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清史錯位錄 > 第70章 馬車裏的歷史課本殘頁

第70章 馬車裏的歷史課本殘頁

目錄

行宮的晨霧還未散盡,永定河的水聲已隱約傳來。劉陽明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將昨夜收好的匿名信與塑料瓶蓋塞進錦盒 —— 整夜他都在琢磨穿越者的意圖,那封 “永定河底有鼎” 的信太過直白,反倒讓人心生疑慮。剛走出房門,就見李衛帶着幾個護衛搬着潛水用的麻繩與木桶往馬車上裝,春桃則在一旁清點草藥,見他過來,連忙遞上熱粥:“劉大人,快趁熱喝,一會兒去河底找鼎,得有體力纔行。”

“潛水的人安排好了嗎?” 劉陽明接過粥碗,目光掃過隨行的工匠 —— 四阿哥特意從江南調了幾個擅長水下作業的船工,據說能在水下憋氣近一炷香時間。李衛抹了把額頭的汗:“都安排妥了!船工們說等太陽再高些,河水不那麼涼了就下水。四爺剛去御輦那邊稟報,讓咱們先去馬車旁等着,別誤了時辰。”

三人快步走向停在行宮門口的馬車,這是隨駕隊伍裏的備用馬車,昨日用來裝過勘察工具,車廂裏還殘留着木屑與圖紙的邊角。劉陽明彎腰整理散落的油布時,指尖突然觸到一片柔軟的紙張 —— 不是清代常用的竹紙或宣紙,而是帶着光滑塗層的現代紙張,邊緣還印着彩色的圖案!

他心裏一震,連忙將紙張撿起 —— 是半張歷史課本殘頁,約莫巴掌大小,右上角被撕掉,左下角沾着乾涸的泥點,顯然是被人遺落在車廂角落的。殘頁上印着黑色的宋體字,標題是 “第一章 鴉片戰爭與近代中國開端”,下面的內容清晰可見:“1840 年,英國以虎門銷煙爲藉口發動鴉片戰爭 年簽訂《南京條約》,割香港島、開放五口通商…… 鴉片氾濫導致白銀外流,百姓體質下降,清軍戰鬥力衰退……”

更讓他心跳加速的是,殘頁空白處用藍色水筆寫着幾行潦草的筆記,字跡與之前穿越者的紙條、匿名信完全一致:“ 歷史系實習,意外穿越 — 需找鼎(永定河)、鏡(雍和宮)、地磚(乾清宮),三月十五子時共振 — 八爺黨會搶鼎,沿途設伏 — 別信太子,他想借時空門奪權。”

“這是…… 現代的歷史課本!” 劉陽明的手忍不住顫抖,殘頁的紙質、印刷字體、還有 “2025 年曆史系實習” 的筆記,都明確指向一個答案 —— 穿越者是來自現代的歷史系學生!他趕緊將殘頁對摺,塞進貼身衣袋,抬頭時正撞見春桃疑惑的目光:“劉大人,您怎麼了?臉色這麼白,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沒甚麼,” 劉陽明強壓下內心的激動,拉着春桃與李衛走到馬車後側,壓低聲音,“我在車廂裏找到這個,你們看。” 他掏出殘頁,展開在兩人面前。李衛湊過來,盯着 “1840 年鴉片戰爭” 幾個字,皺起眉:“這上面寫的‘鴉片戰爭’,跟您之前說的一模一樣!還有這‘2025 年’,跟紙條上的日期也對得上!”

春桃則注意到筆記裏的 “雍和宮鏡”:“之前老僧人說穿青色長衫的人問過雍和宮地磚,現在看來,他要找的銅鏡說不定就在雍和宮!還有‘三月十五子時共振’,說明需要鼎、鏡、地磚三樣東西同時作用,才能激活時空門。”

“更重要的是,他提醒我們別信太子,還說八爺黨會沿途設伏。” 劉陽明指尖點在 “八爺黨會搶鼎” 的筆記上,“這說明穿越者不僅知道我們的計劃,還在暗中幫我們規避風險 —— 他與八爺黨只是互相利用,根本不是一路人。”

就在這時,四阿哥策馬過來,見三人圍在馬車旁低語,便勒住繮繩:“怎麼了?還不準備出發?皇阿瑪那邊已經在御輦上等了。” 劉陽明連忙將殘頁遞給四阿哥,把發現過程與筆記內容一一說明。四阿哥快速瀏覽後,眼神變得凝重:“歷史系學生…… 看來他穿越前就研究過鴉片戰爭與清代歷史,比我們更清楚時局走向。這殘頁裏的‘時空門共振’,說不定就是打開穿越節點的關鍵。”

他將殘頁還給劉陽明:“收好,這比之前的塑料碎片更重要。一會兒去永定河的路上,多加小心,既然他說八爺黨會設伏,咱們就得提前防備。”

隊伍很快出發,康熙的御輦在中央,四阿哥與劉陽明的馬車緊隨其後,護衛們分成兩隊,前後警戒。劉陽明坐在馬車裏,藉着晨光反覆查看殘頁 —— 筆記裏 “別信太子” 四個字被圈了兩次,顯然是重點提醒,難道太子也在暗中盯着時空門?還有 “雍和宮鏡”,之前一直以爲銅鏡在江南,沒想到竟藏在雍和宮,穿越者之前去雍和宮,怕是爲了確認銅鏡位置。

“劉大人,你看前面!” 李衛突然掀開車簾,指着前方的樹林,“有幾個穿黑衣的人在樹後躲着,像是要攔路!” 劉陽明立刻探頭出去,只見樹林裏隱約有刀光閃過,正是八爺黨的人!“按之前說的做,讓前隊護衛迂迴包抄,別讓他們靠近御輦!” 他對李衛喊道,同時摸出春桃給的銅哨,吹了三聲急促的哨音。

護衛們立刻行動起來,前隊的人策馬衝向樹林,後隊的人則將御輦與馬車護在中間。樹後的黑衣人見行蹤暴露,索性衝了出來,約莫十幾人,手裏拿着長刀與弓箭,直撲劉陽明的馬車 —— 顯然是衝着 “找鼎的人” 來的!“保護劉大人!” 李衛拔出腰刀,迎了上去,與黑衣人纏鬥在一起。

劉陽明坐在馬車裏,心裏卻在想殘頁上的筆記 —— 穿越者精準預測了八爺黨的伏擊,連 “沿途設伏” 的地點都與筆記暗示的 “樹林隱蔽處” 一致!這說明穿越者不僅知道八爺黨的計劃,甚至可能見過他們的部署圖。他悄悄將殘頁藏進錦盒,伸手拿起放在車廂角落的木棍,準備隨時支援李衛。

很快,護衛們就將黑衣人制服,爲首的人被押到馬車前,嘴角流着血,卻依舊兇狠:“八爺說了,誰也別想碰永定河底的鼎!你們等着,後面還有人來!” 四阿哥勒馬過來,冷聲道:“把人押到後面,嚴加看管!繼續趕路,別耽誤勘察。”

隊伍重新出發,馬車裏的氣氛卻比之前更緊張。劉陽明看着窗外掠過的樹林,想起殘頁上的歷史內容 ——“鴉片氾濫導致清軍戰鬥力衰退”,而眼前的八爺黨爲了奪權,不惜勾結穿越者、炸堤壩、攔路搶劫,與歷史上那些禍國殃民的勢力何其相似!他握緊錦盒,心裏更堅定了要阻止他們的決心:“四爺,等找到鼎,咱們得儘快去雍和宮找銅鏡。殘頁裏說鼎、鏡、地磚要在三月十五子時共振,現在離三月十五隻剩不到一個月,時間緊迫。”

四阿哥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找到鼎後,先派人送回京城保管,咱們則去雍和宮勘察,務必在三月十五前集齊三樣東西。” 他看向劉陽明手裏的錦盒,“這殘頁裏的筆記,說不定還有其他線索,你再仔細看看,有沒有提到鼎的具體位置,或者八爺黨的後續計劃。”

劉陽明重新拿出殘頁,藉着光線仔細查看,在 “永定河底有鼎” 的筆記旁,還有一行極淡的小字,像是後來加上去的:“鼎在下游深潭,旁有老槐樹標記 — 八爺黨會用炸藥炸潭,逼鼎上浮。” 他心裏一緊:“不好!八爺黨不僅要攔路,還想炸潭取鼎!咱們得加快速度,趕在他們之前找到老槐樹標記的深潭!”

四阿哥立刻下令:“讓前隊加快速度,去下游找有老槐樹的深潭!另外,讓護衛們留意河面,若是發現可疑船隻或炸藥,立刻報告!”

馬車加速前行,永定河的河水越來越近,渾濁的水面上偶爾有魚躍出,卻透着一絲危險的氣息。劉陽明看着殘頁上的老槐樹標記,心裏默默祈禱:穿越者,希望你的筆記沒錯,希望我們能趕在八爺黨之前找到鼎。

約莫半個時辰後,前隊的護衛傳來消息:“四爺!劉大人!下游發現一處深潭,岸邊有棵老槐樹,與筆記裏的標記一致!” 劉陽明與四阿哥立刻下了馬車,快步走向深潭 —— 潭水呈墨綠色,深不見底,岸邊的老槐樹枝繁葉茂,樹幹上還刻着一個模糊的 “鼎” 字,顯然是穿越者留下的標記。

“就是這裏!” 劉陽明指着深潭,對隨行的船工說,“你們小心些,潛下去後先勘察地形,別貿然動鼎,若是發現炸藥或八爺黨的人,立刻上來!” 船工們點點頭,脫了外衣,拿着麻繩與火把,準備下水。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一個護衛策馬奔來,臉色焦急:“四爺!劉大人!上游發現十幾艘可疑船隻,上面載着炸藥和黑衣人,像是衝着深潭來的!”

“果然來了!” 四阿哥臉色一沉,“李衛,你帶一半護衛去上游攔截,儘量拖延時間!劉陽明,你留在這兒,盯着船工找鼎,一旦找到,立刻用麻繩綁緊,拉上來!”

李衛立刻帶着護衛策馬而去。劉陽明站在潭邊,看着船工們一個個潛入水中,心裏卻在想殘頁上的最後一句筆記:“鼎有紋路,需與鏡貼合 — 小心鼎身機關。” 他摸了摸懷中的錦盒,裏面的殘頁彷彿在提醒他,找到鼎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雍和宮尋鏡、乾清宮地磚共振,還有更多的危險在等着他們。

水面泛起一陣漣漪,第一個船工浮出水面,手裏拿着一塊銅片:“劉大人!水下真有鼎!很大,鼎身有紋路,跟您說的‘回’字形一樣!只是鼎身有個機關,像是需要甚麼東西才能打開!”

劉陽明心裏一喜 —— 殘頁的筆記果然沒錯!他立刻對船工說:“先別碰機關!你們再潛下去,用麻繩把鼎綁緊,咱們先把鼎拉上來,再研究機關!”

船工們再次潛入水中,岸邊的護衛們紛紛上前,握住麻繩,準備拉鼎。劉陽明站在老槐樹下,看着深潭的水面,手裏緊緊攥着殘頁 —— 穿越者的線索一次次被驗證,他與這個素未謀面的同鄉,彷彿在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共同對抗八爺黨、守護時空節點。

遠處傳來隱約的廝殺聲,是李衛與八爺黨的人交上了手。劉陽明抬頭望向天空,陽光已升至正中,三月十五的影子越來越近。他知道,找到鼎只是這場較量的一個小節點,接下來的雍和宮尋鏡、乾清宮共振,還有與太子、八爺黨的終極對決,都在等着他。而這張小小的歷史課本殘頁,將是他解開所有謎團、找到回家之路的關鍵鑰匙。

此時,在遠處的山坡上,穿青色長衫的年輕人正拿着望遠鏡,看着潭邊的動靜。他摸了摸懷裏的銅鏡,鏡背的紋路泛着微弱的藍光 —— 與深潭下鼎身的紋路遙相呼應。“劉陽明,找到鼎只是開始,接下來,就看你能不能躲過太子與八爺黨的雙重圍剿了。” 他輕聲自語,將望遠鏡收起,轉身消失在樹林裏 —— 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去雍和宮,保護好銅鏡,等待三月十五的共振時刻。

潭邊的護衛們已經開始拉麻繩,水面漸漸泛起巨大的漣漪,一個青銅鼎的頂部緩緩露出水面,鼎身的 “回” 字形紋路在陽光下泛着冷光。劉陽明握緊拳頭,心裏默唸:鼎,終於找到了。可他不知道,一場更大的危機,已在京城悄然醞釀 —— 太子得知鼎被找到的消息後,正調派人手,準備在回京的路上,對鼎與劉陽明下手。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