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穿越重生 > 四合院:守護何雨水,何雨柱逆襲 > 第134章 譚府餘香暖寒檐

第134章 譚府餘香暖寒檐 (1/2)

目錄

何雨柱轉身,從自己帶來的舊帆布工具包深處,珍重地取出一個用厚油紙包得嚴嚴實實的小包。

解開層層油紙,裏面是深綠緊結的龍井茶針,散發着清冽的豆香——正是婁半城中秋家宴後所贈特級龍井中的一部分。

滾燙的開水注入兩個搪瓷缸子,翠綠的茶葉在清澈的水中翻滾舒展,嫋嫋熱氣帶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升騰而起。

伊萬學着何雨柱的樣子,小心地吹開浮葉,啜飲了一口。

溫熱的茶湯滑入喉嚨,初時微澀,旋即回甘,清鮮的滋味彷彿滌盪了午餐的濃郁,帶來一種奇異的寧靜和通透感。

他閉眼品味片刻,睜開眼時,滿是驚歎:“Очень... свежо! Как весна!(非常…清新!像春天!)”

何雨柱笑了,端起自己的缸子:“Это Лунц3ин. 3еленый чай.(這是龍井。綠茶。)”他頓了頓,努力組織着詞彙,“Мир. Друж6а.(和平。友誼。)”

“Мир. Друж6а!” 伊萬重復着,鄭重地點頭,端起茶缸與何雨柱的輕輕一碰。

搪瓷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如同一個無聲的契約。

茶香繚繞中,伊萬忽然從自己工裝上衣的口袋裏摸索了一下,掏出一個火柴盒大小的金屬小盒,打開,裏面是一枚小小的、金燦燦的徽章,圖案是交叉的錘子與鐮刀。

“Для те6я, Хэ.(給你,何。)”

伊萬將徽章取出,鄭重地放在何雨柱掌心,“Спаси6о. 3а еду. 3а... мост.(謝謝你。爲了食物。爲了…這座橋。)”

金屬徽章帶着伊萬的體溫,沉甸甸地躺在何雨柱粗糙的掌心,在廚房頂燈下折射着溫暖的光澤。

這不再僅僅是對廚藝的認可,更是一份跨越國界的、樸素而真摯的友情信物。

何雨柱收攏手指,感受着徽章堅硬的棱角,抬眼對上伊萬真誠的藍眼睛,用力點了點頭:“Спаси6о, 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謝謝你,伊萬·彼得洛維奇。)”

夕陽的金輝透過專家樓高大的窗戶,斜斜地灑進食堂。

何雨柱收拾好最後一口鍋,將竈臺擦拭得鋥亮。

他脫下那件沾染了油煙的深藍圍裙,小心地摺疊好。

離開前,他習慣性地走到小食堂那面貼着俄語常用詞彙表的牆邊。

目光掃過那些日漸熟悉的西裏爾字母,指尖在一個新出現的詞組上停留——“Душевная пища”。

他低聲唸了出來,發音還有些生澀。

旁邊路過的瓦西里聽到了,笑着解釋:“Душевная пища! Это 3начит ‘пища для души’, как ваша кухня!(心靈的食物!就像你做的飯!)”

何雨柱咀嚼着這個詞組,脣角無聲地向上彎起。

他拿起粉筆,在那串俄文旁,工工整整地寫下了四個漢字:

“心 之 所 饗”

墨綠色的粉筆字,映着窗外熔金般的落日餘暉,沉靜而溫暖。

這舌尖上的紐帶,連通的不僅是味蕾,更是這鋼鐵叢林裏,一段段跨越語言與國界的理解與溫情。

爐火暫熄,餘溫猶在。

軋鋼廠專家樓小食堂牆上的“心之所饗”墨跡未乾,那枚小小的、沉甸甸的錘鐮徽章在何雨柱貼身口袋裏還帶着伊萬掌心的餘溫,四合院的寒冬便已徹底降臨。

北風捲着細碎的雪沫子,抽打着衚衕裏光禿禿的槐樹枝椏,發出尖利的哨音。

屋檐下垂掛的冰溜子,在昏黃的路燈下泛着冷硬的幽光。

剛邁進前院月亮門,一股混合着劣質煤煙和燉白菜幫子味道的寒氣就撲面而來,與專家樓裏暖融的食物香氣和“心之所饗”的餘韻形成刺骨的對比。

“哥!”

屋門“吱呀”一聲開了條縫,何雨水裹着厚厚的棉襖,小臉凍得紅撲撲的,眼睛卻亮得像寒星,帶着期盼,“回來啦?冷吧?爐子上溫着粥呢!”

爐火將小屋烘得暖融融的,驅散了外面的嚴寒。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