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穿越大唐,我安史兩兄弟橫推天下 > 第34章 江淮龍影

第34章 江淮龍影 (1/2)

目錄

在關東平原的陰雲低垂之際,安倍山的帥帳內燭光搖曳如鬼火。

斥候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帶起的揚塵驚飛了棲在箭樓上的寒鴉。

這位素有 “東海之狼” 之稱的將領,將染着硃砂的戰旗狠狠插入沙盤。

沙盤裏代表鳳翔城的琉璃珠在震顫中折射出細碎冷光。

當軍號撕裂鉛灰色的天空,鐵甲與戈矛碰撞的聲響如同死神的低語。

三萬關東軍裹着深秋的霜氣,沿着洛水故道蜿蜒成一條吞噬天光的黑龍。

******

潤州的雨總是帶着一股子鹹腥氣。

永王李璘站在金山寺的藏經閣前,望着長江裏穿梭的樓船,船頭高懸的 “永” 字大旗在水霧中若隱若現。

他身後的薛鏐捧着一卷《晉史》,羊皮封面被江風吹得嘩嘩作響:“殿下,桓溫當年據有揚州,正是憑此三分天下。如今江淮富庶,十萬大軍枕戈待旦,此乃天賜良機啊。”

李璘轉過身,腰間玉帶的麒麟紋在雨幕裏泛着冷光。

他接過書卷,指尖劃過 “永嘉南渡” 四個字:“薛先生可知,東晉元帝登基前,熬了整整五年?”

李臺卿從袖中掏出賬冊,墨跡淋漓的數字透着貪婪:“殿下,蘇州的絲綢、杭州的鹽引、宣州的銅礦…… 三個月內已斂財三百萬緡。再拖下去,等安祿山攻破鳳翔,恐怕……”

“恐怕李亨那小兒就要來摘桃子了?”

李璘冷笑一聲,將賬冊扔在供桌上。

香爐裏的檀香混着雨水蒸騰,恍惚間竟像是長安太極宮的龍涎香。

他忽然壓低聲音,麒麟玉帶扣撞擊的脆響驚飛了檐下避雨的燕子:“你們說,若傳出父皇暗通安祿山的消息……”

薛鏐的瞳孔驟然收縮。

他摸出隨身攜帶的刻刀,在案几上刻下 “清君側” 三個字:“殿下是說…… 效仿七國之亂?”

“不。”

李璘搖頭時,髮間的珍珠冠流蘇掃過肩頭,“七國用的是‘誅晁錯’,我要用‘靖國難’。就說父皇在蜀地與安祿山密約,要借叛軍之手除掉李亨。屆時以李亨的名義下旨……”

李臺卿突然跪地,雨水順着他的朝服下襬匯成小溪:“殿下!萬萬不可!先不說天下人會不會信,單是成都的禁軍……”

“成都的禁軍?”

李璘一腳踹翻香爐,香灰混着雨水漫過刻着 “靖國難” 的案几,“父皇身邊只有陳玄禮的三千老卒,還不夠我潤州水師塞牙縫的!”

江面上突然傳來號角聲。

三艘樓船正在升帆,甲板上的弩手已搭箭上弦。

薛鏐望着那些被強徵來的漁民,突然想起十年前在長安太學,李璘還是個連弓都拉不開的皇子。

“殿下,”

他的聲音帶着顫抖,“不如先派人潛入成都,摸清虛實?”

李璘從箭囊裏抽出一支鵰翎箭,箭頭在雨水中泛着寒光:“不必。”

他將箭矢擲向長江,箭桿在浪濤中打了個旋便沒了蹤影,“傳我令,讓吳郡太守趙節備齊糧草,三日後沿江西進。就說…… 奉旨護駕。”

薛鏐還想說甚麼,卻被李臺卿拽了拽衣袖。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恐懼。

他們知道,這位永王殿下一旦下定決心,就再也無法挽回。

雨越下越大,江面上的樓船已經啓航。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