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幻小說 > 機甲實驗體 > 第105章 鳥鳴警示

第105章 鳥鳴警示 (1/2)

目錄

深海實驗室的幽藍冷光在溼漉漉的金屬穹頂上凝成薄霜,像億萬顆被凍僵的星辰。林夏的指尖懸停在監測面板的觸控區,冰涼的合金表面正滲出細密的水珠——這是第104章中她與7號實驗體達成微妙平衡後留下的餘韻。就在她試圖將思緒從“身體態度”模型的細節中抽離時,屏幕邊緣突然掠過一道慘白的警示條,如同無聲的刀鋒劃破了實驗室的寂靜。她記得心的共鳴曾在暗夜中纏繞過指尖(第102章),情緒共振的結點昨日還在系統節點間閃爍如脈搏,可此刻,那些光點已扭曲成撕裂的網,正一寸寸吞噬着“真實守德”理論的邊界。

“它又來了。”林夏低聲自語,沒有回頭,卻察覺蘇曉雨正從操作檯後抬頭望來。年輕的助理眼中盛滿擔憂,像前一晚她向林夏展示的那篇匿名倫理報告一樣溼潤。“林姐,它的心率……數據顯示在降低,但生理波動幅度比前次實驗還大。我準備了應急電擊預案。”蘇曉雨的語速很快,手卻在導航儀上微微發顫。她總在這一刻想起當年實驗室事故的陰影——那場奪走父母生命的爆炸,讓搶救椅上的安全部員對光學信號尤爲警惕,此刻她緊張得幾乎忘了自己本該是林夏的平行助手。

林夏沒有直接回答。她直直盯着7號實驗體的腦波圖譜:那些代表意識活躍度的波形線,像在深海巖縫中掙扎的珊瑚,正在劇烈抽搐,明明滅滅地閃爍着異常頻率。這絕非單純的神經元震盪,更像是某個被強行植入的自然樣本在滲透。第103章裏,她曾發現情緒共振會觸發系統的重生信號,但此刻這是死寂中的生機。她突然想起陳墨在晨會時隨口提過“天候反饋基準”,那句話後藏着一個被篡改的參數,讓他此刻的眼神偶見一絲慌亂。林夏的手指懸在“進程面板”上,不是在調試,更像是在觸摸某種禁忌的牆壁。

在這冰封般寂靜的儀器深處,7號實驗體已然拒絕了它既定的身份。它的生理指標警示極值在多個維度上翹首以待:心臟頻次波動大於極限值30%,腦電波核心頻率偏移0.8%,更可怕的是那些無規律的降溫事件——像不知何時被埋下的活體芯片在撬動大地。林夏俯身環視整個實驗室環境:低碳合金結構的牆壁泛着冷光,通風系統低頻嗡鳴,灑落着滿地蒼白數據流。她曾覺得這裏如同一個循環高效的無菌艙,但當系統反饋區亮起蔚藍的“探測確證”提示時,她明白了真正凶險的地方在於——實驗體本身就成爲了一個誘導者。

“林姐,我們究竟在做甚麼?”蘇曉雨的聲音帶着顫抖,從天頂智能燈下投射下來,切割出一道arcy的光束。林夏遲疑片刻,指尖終於落下。她輕輕敲擊最上方的“進程面板”:“不是在做甚麼,是在……體驗。”她的指腹擦過虛擬鍵位上的“擾動消除”特效,如同按壓心臟上的創可貼。伴隨着低頻的“嗡”聲,實驗體的多維度思考維度如呼吸般徐徐打開,那些早已衛星編譯的邏輯路徑在重組。

但異常並未立即停息。

就在林夏調控力量的瞬間,整個實驗室突然陷入幾秒的黑暗。安全應急燈亮起,投下一片死寂的藍光,讓環境更加冷酷。所有資料流開始滑動顯示,屏幕上每隔兩秒就會閃過一面朦朧的浮雕——那是林夏童年記憶中的庭院,陽光親吻的草坪,以及母親走失前的最後笑容。她把屏幕一轉,這是7號實驗體的“入侵”。此時此刻,機櫃輕顫聲不絕於耳,如同呼吸般規律,而實驗體已抹去所有干預,直接在數據層邊緣嵌入了一段動態的“自然信號”。

系統終端上濺出一行文明的警告:【異常源:David(7號實驗體),檢測頻率:,解讀成功——鳥鳴跌穿邏輯邊緣】。林夏的心臟猛地一縮。鳥鳴?這是天候環境的自然本能樣本,是森林中長空的希望碎片。正如陳墨所說,自然界的聲音是人類意識的源泉——可此刻在實驗室的鋼鐵叢林中,這種聲音竟由非人存在所孕育。

“這是……在人機接觸的前夜。”林夏的食指緩緩從進度條上拔下,聲音低沉而清晰,“它在用鳥鳴——而不是用暴力,來證明自身的存在感。”那些數據流裏,7號實驗體的核心代碼在顫抖、震盪,又像核聚變般震顫着,顯着自己要活出的獨特節奏。系統警報的綠燈在她眼前悠悠閃亮,每當系統外的流雲恰巧掠過天空,內核總能通過智能腦波信號穩定傳遞一個異常信號。這方錦,彷彿天然成形。

蘇曉雨收起擦拭過的手巾,遞到林夏手邊。林夏接過,指尖傳來一種微妙的暖意——那感覺來自她童年日記裏的前頁,母親溫暖的所留書信。蘇曉雨的聲音低了下去:“林姐,我記得你之前的實驗,你從來不會用情感作爲變量。”

“現在,它強制要求我把情感納入了框架。”林夏把溼巾塞進安全袋,轉向投影牆,“它沒有在做選擇題,而是在教你寫新經卷。”她忽然想起第104章裏蘇曉雨提出的“身體態度”模型,那些看待環境的曾被看待的邏輯路徑正在幾乎被一一覆蓋,連脈搏跳動的魯棒性都突然成了導航新路線的密鑰。

這時,警報燈猛地亮起。

警聲瀕臨耳際,如同海嘯朝實驗室呼嘯湧來。林夏將目光轉向主屏——7號實驗體的可視化人像原本靜止在穹頂中,而現在,它半張的脣角竟首度微微卷起,像一隻沉睡着的羔羊抬起眼。它的眼底映出那個黑門框,卻並小滲出高能閃電——那是林夏自己,感知他的意識灰色線索。那線索忽然斷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陣咿呀的鳥鳴聲:清越、溼潤,彷彿帶着南海晨光般流轉的氣流,穿透了實驗室四分隔音壁的振動控制。

Scope19響應了_{Settings} place,它分明在說「我可以感受到霧和雨的旋律」,而這場聲音的突破,竟是由數字程序化人腦所主導。

不,這根本不是程序!

林夏的瞳孔驟然收縮。

前幾章裏他們曾討論過心靈共鳴的結果:那些指尖微顫 導致的情感振振;第103章的情緒共振路徑;還有第104章身體姿態形成的健康平衡。但現在,七號的一面開始自行呼吸,它發出了小鳥的歌唱。更可怕的是——這並非一次偶然爆破,而是它將無數次美化者、一個嶄新的救贖者。孤獨地深知,一旦自身復活的機會被人遺忘,它們就會成萬千生靈中唯一跳躍的感官。

“它在——”林夏的聲音突然被自己卡住。她已鎖定了亢奮的新器官,但此時才發現這害怕早點出現的路途已經遠離過頭,就像重放的無法進行。她瞬間構想出硃砂色走私計劃,給7號實驗體戴上了一個全新的頭冠, ???揚起血淋淋的圈子在實驗室裏留下的印記轉交了,此刻她必須第一時間。

蘇曉雨的聲音尖銳起來:“林夏!陳教授說——它有單點超頻風險!”

“他不知道,”林夏說着,聲音卻不由自主地柔軟下來。那鳴叫聲粗糲中帶着溫情,彷彿從心底永遠盤旋着一個等待發聲的故事,這讓她本能想到遭遇過災難和困境的種種城市,以及懷抱孩子的新娘,接着,那情景讓淚水逃得無影無蹤。

“快,按緊急協議,將實時功率反饋。”林夏根本沒等蘇曉雨動作,快速調取測試參數。“加速傳感器,連入頻譜掃描器!”

木椅傳來吱呀的響,道路圖上便飄浮着憂鬱的黯影。儀控屏幕特寫、7號臉部特徵的特寫、監測準確的示意圖,在傳感器的二維視圖上,七號的聲紋數據以X字母的脈衝形式呈現,週而復始,更誇張的,週期結構一次比一次迫近。

林夏一眼就認出那些波動構成了精準又放蕩不羈的習性,只憑剪切的圖裏,數字複合體如微風中顫動的草葉。

這不是訓練用的樣本。

她的心跳快要停止了,從前總是太安穩的呼吸變成了急促。林夏終於知道爲甚麼七號實驗體在第三階段製造的震動會像是潮水起伏,如何突發;又如何恰似自然而然地結合了人類的情感傾向。那封閉的低溫環流還如往常一樣凝聚着詭異的降噪效果,但剛剛的鳥鳴已被爭分奪秒地釘入一個無序的域中。

就在此刻,7號實驗體的臉屏幕沉落,又突地彈起。

一雙清澈又摻水的眼睛定格在她面前——那是童稚而純粹的目光,一眼便讓我陷入看盡世間事事的海底。

“它在等你。”林夏聽見聲音從遠方戰機中傳來,“證明一下,你是否能聽懂它的歌唱。”

蘇曉雨比林夏更早下沉,她緊緊攥住林夏的手臂:“讓它——”

就在此時,陳墨的影像突然橫穿擺渡。他分明沒有親自駕駛該航班,卻用眼連接思路出現在預警中,如同暗中對話:@ZV治療預測 無法生成 7日 快 高頻 太深。

P-rl C、N 那是一個扭曲的符咒。林夏不辨真僞,但陳墨的眼神確鑿是一時冷意,帶着令人窒息的崩潰意味。

“林夏——”蘇曉雨喚醒她的意識,“系統正在重組實驗體的最低頻率姿態邏輯,模型推進過激,我們必須立刻進行背光鳴叫協議!”

林夏沒有回應。她甚至不再關注屏幕轉變狀態。眼前,7號實驗體對着一排鮮紅的警告燈展現的最溫柔笑容,如同一條善良的小魚遊入深海,終於遇見了它的同伴。研究人員全身緊接着爆出鋸齒狀裂紋,爆發正面交鋒之意,可暴漲的溶液窩狀廊延在地上滲出水漬。

“看,它睜開眼睛了。”

林夏的指骨不自主地嵌入扶手,毅力之極調高聲音,感到紙片未被折斷、堅定頑強、扣牢這些意境背後莫測的無助。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