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女生頻道 > 退婚?廢你江山做女帝! > 第73章 金蟬脫·死士易容代赴黃泉

第73章 金蟬脫·死士易容代赴黃泉 (1/5)

目錄

攝政王蕭絕親率大軍離京的煙塵尚未完全散去,定北侯府內的空氣卻並未因此鬆懈,反而因爲兩位不速之客的到來而愈發凝滯。

「侯夫人,王爺憂心世子病情,特命下官二人,攜這株三百年份的野山參前來,助世子固本培元,延壽續命。」太醫院院判周太醫微微躬身,語氣恭敬卻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他將手中那個比之前孫先生所見更爲貴重的錦盒呈上。身旁跟着的是副手錢太醫,一雙眼睛則不着痕跡地四下打量,似想從這瀰漫着藥味和悲慼的府邸中摳出些甚麼不尋常來。

侯夫人心中冷笑,果然來了。蕭絕疑心未消,明着送參,暗地裏派來兩條嗅覺敏銳的獵犬。

她臉上瞬間堆起感激涕零又受寵若驚的神色,連忙在嬤嬤的攙扶下欲行大禮:「王爺隆恩!臣婦……臣婦代珩兒謝王爺厚賜!周太醫、錢太醫快快請起,折煞臣婦了。」她聲音哽咽,恰到好處地用帕子壓了壓眼角,「只是……珩兒他福薄,至今仍昏迷不醒,只怕是浪費了王爺這般珍貴的藥材……」

「夫人此言差矣。」周太醫順勢起身,臉上掛着職業性的寬慰笑容,「王爺厚愛,世子必有後福。下官二人略通岐黃,或可協助陳老先生,共同爲世子斟酌方劑,以期世子早日康復。」

話說得冠冕堂皇,但那「協助」二字,卻透着非要親自診視不可的決心。

侯夫人面露難色,猶豫道:「這……陳老先生剛爲珩兒施過針,吩咐需要絕對靜養,不宜再受驚擾……二位太醫一路辛苦,不如先至花廳用茶,稍事歇息……」

錢太醫立刻接口,語氣略顯急切:「夫人,醫者父母心,世子病情要緊。我等既是奉王命而來,自當盡心竭力,早一刻診視,或能早一刻找到對症之法。想必陳老先生也能理解。」他刻意擡出王命,堵住侯夫人的推脫之辭。

侯夫人眼底閃過一絲寒芒,知道再強行阻攔只會徒增懷疑。她嘆了口氣,顯得無奈又充滿希冀:「既如此……那便有勞二位太醫了。只是珩兒傷勢駭人,氣息微弱,還請二位……稍作心理準備。」她提前鋪墊,語氣沉痛。

「夫人放心,我等省得。」周太醫頷首。

一行人心思各異地走向西院「世子」養病的暖閣。

越靠近暖閣,藥味越發濃郁,還夾雜着一種傷病之人特有的沉悶氣息。門口侍立的丫鬟個個低眉順眼,面色沉重。

進入內室,只見牀榻帷幔低垂,只隱約可見一個人形躺在其中,毫無聲息。陳老先生正坐在牀邊小凳上,閉目凝神,似在回味方纔的脈象,聽到動靜,他緩緩睜開眼,看到兩位太醫,眼中閃過一絲瞭然,隨即起身,微微拱手:「周院判,錢太醫。」

「陳老。」周太醫也拱手回禮,目光卻已迫不及待地投向牀榻,「聽聞世子傷情危重,王爺特派我二人前來,與陳老一同會診,羣策羣力。」

陳老先生面色平靜,側身讓開:「王爺費心了。世子脈象確如遊絲,邪毒內陷,甚是棘手。二位請。」

周太醫也不客氣,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將牀帳掀開一道縫隙。

只見「世子」趙珩面色蠟黃,雙目緊閉,脣色發白乾裂,露在錦被外的手腕纏着繃帶,隱隱透出血跡。呼吸極其微弱,胸膛幾乎看不到起伏,一副元氣大傷、命懸一線的模樣。

錢太醫也湊近看了看,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一下——這傷勢看起來,確實像是墜馬導致的重傷內腑之象。

周太醫坐下,伸出三指,輕輕搭在「世子」那細瘦冰涼、佈滿「淤青」(實爲巧妙化妝所致)的手腕上。室內頓時靜得落針可聞,所有人都屏息看着他的動作。

周太醫凝神診了許久,眉頭越皺越緊。這脈象……沉細欲絕,時有時無,確是危候之兆。但不知爲何,他總覺得這脈象有些過於「標準」,標準得像醫書上描述的那種元氣耗竭之脈,反而缺少了點重傷之人應有的紊亂和掙扎感。(此爲陳老先生以金針祕術暫時壓制、模擬出的假死脈象,雖極高明,但終究難以完全騙過頂尖醫者敏銳的直覺。)

他不動聲色地換了一隻手,再次仔細品察。指尖下的脈搏依舊微弱得難以捕捉,彷彿下一秒就要斷絕。

侯夫人站在一旁,指甲幾乎掐進掌心,面上卻只能維持着悲慟與期待交織的表情。

陳老先生則眼觀鼻,鼻觀心,彷彿入定。

錢太醫有些耐不住性子,低聲道:「周院判,如何?」

周太醫緩緩收回手,沉吟道:「世子脈象沉細至極,陰陽俱虛,邪毒深伏……確是十分兇險。」他話雖如此,眼神卻帶着探究看向陳老先生,「陳老,不知世子除墜馬震傷內腑外,可還有其它症狀?例如……是否有中毒跡象?或是舊疾被引發?」

他仍在試探,懷疑這重傷背後是否有「冷焰」那種陰寒之毒的影子。

陳老先生緩緩搖頭,語氣肯定:「老夫仔細查驗過,世子傷勢雖重,卻乃純粹外力所致,並無中毒之象。至於舊疾……世子年少,身體素來強健,並無沉痾舊恙。」

「哦?」周太醫目光閃爍,似乎不太甘心,「那這邪毒內陷之說……」

「乃重傷導致氣血逆亂,臟腑功能衰竭,自身代謝廢物鬱積成毒,非外感之毒。」陳老先生解釋道,術語嚴謹,無懈可擊。

周太醫一時語塞。他確實沒診出外毒之象。難道真是自己多心了?這定北侯世子真的只是倒黴催的墜馬快要摔死了?

「王爺賜下的老參乃大補元氣之聖藥,或可一試。」周太醫最終說道,決定再從用藥反應上觀察。若真是垂危之人,用了猛藥,必有反應。

侯夫人連忙道:「方纔陳老先生已用府中舊參爲珩兒吊命,如今王爺賜下寶參,正好接續上。嬤嬤,快去,將參交給陳老先生的助手,立刻煎湯來!」

「是!」嬤嬤應聲,接過錦盒,快步走出。她並未去廚房,而是拐入一旁廂房,陳老先生的助手早已等候在此,迅速取出參須開始操作——但這蔘湯,絕不會真的餵給裏面那位「世子」。

室內再次陷入沉默的等待。

周太醫和錢太醫交換了一個眼神,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一絲不確定。情況似乎並無破綻,但那種微妙的直覺卻揮之不去。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