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糧本風波1 (1/2)
何雨柱拿起一個饅頭掰開,夾了兩片厚厚的槽方塞進去。
肥肉部分近乎透明,瘦肉紋理分明。
“喫吧。”他招呼一聲,自己先咬了一大口。
豐腴的油脂在口中化開,醬香濃郁,瘦肉酥爛入味,鹹鮮中帶着一絲回甘,配上暄軟的雜麪饅頭,是寒冬裏最踏實的滿足。
雨水和許小鳳也學着樣子,夾着肉片小口喫着,醬香在舌尖瀰漫,幸福得眼睛都眯了起來。
許大茂更是不客氣,直接夾起一大片槽方塞進嘴裏,燙得直哈氣,卻捨不得吐出來,含混不清地嘟囔:“香……真他孃的香!這資本家……呃,婁董事家,喫的是真講究!”
他一邊嚼,一邊又飛快地夾了幾片醬鴨胗。
韌脆的口感,獨特的醬香,讓他喫得停不下筷子,早把剛纔那點酸溜溜忘到了九霄雲外。
小小的屋子裏,爐火噼啪,肉香四溢。咀嚼聲,滿足的輕嘆聲,還有許小鳳低聲和雨水討論《雞毛信》情節的細語,交織成一片暖融融的煙火氣。
屋外,寒風捲着雪沫子,狠狠拍打着糊了厚厚窗紙的格子窗,發出嗚嗚的聲響。
中院賈家窗戶的縫隙裏,那雙渾濁的眼睛死死盯着何家窗戶透出的溫暖燈光,鼻翼翕動,貪婪地捕捉着那絲絲縷縷飄出的、令人抓心撓肝的肉香。
含混惡毒的咒罵被風聲撕碎,只剩下飢餓腸鳴在冰冷的屋裏格外響亮。
何雨柱端起粗瓷碗,喝了一口熱騰騰的白菜豆腐湯。
清湯寡水,正好解了槽方的豐腴。
他看着桌邊埋頭苦喫的許大茂,小口品嚐、眼睛發亮的兩個小姑娘,還有條案上那本攤開的《雞毛信》。
這一方陋室的暖意與滋味,是竈臺煙火掙來的踏實,是“心之所饗”落於塵世的溫度。屋外風雪再大,也侵不透這方寸間的安穩人間。
他放下碗,拿起一個饅頭,掰開,又夾了一片油亮的槽方。
爐火映着他沉靜的臉,也映着桌上那枚在籃子裏安靜躺着、來自婁半城的紅包。
春節的喧囂與油香彷彿還在衚衕裏打着旋兒,一場倒春寒裹挾着細密的雪粒子,便蠻橫地撲進了四九城。
屋檐下剛化了一截的冰溜子,一夜之間又凍得粗壯猙獰,在灰濛濛的天光下閃着冷硬的寒光。
紅星軋鋼廠食堂後廚,巨大的蒸籠噴吐着白茫茫的蒸汽,帶着粗糧特有的、略顯寡淡的氣息。
何雨柱繫着深藍圍裙,手裏的大鐵勺在巨大的菜鍋裏沉穩地攪動着。
鍋裏翻滾着的是土豆燉白菜,油星兒少得可憐,全憑他精準的鹽口和幾滴提鮮的靈泉水撐着滋味。
“何師傅,聽說了嗎?”食堂幫廚的趙大姐湊近了些,壓低了嗓子,眉頭擰成了疙瘩:
“這風是越刮越邪乎了!昨兒我回孃家,街道上正挨家挨戶登記呢!說是往後……往後買米買面,光有錢不好使了,得憑‘本兒’!叫甚麼……糧食定量供應?”
何雨柱手腕一頓,鐵勺磕在鍋沿上,發出清脆的一聲響。
他抬眼,目光穿過瀰漫的蒸汽,看向窗外陰沉的天色。
1955年的風,終於帶着統購統銷的凜冽寒氣,刮到了衚衕深處,刮進了每個人的飯碗裏。
“嗯,”他應了一聲,聲音聽不出波瀾,繼續攪動着鍋裏寡淡的菜,“該來的總會來。”
下班鈴聲剛歇,何雨柱拎着個網兜走出軋鋼廠大門。
網兜裏是廠裏發的福利——憑工本買的幾根剃得乾乾淨淨、幾乎沒掛甚麼肉的豬棒骨。
這點油腥,在即將到來的票證時代,已是難得。
他沒直接回四合院,腳步一拐,走向了南鑼鼓巷附近新掛上牌子不久的紅星街道第二糧站。
糧站門口人頭攢動,比往日嘈雜數倍。
青磚牆上新刷的大標語“計劃用糧,節約光榮”墨跡未乾,在寒風中格外醒目。
- 重生70,斷親後漁獵興安寵知青連載
- 在原神從零單排是不是搞錯了甚麼連載
- 吞噬星空之我能無限萃取連載
- 仙命在我連載
- 從好歌曲開始,打穿內娛連載
- 重生末日前:我的後盾是國家連載
- 紅樓:我能升級詞條!連載
- 諸天任逍遙,我是紅塵仙連載
- 火影:我在木葉肝進度連載
- 鬥羅,從只狼歸來的霍雨浩連載
- 笑傲江湖:師孃請留步!連載
- 懷刃連載
- 四合院:從工傷開始的逆襲連載
- 1981小漁村,從趕海買船開始連載
- 京港往事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