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穿越大唐,我安史兩兄弟橫推天下 > 第63章 各地烽火起

第63章 各地烽火起 (1/2)

目錄

醉花樓頂層雅間的血腥味混着脂粉氣,在晨霧裏凝成淡紅色的霾。

第一縷晨光刺破雲層時,染血的波斯地毯已被親兵捲走,可廊柱上飛濺的暗紅血點,卻像無數雙眼睛,冷冷注視着長安城漸漸甦醒。

安倍山遇刺的消息,隨着快馬信使的馬蹄聲,如野火般燒過函谷關,漫過長江,三天之內便傳遍了大唐的每一寸疆土。

成都劍南節度使府的密室裏,燭火被風捲得劇烈搖晃。

崔圓枯瘦的手指捏着銀簪,在青銅燈座裏挑出一串燈花。

燈油泛着幽光,將他臉上的皺紋照得如同刀刻,密信上 “匕首淬七蠱蟲毒” 七個字,被燭淚洇得微微發漲。

“此事…… 當真萬無一失?”

他的聲音像生鏽的鐵片在摩擦,尾音帶着不易察覺的顫抖。

案上的青瓷茶杯裏,碧螺春的浮沫早已散盡,只剩下沉在杯底的碎茶,像他此刻七上八下的心。

下座的崔陰突然抬起頭,陰翳的臉龐在燭火下忽明忽暗。

他左眼角的刀疤抽搐了一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露出一口被煙油燻黃的牙齒:“叔父放心。蘇小小是從三百死士裏挑出的尖子,五歲練媚術,十歲學殺人,十三歲就能徒手擰斷壯漢的脖頸。”

他頓了頓,指尖在膝頭劃出詭異的弧度:“那毒是西域蠱師用雪山蜈蚣、沙漠毒蠍、瀾滄江黑螞蟥…… 一共七種毒蟲祕製而成,製毒人自己都分不清配比,天底下根本沒有解藥。”

“好!很好!”

崔圓猛地一拍案几,青瓷茶杯 “哐當” 跳起,茶水濺在密信上,暈開一片深色的水漬。

他猛地站起身,官袍下襬掃過地上的炭盆,火星子濺在靴面上也渾然不覺:“安祿山竟敢屠我清河崔氏滿門,幾百口人命啊!車輪放倒!高於車輪者。。。連三歲孩童都沒放過!”

他眼中迸出猩紅的火光,雙手死死攥着案沿,指節泛白如骨:“如今他中了這無解之毒,定是上天要收他!我清河崔氏與他不共戴天,此仇終於得報了!”

與此同時,江陵城內的節度使府中,氣氛卻凝重得能擰出水來。

劉展揹着手在廳內踱步,皁色官靴踩在青石板上,發出沉悶的 “咚咚” 聲,像敲在每個人的心上。

他望着窗外飄落的枯葉,眉頭緊鎖成一個疙瘩:“攝政王他,但願能逢凶化吉吧。如今長安局勢不明,咱們這江陵城可是江淮的門戶,萬萬亂不得。”

韋陟端着茶杯的手輕輕顫抖,上好的雨前龍井在杯中打轉,他卻一口沒喝,只是摩挲着冰裂紋的杯沿,長嘆道:“聽說那毒乃是西域的蠱蟲毒,霸道無比,沾着點皮肉就得爛到骨頭裏,根本沒有解藥。”

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而且匕首是直直扎進了心窩子裏,位置刁鑽得很。不是我說喪氣話,依我看,攝政王這次怕是…… 懸吶。”

最後兩個字輕得像嘆息,卻讓廳內的空氣更顯沉重。

獨眼的尹子奇聞言,重重 “哼” 了一聲,左手按在腰間的佩刀上,鯊魚皮刀鞘上的銅環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他僅剩的右眼射出銳利的光,掃過劉展和韋陟:“想那麼多沒甚麼鳥用。我奉攝政王令前來支援,就是爲了看護好救災糧船,防止李璘那廝趁機作亂。”

他往椅背上一靠,甲葉碰撞發出嘩啦聲響:“長安那邊沒有確切消息前,我勸兩位最好是安分守己,不要輕舉妄動,免得生出不該有的心思,引火燒身!”

語氣裏的警告意味,像寒冬的冰棱般刺人。

西川節度使府內,崔寧正對着一幅《蜀地山川圖》出神。

他本是安祿山舊部,此刻案上堆着厚厚的塘報,最上面那份的墨跡還未乾透。

“將軍,如今安祿山生死未卜,正是咱們自立的好時機啊!”

副將急得直搓手,“不如咱們聯合劍南的崔圓,佔了西川,也能成就一番霸業!”

崔寧卻只是擺擺手,指尖在圖上的劍門關重重一點:“消息尚未明朗,一切等長安有了確切動靜再說。”

他抬頭掃過衆將,眼神銳利如鷹,“在此之前,誰也不許輕舉妄動,務必把控好西川各地的關隘,守住咱們的地盤!誰敢私自動兵,休怪我軍法無情!”

范陽盧氏的府邸裏,文官們聚在書房,卻沒人敢提及長安的變故。

盧家世代爲官,在軍部本就沒甚麼勢力,此刻更是噤若寒蟬,只能一遍遍擦拭着祖傳的青銅鼎,祈禱這場風波能早日平息。

而隴西李氏的密室裏,卻是另一番景象。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