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都市 > 重生之科技王冠 > 第180章 第82章 遠方的迴響

第180章 第82章 遠方的迴響 (1/2)

目錄

暮春的北京,楊絮紛飛。衛星成功發射的喜悅尚未散去,研究院裏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總體單位送來的感謝信被鄭重地掛在會議室的牆上,但所有人的目光,都已經投向了更遠的未來。

清晨的研究室裏,氣氛與往常有些不同。那臺曾經佔據核心位置的測試臺如今空了出來,取而代之的是鋪滿整張會議桌的新圖紙。陸知行站在桌前,手中拿着一份剛到的機密文件。

同志們,他的聲音沉穩有力,上級已經批准了我們的新項目——爲載人航天工程研製新一代箭載計算機。

會議室裏響起一陣壓抑的興奮聲。趙慶民忍不住站起身:載人航天?那我們研製的計算機要承擔航天員的生命安全保障?

正是。陸知行展開圖紙,這次的要求比衛星更高。除了更高的可靠性和實時性,還必須具備智能故障診斷和自主應急處理能力。

林雲深推了推眼鏡,已經開始在筆記本上演算:這意味着我們需要全新的架構設計。現有的系統無法滿足這樣的要求。

雷震宇仔細查看着技術指標,眉頭微皺:重量和功耗限制更加嚴格,還要在極端環境下保證絕對可靠。這個挑戰不小。

就在大家熱烈討論時,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推開。蘇青筠抱着女兒站在門口,臉上帶着溫柔的笑意。

曉星想爸爸了。她輕聲說,順便給大家帶了點心來。

小曉星已經三個月大,在母親懷裏睜着烏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這個充滿圖紙和儀器的地方。王鐵柱第一個迎上去,小心翼翼地逗弄着嬰兒。

讓叔叔抱抱好不好?他粗獷的臉上露出難得的溫柔。

趙慶民也湊過來:曉星長得真快,上次見她還那麼小一點。

林雲深遠遠地看着,忽然說:從生長髮育曲線來看,這個階段的嬰兒應該開始對周圍環境產生認知了。

他的話引得衆人都笑起來。陸知行從妻子手中接過女兒,小傢伙立即抓住了他的手指,發出咿呀的聲音。

這一刻,研究室裏嚴肅的技術討論暫時讓位給了溫馨的家庭氛圍。然而,細心的蘇青筠注意到丈夫眉宇間的一絲憂慮。

待大家重新投入工作後,她輕聲問道:遇到難題了?

陸知行嘆了口氣:載人航天對可靠性的要求是前所未有的。任何一個微小的失誤,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蘇青筠理解地點點頭:記得我實習時參與過一次重大手術。主刀醫生說過,越是重大的責任,越需要保持冷靜和專注。

這番話讓陸知行陷入了沉思。他想起衛星發射前經歷的種種考驗,想起團隊一次次攻克難關的經歷。是的,他們有能力迎接這個新的挑戰。

下午的技術討論會上,陸知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認爲,我們需要從根本上重新思考計算機的架構。不僅要考慮硬件冗餘,還要在軟件層面實現智能容錯。

林雲深立即響應:我們可以借鑑生物神經系統的原理,設計一個具有自愈能力的計算系統。

這個想法很好。趙慶民興奮地補充,就像人體一樣,某個部位出現問題,其他部分能夠自動補償。

雷震宇卻提出了現實的困難:這樣的系統複雜度會大大增加。以我們現有的技術儲備,實現起來難度很大。

討論一直持續到深夜。當陸知行回到家時,已是月上中天。推開家門,他發現客廳的燈還亮着,蘇青筠正在燈下看書。

怎麼還沒睡?他輕聲問道。

在等你。蘇青筠放下書,曉星剛睡着,今天她第一次清楚地發出了的音。

這個消息讓陸知行疲憊一掃而空。他輕手輕腳地走進臥室,看着女兒熟睡的小臉,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就在這時,電話鈴響了。陸知行接起電話,聽到雷震宇激動的聲音:老陸,我剛收到消息,我們在衛星上使用的計算機運行狀態非常好,所有數據都比預期還要理想!

這個好消息讓陸知行精神一振。他回到客廳,對妻子說:我們的在太空中表現得很好。

蘇青筠會意地笑了:就像曉星一樣,都在健康成長。

第二天,帶着這份喜悅,陸知行向團隊宣佈了這個好消息。同時,他也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既然第一代系統運行良好,說明我們的技術路線是正確的。現在,我們要在這個基礎上,爲載人航天打造更強大的。

新的攻關開始了。這一次,每個人都知道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有了之前的成功經驗,團隊充滿信心。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研究室裏常常上演這樣的場景:一邊是激烈的技術討論,一邊是蘇青筠偶爾帶着曉星來探班時帶來的歡聲笑語。這個小生命的存在,彷彿在提醒着每個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有時,陸知行會抱着女兒,站在研究室的窗前,指着遠方的天空說:曉星,在那片星空裏,有爸爸和叔叔們親手打造的。將來,還會有更多。

蘇青筠站在他身邊,輕聲接話:而且,會有中國人親自去往那些星星。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