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穿越重生 > 四合院:守護何雨水,何雨柱逆襲 > 第126章 竈火無聲烹世味

第126章 竈火無聲烹世味 (1/2)

目錄

李懷德那輛嶄新的“勝利”轎車碾過衚衕坑窪的路面,捲起煙塵,消失在暮色裏。

何雨柱肩頭那袋福利肉沉甸甸的,濃郁的生鮮氣息霸道地撕開了四合院黃昏的平靜。

前院閻埠貴家的煤爐子上,粥鍋“噗噗”冒着泡。

三大媽手裏的長勺僵在半空,眼珠子黏在何雨柱肩頭的麻袋上,喉嚨裏無意識地“咕咚”一聲。

賈家的窗戶“哐當”一聲被猛地推開,賈張氏蠟黃的臉擠在窗框裏,渾濁的老眼射出餓狼似的綠光,死死剮着那袋肉,牙縫裏擠出含混又惡毒的詛咒:“黑心爛肺的玩意兒…專會巴結領導…喫獨食噎不死你…”

何雨柱恍若未聞,腳步沉穩。

肩上這份來自軋鋼廠後勤科長的“實際好處”,是李懷德無聲的許諾,也是他何雨柱在這四合院、在軋鋼廠站穩的明證。

肉腥氣鑽進每一扇虛掩的門窗,像一顆酸葡萄,在暮色四合的四合院裏迅速發酵成一片壓抑的、帶着酸腐味的沉默。

推門進屋,爐火正旺,暖意驅散了肩頭的寒氣。

何雨柱把麻袋放在牆角,解開扎口的麻繩。

裏面是兩條肥瘦相間、品相極好的五花肉,一大塊紋理漂亮的牛腩,還有幾根粗壯的筒子骨,新鮮的肉色在昏黃燈光下泛着潤澤的光。

“哥!”何雨水放下作業本,湊過來,小臉滿是驚歎,“這麼多肉!”

“廠裏發的福利。”

何雨柱言簡意賅,挑出其中一條五花肉,“這條肥膘厚,留着熬豬油,油渣拌麪香。牛腩和骨頭吊高湯,慢慢喫。筒子骨明天燉上。”

他動作麻利,將肉分門別類用油紙包好,浸入盛滿涼水的搪瓷盆裏鎮着保鮮。

指尖拂過冰涼的肉塊時,意念微動,一絲難以察覺的、源自空間的涼潤氣息悄然滲入,鎖住這難得的豐腴。

何雨水懂事地點頭,嚥了咽口水,沒再多問,重新趴回桌上寫作業,筆尖沙沙,安穩踏實。

日子踩着公私合營徹底落定的鼓點,滑進了1954年的五月。

軋鋼廠裏,“紅星”的牌子擦得鋥亮。

蘇聯專家伊萬·彼得洛維奇帶來的設備圖紙,已在巨大的車間裏鋪開。

機器轟鳴,焊花飛濺,工人們圍着那些冰冷的鋼鐵巨獸,眼神裏既有敬畏,也有對新技術的渴望。

專家樓的小竈廚房,成了何雨柱另一個穩固的陣地。

紅菜湯的香氣成了每日黃昏的定音鼓。

伊萬總工那張嚴肅的臉,在喝下第一口熱湯時總會奇異地柔和下來,藍眼睛裏流露出對“家鄉味道”的滿足。

何雨柱的手藝,連同他沉默踏實的性格,贏得了這羣斯拉夫人的信任。

翻譯老張私下對李懷德感慨:“何師傅這竈臺,頂得上半個技術翻譯!專家們心情好了,圖紙講解都順暢不少!”

李懷德臉上的笑容越發篤定。

後勤科長的椅子坐得穩當,何雨柱這塊“技術骨幹”的招牌功不可沒。他對何雨柱的倚重,已從公事蔓延到了私交。

“柱子,下班別急着走!”

這天下午,李懷德夾着公文包出現在食堂後廚門口,臉上帶着慣常的、不容拒絕的笑意,“晚上家裏幾個老戰友聚聚,你嫂子唸叨你那手紅燜羊肉好幾天了,還有帶上雨水,你嫂子好久沒見雨水了。食材都備齊了,老陳的車在廠門口等着。”

這已是這個月第三次“家宴召喚”。何雨柱擦乾淨手,點點頭,沒多話,捲起自己的刀具包。

李懷德家的小廚房窗明几淨。

案板上,口外黃羊的後腿肉泛着誘人的光澤,旁邊是李懷德不知從哪兒弄來的、市面上罕見的鮮口蘑和一小罐上好的紹興花雕。

何雨柱繫上圍裙,刀刃在羊腿上劃過,精準地剔除筋膜。

冷水緊肉,花椒爆香,煸炒上色……動作行雲流水,帶着一種令人安心的韻律。

目錄
返回頂部