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穿越大唐,我安史兩兄弟橫推天下 > 第56章 這是要圍了我的節奏嗎

第56章 這是要圍了我的節奏嗎 (1/2)

目錄

楊玉環指尖絞着襦裙上的鎏金纏枝紋流蘇,十指尖尖的蔻丹在珍珠串子上劃出細碎聲響。

珍珠一顆顆渾圓緊實,在她掌心硌出深淺不一的紅痕,倒像是將胭脂碾碎了揉進肌理裏。

她抬眼望着安倍山緊繃的下頜線,那雙往日含着春水的杏眼此刻蒙上層霜霧。

北邊也傳來了消息,吐蕃的騎兵像瘋了似的,帶着會炸的鐵疙瘩猛攻城牆。先是攻佔了涼州。緊接着又攻打河套。幾個城池守將拼死抵抗,終究還是沒守住,情況已經十分危急了。

話音未落,一陣穿堂風捲着殿角的銅鈴聲穿過九曲迴廊,檐角的驚鳥鈴撞出凌亂的碎響,將她尾音裏的顫意攪得愈發清晰。

安倍山臉上的笑意瞬間凝固,方纔因重逢而起的溫情被凜冽的寒霜覆蓋。

史書記載,河西走廊及河套地區本應由郭子儀的朔方軍作爲主要力量鎮守。

但香積寺和鳳翔大戰後,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將皆命喪安倍山之手。

如今守城的僅有振武軍及天德軍的王忠嗣,防守力量捉襟見肘,城池被攻佔倒也在情理之中。

他喉結滾動着嚥下半句話,腰間的蹀躞帶隨着微微顫抖的身軀發出細碎輕響,像是蟄伏在暗處的猛獸,正壓抑着即將迸發的怒意。

他伸手按住腰間的佩刀,鯊魚皮刀鞘上的纏繩被攥得咯吱作響:放心吧,火藥的事已經查到了根上。史朝義那逆子膽大包天,竟敢將火藥配方賣給吐蕃,我已經下令將他當場斬首示衆,首級就懸在朱雀大街上,讓所有心懷不軌之人都看看通敵賣國的下場。

他頓了頓,指節因用力而泛白:至於吐蕃和李璘這兩夥亂臣賊子,本王心裏早就有了應對之策。

有甚麼好計策呢?

楊玉環上前一步,裙裾掃過他的靴面,李璘在江淮招兵買馬,據說已經聚集了十萬之衆;吐蕃又在北方燒殺搶掠,連克數城。咱們這是腹背受敵啊,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她鬢邊的珍珠墜子隨着急促的呼吸晃動,在安倍山手背上投下細碎的光影。

安倍山抬手撫上她的發頂,指腹摩挲着冰涼的玉簪:吐蕃雖兇,但他們是遠道而來。你想想,大軍出征最要緊的是甚麼?是糧草。他們的補給線拉得太長,糧草定然不足,根本支撐不了太久。

他轉身指向牆上的輿圖,指尖重重戳在河套地區:我已經下令讓北方的軍隊堅守城池,加固防禦,切勿主動出擊。只要耗到他們糧草耗盡,不用咱們動手,他們自己就會不戰而退。

那李璘呢?

楊玉環順着他的目光看向江淮,那裏的標記已經被硃砂塗成了刺眼的紅。

安倍山眼中閃過一絲厲色,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李璘那廝在成都稱帝,不過是跳樑小醜的行徑。他勾結吐蕃和回紇,通敵賣國,早已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別說本王不會放過他,天下的有志之士也不會歸順一個賣國求榮的亂臣賊子。

他的聲音陡然提高,震得窗欞都微微發顫:等解決了吐蕃的事情,我便親自率領大軍南下,平定江淮。到時候定要將他擒回長安,讓他爲自己的所作所爲付出慘痛的代價,以儆效尤!

楊玉環望着他堅定的眼神,感受着他掌心傳來的力量,心中的不安漸漸消散了許多。

她知道,眼前這個男人雖然有時會有些粗魯莽撞,像個沒長大的孩子,但在大事面前卻有着過人的膽識和謀略,總能在危難之際找到破局之法。

相信他一定能化解這場南北危機,守護好這來之不易的安寧。

此時,雲層恰好散去,陽光如同利劍般穿透天際,照亮了整個大明宮。

琉璃瓦在陽光下泛着金光,硃紅的宮牆被鍍上一層暖色,連空氣中的塵埃都變得清晰可見。

晚風捲着未央宮檐角的銅鈴輕響,兩人靜靜立在雕花漢白玉欄前。

楊玉環指尖無意識摩挲着鎏金護甲,望着宮牆外漸次亮起的萬家燈火,恍惚間竟覺得這方天地裏唯有彼此的呼吸聲清晰可聞。

安倍山喉結動了動,視線掠過她月白色襦裙下若隱若現的弧度。

暮色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斜斜疊在青磚地上,與她纖弱的身影交織成斑駁的網。

他一想到楊玉環這身孕,心頭莫名泛起幾分慌亂,神情帶着些許的不自然。

下意識伸手去摸腰間的玉帶銙,冰涼的觸感卻沒能安撫躁動的情緒。

玉環啊...

他垂眸望着她髮間顫巍巍的珍珠步搖,喉間像是卡着塊溫熱的蜜蠟,你這身子已有身孕,可得好生護養着。

指尖懸在她小腹上方遲遲不敢落下,最終化作一聲嘆息,今夜... 就暫時先別侍寢本王了。張良娣那兒我去去就回來,可好?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