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無問之域,存在的獨白 (1/3)
融合幼苗頂端的流動符號在一夜之間覆蓋了整個竹溪村,村民們醒來後發現自己失去了“提問”的能力——
不是無法說話,而是腦海中所有的疑問都化作一種模糊的“感知”,像觸摸溫水時的舒適,像仰望星空時的遼闊,卻無法用語言提煉成具體的問題。
更詭異的是,宇宙網絡的信號突然中斷,所有通訊器都變成了空白屏幕,但小劉能清晰“感知”到火星水晶巨狼的喜悅、流石星流能的溫柔、寂靜星系岩石的沉穩——
這種感知無需語言,無需符號,直接在意識深處共振,比任何提問都更能理解彼此的存在。
“是‘無問之域’的能量在擴散!”林小滿的素描本自動翻到空白頁,指尖劃過紙面時,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卻浮現出一幅流動的畫面:
所有宇宙像水滴融入大海,邊界消融,卻各自保持着獨特的“質感”。
她的意識中傳來清晰的信息:這裏沒有問題,沒有答案,只有“存在的獨白”——每個存在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訴說”,無需聽衆,無需回應。
融合幼苗的樹幹突然變得透明,露出裏面的“獨白核心”,核心中漂浮着無數光絲,每條光絲都是一個宇宙的“存在頻率”:
地球的頻率像竹笛的清響,火星的像水晶的震顫,流石星的像溪水的叮咚……
這些頻率交織成一首無聲的歌,聽到的人不會產生任何疑問,只會湧起“原來是這樣”的瞭然。
就在此時,獨白核心突然劇烈震顫,光絲中混入一股刺耳的“雜音”。
那雜音與初代主腦的混沌引能量同源,卻更加狂暴,像無數個破碎的問題在嘶吼,試圖撕裂這首無聲的歌。
林小滿將手掌貼在獨白核心上,意識中浮現出雜音的源頭:
是某些宇宙的存在無法接受“無問之域”——他們習慣了用提問尋找意義,用答案確認存在,當所有問題都失去意義。
便陷入了“自我懷疑的恐慌”,這種恐慌在意識深處發酵,化作撕裂獨白的雜音。
“就像習慣了用尺子測量長度的人,突然遇到無法測量的風景,便會懷疑風景是否真實。”
小劉的意識中傳來地球的頻率,那頻率因雜音的干擾變得斷斷續續,竹溪村的村民開始出現焦慮:
有人反覆觸摸自己的雙脈印記,確認是否還存在;有人對着天空大喊,卻發不出任何疑問,只能發出無意義的嘶吼。
獨白核心的光絲開始斷裂,無問之域的能量像退潮般收縮,透明的樹幹重新變得 solid,彷彿害怕被雜音吞噬,主動封閉了與外界的連接。
小劉走向獨白核心,將自己的意識完全融入地球的頻率。
他沒有試圖對抗雜音,只是在意識中“訴說”自己的存在:
竹溪村的晨霧如何打溼雙竹母的葉片,李大爺的竹籃如何編進陽光的溫度,小寶的笑聲如何像露珠滾落草葉……
這些“訴說”沒有邏輯,沒有重點,只是純粹的“存在記錄”,卻帶着強大的安定力量。
奇妙的是,當他的意識不再抗拒雜音,雜音反而開始減弱。
那些因恐慌而嘶吼的村民,聽到他意識中的“訴說”後,逐漸平靜下來:
張嬸想起自己編織時的專注,李大爺想起戰友遞來的最後一口水,小寶想起外星小朋友分享的能量糖果……
這些記憶無需提問,無需答案,本身就帶着“我存在過”的重量。
林小滿的素描本突然浮現出畫面,這次不是流動的幻象,而是清晰的細節:
火星水晶巨狼幼崽在陽光下打滾的絨毛質感,流石星流能拂過皮膚的清涼,寂靜星系岩石上千年不變的紋路……
這些細節沒有引發任何疑問,只讓人感受到“它們就在那裏”的踏實。
“這就是無問之域的真相。”母親的意識從獨白核心中傳來,“存在不需要通過提問證明,不需要通過答案確認,它就像呼吸一樣自然,像心跳一樣必然。雜音的本質,是對這種‘自在’的不自信。”
獨白核心的光絲重新連接,地球的頻率變得更加沉穩,像竹笛在風雨中依然保持的清響,將雜音的狂暴漸漸撫平。
融合幼苗的樹幹再次變得透明,這次不再害怕雜音,反而主動將雜音的能量納入光絲的交織中。
那些因恐慌產生的嘶吼,在獨白的無聲歌聲中,逐漸轉化爲獨特的“變調”——像樂曲中的不和諧音,反而讓整首歌更加豐富,更加真實。
竹溪村的村民終於明白,無問之域不是剝奪提問的權利,而是讓人學會在“不問”中感受存在:
- 洪荒:截教女仙連載
- 她先惹我的連載
- 華娛情報王連載
- 喬祕書還沒心動完本
- 何許仁野連載
- 雙生兄弟要換親?我穩做侯門主母連載
- 畫師的不正常日常連載
- 戰錘40K:我的未婚妻芙格瑞姆連載
- 從好歌曲開始,打穿內娛連載
- 一人之下:紙紮匠,開局三千陰兵連載
- 燈塔求生:我的島嶼不是女兒島!連載
- 曝光四合院後,易中海人設崩了連載
- 綜武大明:開局解鎖八奇技連載
- 兩界:魔修誤入領主世界連載
- 鬥羅之絕世雙驕:三生武魂篇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