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現代言情 > 重生了前妻別追,我已嫁人生子 > 第36章 去拾棉花的準備

第36章 去拾棉花的準備 (1/2)

目錄

秋意漸濃,窗外的白楊樹葉開始泛黃。週六清晨,陽光透過廚房的窗戶,灑在白玲忙碌的身影上。她正在翻箱倒櫃地整理舊衣物,客廳的地板上已經堆起了一座小山。

“媽,您在找甚麼?”沈文勤端着水杯走過來,好奇地問道。

白玲抬起頭,擦了擦額角的汗珠:“馬上就要去拾棉花了,得準備些拾花兜。買新的太浪費,我想着用舊衣服改幾個。”

她從堆裏抽出一條沈衛國穿舊的工裝褲和幾件褪色的襯衫:“這些料子都還結實,正好能用上。”

沈文勤蹲下身,幫着母親整理衣物。他的手指撫過那些帶着歲月痕跡的布料,忽然說:“媽,我能試試嗎?”

白玲驚訝地看了兒子一眼:“你會用縫紉機?”

“看您用過幾次,想試試。”沈文勤輕聲說。前世他在工廠裏學過基本的縫紉,雖然生疏了,但底子還在。

白玲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點頭:“好吧,我來教你。”

那臺老式的蝴蝶牌縫紉機被推到了客廳中央。白玲熟練地穿針引線,踩動踏板,針頭在布料上跳躍出整齊的線跡。沈文勤專注地看着,時不時提出一兩個問題。

“媽,這裏的接縫爲甚麼要這樣處理?”

“這樣更牢固,裝再多棉花也不會開線。”

“這個兜口的鬆緊帶要怎麼上?”

“要先留出通道,再穿鬆緊帶...”

令白玲驚訝的是,兒子學得特別快,很多技巧一點就通。不到一小時,一個結實的拾花兜就在她手中成型了。

“現在讓我試試吧。”沈文勤說。

在白玲的指導下,他小心翼翼地操作起來。起初動作生澀,針腳歪歪扭扭,但很快就找到了感覺。他的手指靈活地引導着布料,踩踏板的節奏也越來越穩。

“這孩子,手真巧。”白玲忍不住讚歎,“比你爸強多了,他連個釦子都縫不好。”

沈文勤專注地縫製着,前世在工廠車間的感覺慢慢回來了。當他完成第一個自己製作的拾花兜時,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那是一個簡單的雙層布兜,針腳細密均勻,兜口還細心地縫上了鬆緊帶。

“做得真好。”白玲接過布兜,仔細檢查着,“比你媽做得還細緻。”

沈文勤不好意思地笑笑:“是您教得好。”

接下來的半天,母子二人配合默契地製作了十幾個拾花兜。白玲負責裁剪和指導,沈文勤負責縫製。工作中,兩人很少說話,卻有一種難得的和諧。

下午,白玲開始爲秋收準備行裝。她把換洗衣物、洗漱用品一件件整理好,仔細裝入行囊。沈文勤注意到,母親悄悄將幾包衛生巾塞進他書包的夾層,還用一件衣服細心地蓋住。

他的心頭一緊,但甚麼也沒說,只是默不作聲地往包裏添了幾雙耐磨手套和針線包。想了想,他又從櫃子裏翻出一個大號的太空杯水壺——這是前世養成的習慣,在戶外工作時隨時補充水分很重要。

傍晚,沈衛國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看到客廳裏堆放的拾花兜和行裝,他嘆了口氣:“都準備好了?”

“差不多了。”白玲遞過一杯溫水,“你那邊怎麼樣了?”

沈衛國一口氣喝完水,語氣中帶着幾分得意:“比預期還好!已經聯繫到三千多人了,都是熟練工。七八個連隊都答應了合作,就等着籤合同了。”

“這麼多人啊!”白玲驚訝地說,“那這兩個月你可有的忙了。”

“是啊,”沈衛國揉着太陽穴,“廢品站怕是顧不上了,得暫時歇業。”

沈文勤放下手中的針線活,突然開口:“爸,可以讓小舅來幫忙照看廢品站。”

沈衛國愣了一下:“啓兵?他那個機油店都經營得馬馬虎虎,還能指望他...”

“小舅其實很能幹,”沈文勤平靜地反駁,“只是沒找到合適的方向。”

白玲也插話道:“文勤說得對,啓兵就是缺個機會。再說,不是還有新媳婦幫忙嗎?”

提到新舅媽,沈衛國的表情柔和了些:“那姑娘家境是好,人也老實,就是太天真了點,怕是經不起生意場上的事。”

沈文勤知道父親在擔心甚麼。小舅白啓兵是母親最小的弟弟,今年二十九出頭。七年前結的婚,當時才二十二歲,娶了個漂亮但心氣高的姑娘。之後便有了身孕,孩子生下來後,前舅媽家裏嫌白家沒給更多經濟好處,整天鬧騰。最終在孩子不到一歲時,那女人選擇了離開,把才七個月大的女兒扔給了姥姥姥爺帶,兩家鬧得不可開交。

如今這個小表妹已經七歲,上小學二年級,一直跟着姥姥姥爺生活。而那個前舅媽,聽說後來進了幼兒園當老師,卻開始和一些已婚男士有不正當往來,在鎮上名聲很不好。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