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給親人們安排的副業 (2/2)
在劉之野的巧妙建議下,這片上千畝的水域被巧妙地利用起來,進行了一番科學的稻田養殖。
現在是五月初,稻田裏的水稻已經茁壯成長。各種水產品苗如草魚、鯽魚、鯉魚、小龍蝦以及從白洋淀特地引進的“勝芳蟹”等,都被放養在這片水域中,它們共享這片水域的豐富資源。
這種多重經濟效益的實踐,不僅讓這片水域煥發出了新的生機,也會爲村裏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說起,這“勝芳蟹”那可極其有名。因爲老京城人幾乎不喫大閘蟹,也很少有機會喫海蟹,要喫就喫“勝芳蟹”。
可能有人在後世的京城,無論是在街邊小店、大型超市還是商業網站上,你都能隨處可見“大閘蟹”三個字。
甚至還有人會以爲,喫大閘蟹是京城的飲食傳統之一,這可真是天大的誤會。
在老京城的飲食經裏,提到螃蟹,你很難看到“大閘蟹”這三個字。相反,他們每到秋季所喫的螃蟹,其實是一種名叫“勝芳蟹”的美味。
“產蟹勝芳鎮,食蟹正陽樓”正陽樓的涮羊肉和東山風味菜都很有名,而最出名的是大螃蟹。
每年一入秋,正陽樓就在菜單和菜牌上添上了“蒸大螃蟹”,秋天的螃蟹最是肥美,單有一綽號名喚“高粱紅”。
而正陽樓的螃蟹則採購自津港附近著名的沼澤地勝芳鎮。
清代學者夏仁虎在《舊京瑣記》中記載:“前門之正陽樓,蟹亦出名,蟹自勝芳來,先給正陽樓之挑選,始上市,故獨佳。”
作家周作人就曾經撰文回憶:“像正陽樓所揭示的勝芳大蟹,的確只有官紳巨賈才喫得起,以前的教書匠人也只能集資聚餐,偶爾去一次而已。”
更多的人就像著名學者劉葉秋先生所云:“正陽樓的螃蟹,個兒大黃滿,每個足有半斤,食客盈門,固不足怪,要是不爲待客,自己上菜市,挑幾斤大螃蟹,回家擂姜點醋,飽啖一頓番,也不過花個塊兒八毛的,比上館子更痛快。”
郭德綱有一出相聲,說:“秋高氣爽,正是河蟹肥的時候”,他買了二斤螃蟹,“拎着這五十多個螃蟹回家”,于謙說:“您倒不怕當五分錢給花了”,在聽衆的一片笑聲裏,郭德綱美其名曰“棋子蟹”。
所以,經過深入研究和走訪考察,劉之野發現老京城人對“勝芳蟹”的喜愛程度確實非常高,這也充分說明了他們對美食的追求和獨特品味。
在這樣的背景下,劉之野在選擇養殖的水產品時,首先考慮的就是“勝芳蟹”。
他敏銳地看到了這一市場的潛力和巨大商機。如果養殖規模能夠逐漸擴大,劉之野相信他們村憑藉着“勝芳蟹”這一特色產品,未來的發展前景一定不會太差。
(本章完)
- 鬥羅:我以生命藍銀草,成就至高連載
- 成全他和青梅後,我卻成了白月光連載
- 鬥羅:我的系統靠吐槽連載
- 人在秦時,趨吉避凶連載
- 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連載
- 聊天羣:我的北斗神拳不會輸!連載
- 閃婚而已[先孕後愛]連載
- 這些大人物其實都是我連載
- 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連載
- 鬥羅:絕世之王冬兒的重啓人生連載
- 我是喝老公血長大滴[穿書]完本
- 繼承道觀,開局武媚娘來上香連載
- 海賊之傳奇家族連載
- 熾夏不落完本
- 穿成絕嗣皇帝早死的崽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