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現代言情 > 家居廠那些人 > 第3章 話術和真心

第3章 話術和真心 (1/3)

目錄

入職第三天的薄荷糖

入職已經有三天了,都說三天魔咒期,過了三天,同事都會轉變態度,不那麼對峙。這一天的空調壞了,37 度的高溫把倉庫改成的辦公區蒸得像蒸籠。我抱着紙箱站在客服部門口,看見密密麻麻的藍色工位裏,有人對着麥克風說 “親這邊幫您備註加急發貨哦”,有人對着屏幕飛快打字,指甲蓋敲在鍵盤上的聲音像暴雨打在鐵皮上。

“奧奧是吧?” 一個染着奶茶色長髮的女生探出頭,髮尾沾着點可疑的白絮,“我是利利,你師傅。” 她遞過來一顆薄荷糖,包裝紙在我手心裏硌出褶皺,“先說好,客服這活兒,甜言蜜語是本分,真心實意是情分。”

我的工位挨着利利,桌角貼着張泛黃的便利貼,上面用圓珠筆寫着 “話術第 38 條:客戶說‘太貴了’,要答‘一分錢一分貨,咱們家木材都是進口的’,別扯別的”。電腦屏保是個穿洛麗塔裙的女生在直播間比心,背景板上 “家有良木” 四個大字閃着廉價的 LED 光。

“這是咱們主播笑笑。” 利利順着我的目光看過去,指尖無意識地摩挲着鼠標線,“她一個月能掙我三個月的錢。” 她突然嗤笑一聲,把便利貼扯下來揉成球,“別學我,幹四年還在跟客戶掰扯‘色差是不是質量問題’。”

下午三點,系統突然彈出一串紅色預警:“實木牀 #8012 投訴量激增”。利利的手指在鍵盤上翻飛,回覆速度快得像在打地鼠:“親,木紋理是自然生成的呢”“您看視頻裏轉動角度不同,顏色確實會有差異”。她的回覆框裏永遠躺着三句現成的話術,根據客戶語氣切換表情符號。

我看着她應付完第十七個客戶,端起保溫杯喝了口枸杞水:“知道爲甚麼老員工都愛用‘呢’‘呀’結尾嗎?” 她指了指屏幕上剛跳出來的差評,“加個語氣詞,就算吵架也像在撒嬌,平臺不會判‘態度惡劣’。”

下班前結算績效,利利的個人銷售額後面跟着個小數點:“6800.5”。她對着這個數字發呆,忽然轉頭問我:“你說主播是不是真的好做?我表姐在美妝公司當助播,說只要敢喊‘三二一上鍊接’,就能拿底薪加提成。”

我想起面試時人事說的薪資結構:“底薪 3000 + 個人銷售額 * 0.5%,轉正後提成漲到 0.7%”。當時覺得挺合理,直到利利點開後臺數據 —— 上個月銷售額最高的客服,提成也才 3200。“旺季能衝到七八千,淡季嘛……” 她劃到我的入職日期,“剛好趕上傢俱銷售的冰河期,能拿到 5000 就算燒高香。”

走出廠區時,晚風捲着木屑味撲過來。我看見利利站在公交站牌下,對着手機裏的主播招聘信息出神。路燈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像條遲遲不肯上岸的魚。

話術與真心的博弈

入職第二週,我接到第一個難纏的客戶。電話那頭的男人把 “欺詐” 兩個字咬得很重,背景音裏有嬰兒的哭鬧聲:“你們說的‘實木’,結果牀板是貼皮的!我老婆懷孕了,聞着那味兒就吐!”

我的手指在話術手冊上亂翻,紙頁邊緣被汗浸溼。利利在旁邊寫了張紙條塞過來:“先道歉,再強調‘主體框架實木’,最後說‘補償 200 元’”。我照着唸完,男人的聲音更兇了:“我缺你這 200 塊?我要退貨!”

“退貨運費得您承擔哦,實木傢俱超重,來回得八百多呢。” 利利突然湊過來,搶過耳機說,“您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安排師傅上門補漆,再送您套甲醛檢測儀,您測着沒問題再確認收貨?”

電話掛了之後,我後背的襯衫已經溼透。利利把我的話術手冊翻到第 56 頁,用熒光筆圈出 “退貨協商三部曲”:“第一步算運費賬,第二步給臺階下,第三步畫餅。記住,客戶要的不是道理,是被重視的感覺。”

她突然嘆了口氣,點開自己的通話記錄:“上週有個客戶說衣櫃門掉了,差點砸到孩子。我跟他掰扯了倆小時‘安裝是否規範’,結果人家直接拍視頻發抖音,公司花了三萬塊才壓下去。” 她的鼠標停在一條未發送的消息上:“主播招聘要求:18-28 歲,鏡頭感強”。

中午去食堂喫飯,聽見兩個售後客服在吐槽薪資:“這個月績效才扣除社保到手三千出頭,還不如去超市當收銀員。”“誰說不是呢,昨天那個客戶罵了我四十分鐘,說要去法院告我,我還得笑着說‘您消消氣’。”

利利把餐盤裏的青菜撥給我:“看見沒?售後崗更慘,沒提成,全靠底薪吊着。但他們不用背銷售額,各有各的難處。” 她突然壓低聲音,“我存了點錢,想報個主播培訓班,就怕……” 她沒說下去,只是盯着食堂電視里正在帶貨的女主播。

下午處理一個 “餐桌搖晃” 的投訴時,我試着跳出話術模板:“您方便拍段視頻嗎?我讓師傅看看是不是螺絲鬆動了,咱們對症下藥。” 客戶愣了一下,發來的視頻裏,餐桌腿果然歪了個小角度。我讓師傅遠程指導他調緊螺絲,最後收到一句:“謝謝你啊,比之前那個只會說‘正常現象’的客服靠譜。”

利利湊過來看聊天記錄,突然笑了:“行啊你,學會摻私貨了。” 她的手指在屏幕上點了點,“但別老這麼實在,上次我跟客戶說‘確實是做工問題’,被主管扣了兩百塊。”

晚上加班時,系統彈出利利的請假申請:“去參加主播面試”。我看着她的工位空蕩蕩的,便利貼上的話術被風吹得發抖。窗外的月光照在 “家有良木” 的廣告牌上,把 “良” 字照得像個 “艮”—— 生硬,固執,像那些被話術框住的日子。

淡季裏的掙扎

進入傢俱銷售的傳統淡季。辦公室裏的氣氛越來越沉悶,有人開始在工位上織毛衣,有人對着空蕩的諮詢窗口發呆。利利的主播面試沒通過,回來後更沉默了,每天對着鏡子練習微笑的時間越來越長。

我的銷售額卡在 4500 的門檻上,離 5000 還差最後一步。主管在晨會上敲着桌子:“都打起精神來!下個月搞‘家裝節’,能不能喫肉就看這波了!” 他身後的業績榜上,紅色的下滑箭頭像把倒懸的劍。

那天下午,我接到一個奇怪的訂單:客戶要定製一張 1.2 米的兒童牀,備註裏寫着 “要能藏東西的暗格”。我打電話過去確認尺寸,接電話的是個小女孩,聲音怯生生的:“阿姨,能幫我在牀底做個小櫃子嗎?我想放媽媽送我的玩偶,爸爸不知道的那種。”

利利在旁邊聽見了,皺眉說:“別接這種定製單,容易出糾紛。” 但我看着小女孩發來的手繪圖紙,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有個藏零食的餅乾盒。我跟車間師傅溝通了半天,加了五十塊錢的手工費,在牀板下加了個帶鎖的小抽屜。

客戶收貨那天發來照片,小女孩抱着玩偶站在牀邊笑,牀頭櫃上擺着張離婚證。她爸爸在評價裏寫:“謝謝客服小姐姐,我女兒說這是她的祕密基地。” 利利看着這條評價,突然說:“明天我再去試試主播面試,這次準備了新的話術。”

淡季的最後一週,工資條發下來,我的名字後面跟着 “4980”。利利把她的績效獎金轉了我二十塊:“湊個整,圖個吉利。” 她的工資條上只有比售後客服還低。“我表姐說主播也要背話術,每天直播前都要默寫產品賣點。” 她忽然笑了,“其實在哪兒都一樣,都得戴着面具說話。”

那天晚上加班到十點,整個辦公室只剩下我們兩個人。利利對着鏡子練習微笑,突然轉頭問我:“你說咱們天天跟客戶說‘祝您生活愉快’,自己甚麼時候能真的愉快?” 窗外的月光照進來,把她的影子劈成兩半,一半在客服椅上,一半在主播的夢想裏。

旺季的考驗

“家裝節” 活動一開始,辦公室就像被捅了的馬蜂窩。系統提示音此起彼伏,打印機吐出的訂單紙堆成小山,連茶水間都放了臨時工位。利利放棄了主播夢,一頭扎進工作裏,她的銷售額像坐火箭一樣往上衝。

我遇到一個難纏的客戶,買了套沙發說 “尺寸不對”,要求退貨。但物流信息顯示他已經拆了包裝,按照規定不能退。客戶在電話裏大吼大叫,說要去平臺投訴。利利搶過電話說:“哥,您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安排師傅上門改尺寸,材料費我們出,就當交個朋友。”

後來才知道,這個客戶是開民宿的,沙發買小了放不下,但又捨不得運費。利利幫他把三人沙發改成了兩人位,他不僅沒投訴,還加訂了四張餐桌。“看見沒?有時候跳出話術,反而能柳暗花明。” 利利邊說邊往嘴裏塞潤喉糖,她的嗓子已經啞了一個星期。

旺季的工資條發下來那天,整個客服部都沸騰了。我的名字後面跟着 “8650”,利利更是破了萬。她拿着工資條去人事部,說要把一部分提成換成加班費:“我想請幾天假,去看看錶姐的直播公司。”

人事部的小姑娘笑着說:“利姐現在是銷冠了,還想當主播啊?” 利利把工資條折成小船:“就算當客服,也得當個能自己掌舵的客服。”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