開口,聲音洪亮得像敲鐘,“笨手笨腳的,還請萬歲爺恕罪。”

康熙沒再說話,龍靴的腳步聲漸漸遠去。劉陽明的後背已經溼透,紅纓帽的絨球沾在汗溼的額頭上,癢得鑽心也不敢撓。他聽見絡腮鬍大漢在身後輕輕吁了口氣,纔敢偷偷抬眼,看見康熙的鑾駕已經走出老遠,明黃色的轎簾在風裏輕輕晃動。

“謝…… 謝謝大哥。”

“別說話!” 絡腮鬍的聲音壓得像蚊子哼,“往前走,到了天壇再說。”

隊伍重新移動,劉陽明的腳步卻像灌了鉛。他不知道這個突然幫他的大漢是誰,是十三阿哥的人,還是單純的熱心腸?懷裏的玉佩硌着肋骨,鳳紋的棱角彷彿要嵌進肉裏 —— 這宮裏的每個人,都像這玉佩一樣,藏着不爲人知的祕密。

天壇的祈年殿在遠處巍峨聳立,藍琉璃瓦在陽光下像堆起來的天空。儀仗隊沿着丹陛緩緩上行,石板上的紋路被歷代帝王的腳印磨得發亮,劉陽明的靴子在上面打滑,好幾次差點摔倒,都被身旁的少年悄悄扶住。

“小心點,” 少年的聲音像碎冰撞擊,“這裏的每塊磚都記着人頭落地的重量。”

劉陽明的喉嚨突然發緊。他想起歷史書上記載的那些因儀仗出錯而被處死的宮人,想起自己鞋裏的打火機 —— 剛纔匆忙換衣時忘了拿出來,金屬外殼硌得腳底板生疼,像顆隨時會爆炸的炸彈。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