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格物大道 (1/3)
“竟能如此解讀?”
“簡直……這不是詭辯嗎?”
“無話可說。”
“可這難道不是孟聖的真意嗎?
孟聖說人之初,性本善。
孟聖說不善的那些不是人,而是禽獸,殺之即可,李大學士所言,難道與孟聖不是一致嗎?”
自元代重新梳理儒家法統後,孟子是僅次於孔子的亞聖,他的話擁有僅次於孔子的效力。
孟子提出性善論的同時,打了堪稱無敵的補丁,那些生來不善的是禽獸,當殺之。
而李祺根據這一點,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論點,該是多壞的人才需要一直學習來提升道德啊。
那還是人嗎?
這樣的天生壞種,直接殺了便是,還教化甚麼。
這是何等振聾發聵的質問!
“先生之言,學生無話可說,心悅誠服。”
“李師請繼續講述心理之辨吧,學生已然迫不及待後續。”
“是啊李師,還請繼續講經吧。”
堂中頓時響起了數道聲音,居於兩側的鴻儒學者,神情各異,但面上皆有凝重之色。
這場提前到來的論道至此停下,李祺再次講起了心理之辨。
“朱子注重格物致知,以便明曉天理,但想必諸生在讀了許多書後,都會生出同樣的一個疑問,既不知如何格物,又不曾得到甚麼天理,久而久之,心中甚至對聖人學問有了疑慮。”
李祺這番話一出,國子監中頓時響起了一陣騷動。
衆翰林學士皆是震驚的望向李祺,他們萬萬想不到李祺竟然敢提起這個尖銳的問題。
理學洶湧發展了一百多年,這種缺陷他們當然知道,也曾懷疑,但是沒人能夠解決,最終幾乎所有人都給出了同樣的答案,“不曾得到天理,是因爲格物心不誠,是因爲天賦不足,是因爲……”
總之有無數的理由,格物致知是沒錯的,畢竟聖人又怎麼可能錯呢?
“朱子說,世間萬物,皆有其理,格一物,就能得到一物的道理,誠然是至理名言!”
“自三皇五帝之時,便有先賢觀星,以日月軌跡定陰陽之歷,這便是格物之道,先賢格日月,於是得日月之理!”
“水往低處而流,此乃水之理也,亦是格物所得。”
“每格一物,便有一物的道理。”
“李師,方纔您說格物不是增進道德,那格出的理又有甚麼用處呢?”
“好問題。”
李祺環視堂中皆緊緊注視着他的衆人,道:“格出日月之理,便可以精準的制定曆法,以助農耕,這難道不是太平天下之道嗎?
上古之時,大禹治水,疏通九州,豈不是應用了水往低處流的道理嗎?”
“若是天賦極高之人,還能夠融會貫通。
意識到不僅僅水往低處而流,山石也總是從高處落到低處,天上的東西也總會落在地上,這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實際上是同一個。”
“格物致知,所知曉的理愈多,就越接近道。
若是再能利用道理,去做成大禹治水、制定曆法這樣的功,以及擁有崇高的道德,那樣的人便足以稱之爲聖人了。”
“《左傳》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 綜武:人在六扇門,力挺衆女俠連載
- 養蠶煉蠱從十萬大山開始連載
- 雙穿,從當個倒爺開始連載
- 龍族:我,情報路明非,概念神!連載
- 紅樓:我能升級詞條!連載
- 綜影視:路人甲穿越之旅連載
- 三角洲:開局獲得天才少年系統連載
- 烈日與魚連載
- 從超女開始調教華娛連載
- 大明:從邊軍開始覆明滅清連載
- 重回1983狩獵興安嶺連載
- 華娛:大導演從拿下女星開始連載
- 神鵰楊過:蓉兒你要穩住!連載
- 師徒文女主認錯師尊後連載
- 鬥破:悟性逆天,開局震驚藥老!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